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动漫大师手冢治虫
内容
编辑推荐

手冢治虫——被称为“漫画之神号”、“日本现代漫画之父”。一手创建了日本现代动画工业的模式。同时扮演着华特·迪士尼、D.W.格里菲斯与威尔·艾斯纳的角色。全世界最多著作的漫画家。发行单行本一亿册以上。

浦泽直树说:对我而言,手冢是一位国王。

《铁臂阿童木》令中国70后和80后两代人为之迷狂。作为医学博士,没有学过正统的绘画,走的是“野路子”。

杨晓林编著的《动漫大师手冢治虫》是国内首部系统解读大师传奇人生与动漫迷魅的著作。

内容推荐

杨晓林编著的《动漫大师手冢治虫》是国内学者首部系统解读手冢治虫动漫的著作,详细讲述了手冢的生平及动漫创作历程,深度分析了作品的题材、主题、科技观、叙事、角色、视听语言、开拓性的贡献、国际影响、悲剧底蕴和武士道的两面性、对中国动漫的学习与影响等。《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对我国动漫学界研究和业界的创作颇具指导意义,是广大动漫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必读书。

目录

第一章 自古天才多磨难:“漫画之神”的前期创作

 一、童年:看宝冢歌剧与迪斯尼·绰号“鬈毛头”·喜爱步行虫(1928—1940)

 二、少年:被“解剖游戏”·做战时劳动员·看《桃太郎·海上神兵》(1941—1945)

 三、青年:从《小马日记》出道到全日本动漫纳税额第一(1946—1960)

第二章 创造传奇,成为传说:“动画片之父”的中后期创作

 一、搴起振兴日本动漫的大纛:“虫制作公司”的崛起与鼎盛(1961—1970)

 二、挫而弥坚:“虫制作公司”的破产与手冢的巅峰期(1971—1980)

 三、浮士德一样不止不息:尊荣加身的最后十年(1981—1989)

 四、大师绝尘而去后:纪念馆-纪念活动·漫画的影视改编(1990—2011)

 五、散金碎玉:创作年代不明的漫画作品介绍

第三章 题材多样:缔造当代日本动漫诸类型

 一、《铁臂阿童木》:科幻(机器人)动漫的先驱

 二、《怪医黑杰克》:开推理和医疗剧之先河

 三、《三眼神童》:神怪演义类经典

 四、《缎带骑士》:最早的少女漫画

 五、《阿波罗之歌》、《MV》、《人间昆虫记》:成人类的灰暗之作

 六、《海王子》、《小白角》:低幼类典范之作

 七、《七色鹦鹉》:重新演绎戏剧和文学名著的范本

 八、实验动画短片之十三张面孔:超然卓然显个性

第四章 主题宏大:生命·生态·人性

 一、《三个阿道夫》、《街角物语》:尊重生命,反对战争

 二、《火乌》:生命究竟为何物

 三、《森林传说》: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共生

 四、《鬼丸大将》、《未来人》、《鸟人大系》:人性之丑陋

 五、《火之山》、《森林大帝》:人性的光辉

第五章 科技文明:福兮祸之所伏

 一、“SF三部曲”:迷魅与狰狞·爱恋与恐惧

 二、《怪医黑杰克》:用技术延长生命是好的吗?

 三、《铁臂阿童木》、《大都会》:人与人造人如何相处

 四、科技理性:应融合人文理性

第六章 叙事不拘:视角多变·结构杂糅·空间控制合理

 一、叙述视角:恰当选用全知视点与限制性视点

 二、叙述时间:灵活安排“时间选择”、“顺序安排”与“时间变形”

 三、叙述空间:合理控制场景调度

 四、《佛陀:美丽的红色沙漠》之结构:七种角色功能性组合

第七章 角色独特:个性化·人性化·离奇化

 一、主角个性鲜明:正义英雄与善良救主

 二、反派和配角:脸谱化与符号化

 三、“成人三部曲”:情色人物惊世骇俗

 四、角色设定之困惑:手冢谈《怪医黑杰克》

第八章 视听语言:纯美·考究

 一、视觉语言:唯美夸张

 二、听觉语言:魅力十足

 三、镜头语言:富于绘画性和表现性

 四、特效:锦上添花

第九章 奠定模式和法则:“动漫大神”开拓性的贡献

 一、漫画语言电影化:《新宝岛》里程碑式的变革

 二、“有限动画”:《铁臂阿童木》领日本电视动画雄霸天下

 三、浦泽直树:对我而言,手冢是一位国王

第十章 学习与反哺:世界视野与国际影响

 一、转益多师:实用主义价值观

 二、迪士尼情缘:《小鹿斑比》与《森林大帝》·米老鼠与阿童木

 三、美国的热播与改编:永远的“阿童木”

 四、欧洲经典“日本化”:漫画改编之《大都会》

第十—章 是与非:悲剧底蕴和武士道的两面性

 一、樱花之悲:入骨人髓的物衷情结与悲剧精神

 二、舍生救赎·死亡·暴力癖:武士道的正反面

 三、“廉价的悲观主义”:宫崎骏对手冢的批评

第十二章 孙悟空情结:对中国动漫的学习与影响

 一、《铁扇公主》:开启动漫人生

 二、《我的孙悟空》:日本幽默诙谐类漫画的开山之作

 三、《孙悟空大冒险》:动画史上首部长篇逗趣卡通

 四、《手冢治虫物语:我的孙悟空》:一代大师的自传

 五、传播与启示:手冢动漫之于中国

结语

附录

 一、手冢治虫生平年表

 二、漫画总集分类概览

 三、影视动画概览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二、少年:被“解剖游戏”·做战时劳动员·看《桃太郎·海上神兵》(1941—1945)

1941年:进入北野中学被“解剖游戏”

这年,13岁的手冢进入北野中学并加入美术部,画了无数的漫画习作(图12)。

12月8日拂晓,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同美英进入战争状态。上了初中后,父亲就受到征召去了部队,成了陆军的会计少尉。最初去了中国,后来又转到朝鲜,再后来就失去了踪迹。

上了中学之后,手冢受“强人”欺负的情况更加变本加厉。有一种比较恶劣的做法叫做“解剖游戏”,有十个左右的人一起拥上来,把手冢从衬衫到内裤全部脱光后赶到走廊上。“解剖游戏”发生在课间时,衣服被藏了起来,手冢只好赤裸裸地站着,直到上课老师来了。在这伙“强人”中有个领头的,在班里成绩比较好,属于精英人物,对手冢的所有言行举止都加以嘲笑,这让天性敏感的手冢尤为气恼。因为在手冢看来,要比成绩,他无论怎么努力也是比不上的。手冢每次回家后,总是向母亲哭诉,扳着指头数当天被弄哭的次数,而母亲总是教育手冢“要忍住”。这让手冢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不管对方说什么,不管受到什么对待,他都努力咽下一切,脸上—个劲地露出微笑。这种“手冢式的微笑”我们可以从手冢遗存下来的半身照和视频中看到。

手冢自认为生来继承了父亲的血脉,脾气很是暴躁,动不动就发火,当了漫画家后,在工作上遇到了无数的气愤事,但每次都能抑制住火气,这或许是母亲教给的忍耐在起作用。

由于家中有很多漫画书,加之自己也画漫画,手冢在班上逐渐变得小有名气,每到星期天就会有很多同学到手冢家看漫画。托漫画的福,在学校欺负手冢的人越来越少了,朋友也变多了。家里有了200多本漫画书时,手冢在班级里就开始有“地位”了,那些“强人”也禁不住漫画的吸引,主动与手冢和解了。手冢过生日时,包括“强人”在内的20多名同学来家里祝贺。母亲热情招待,弟妹参加,父亲为大家照相,一群人闹得天翻地覆。没想到,漫画能助人摆脱厄运,对手冢而言,漫画简直就是神明!

这样的往事后来被手冢在作品《三眼神童》中予以表现,写乐宝介受鬼瞳欺负的情节大约就是如此,而写乐撕掉胶布后把鬼瞳等做成面条就是一种想象性的报复。在1973年的漫画《教父之子》中表现了这种“解剖游戏”。后来因为“教父之子”明石喜欢漫画,就和手冢交上了朋友,还教手冢练长跑,最终在菲律宾被炸死时身上还带着手冢给他画的他喜欢的女生久美子的漫画。

除了家有漫画书的自豪,手冢还说绘画已成为他“在学校生活中的有力武器”。上初中时,正值战争期间,学校每天进行军事训练,美术课自然不受重视。但美术老师冈岛先生热心美术教育,语重心长地告诉手冢,不论生活有什么变故,都不要放弃绘画。初三时,手冢绘制的《昆虫的世界》第一号完成,杂志中画有漫画,出现了胡子爷爷和乙炔灯的形象。1942年:看《铁扇公主》,立志漫画创作

14岁的手冢治虫观看了由中国动画名家万古蟾等制作的《铁扇公主》,该片轰动日本及东南亚。据手冢后来的回忆,正是由于这部动画片的极大震撼,才使他日后走上了漫画创作的道路。

据手冢的妹妹美奈子回忆,战争期间手冢画的漫画,美国人和英国人形象都不佳,其中也有揭发间谍等场景。有一本厚厚的漫画借给朋友,但在空袭中被烧毁了。那是日本的漫画人物(阿福、荒熊、乐天的爸爸、轰老师等)与美国的漫画人物(米老鼠、大力水手波派、布鲁托等)进行战争的漫画,最后是日本方获胜,万万岁的故事。而留下来的未完成作品《直到胜利那一天))就是那本漫画的续作。尽管手冢在战后强烈反对战争,但在战时,他依旧是个军国少年。

1944年:做军需工厂劳动员·办“厕所漫画展”

手冢16岁,被派入军需工厂担任劳动员。初中四年级时,手冢治虫在淀川边上的大石棉工厂工作,他孜孜不倦地画长篇漫画,完成后不能传阅,因为如果让工厂的指导员或老师看到的话,也许会揍个半死。因为战争越来越紧张,当时的气氛已不允许进行类似画漫画、传阅漫画之类的娱乐活动。同班同学建议把漫画贴到干部和老师不去的职工厕所,结果大受欢迎,通过这种方式,手冢连续不断地办了很长时间的“厕所漫画展”。

1945年:进大阪大学学医·遇空袭·街上挨打·看《桃太郎·海上神兵》·应聘被拒

3月28日,四年级的手冢和他的同学同五年级的同学一起,从北野中学毕业了,17岁的手冢进入了大阪大学附属医学专科部学习(图13)。

在战争期间,手冢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漫画家,当时的志愿是当军医。一是因为军医待遇好,可以不直接参战;二是祖父手冢良仙在明治时期是军医,手冢认为自己有医生血统,发誓要成为祖父那样的医生;三是双手曾因感染到细菌差点坏死,后来被奇迹般地治愈,因此对医生充满感激,而父母也希望他学医。但在考上军医学校前,战争结束了,军医不再需要了,学校也关闭了,只好上了大阪大学。

尽管在大学时认真学医,但是手冢对于绘画的喜爱丝毫不减。手冢从没有进行过绘画的专业学习,只是从早到晚凭着自己的喜欢画着漫画。上课时,手冢常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为的是躲开老师的视线作画。有一天不小心弄翻了墨水瓶,墨汁从教室后面的阶梯一直流到下面,上课画漫画的事终于曝光。(图14)

学校里还有军事训练课,教官经常用木怆把学生刺翻在地,手冢也吃了不少苦头。

当时美国的.B29轰炸机的大型编队,开始对日本的大都市进行夜间空袭。手冢一个接一个地为在工厂劳动的伙伴画肖像漫画,怕万一死于空袭会有个留念。

到了6月,大阪受到了B29的空袭,300架、400架飞机的庞大编队不分昼夜地扔下燃烧弹,大阪的繁华街道变成了一片废墟,路上到处是被烧焦的尸体。有次手冢在工厂的望塔上,突遇燃烧弹空袭,他跑下楼梯,周边的同伴、工作人员全都死了。他跑到淀川堤坝上,这里尸体堆积成山,牧场的牛全成了焦炭,黑烟从尸体中升腾,空气中弥漫着牛排般的腥臭味。淀川大桥遭到直击弹的轰炸,桥下避难的人也无一幸免。燃烧弹从云层落下时大阪神户方向暗黑的云层下红光闪闪,手冢感到极为恐惧,怀疑这是地狱或梦中的情境。由于电车停运,手冢不得不步行30公里赶回丰中。一路上从熊熊燃烧的火海中跑出的人们不断加入逃难的人群,他们的衣服大都被火熏黑了。

P9-11

序言

穿越时空的不死之鸟

火鸟是传说中的不死鸟,它可以穿越时空,不死不灭,阿拉伯人叫它菲利克斯,中国人则称它为凤凰,火鸟不会死亡,它们会在火中重生……

——手冢治虫

手冢治虫当然是一只穿越时空的不死鸟。

被称为“漫画之神”、“日本现代漫画之父”。

一手创建了日本现代动画工业的模式。

同时扮演着华特·迪士尼、D.W.格里菲斯与威尔·艾斯纳的角色。

他是全世界拥有最多著作的漫画家,发行单行本1亿册以上。

浦泽直树说:“对我而言,手冢是一位国王。”

他的《铁臂阿童木》令中国70后和80后两代人为之迷狂。

月明之夜,仰望星空,我常想,人的潜能和精力到底能有多少?有人说:

浩如星空的众多日本漫画家中,有一团最耀眼的光亮,就好像遥远距离之外的超新星,尽管物质本体早已消逝,但我们至今还在享用它的光芒;世界动画发展的历程里,有一条告别欧美传统的分叉路,虽然今天已经是阳光大道,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最早开凿的那个带头人。对于新式动漫画,他是当之无愧的创造神。

手冢是神,因为他刷新了人类创造的极限:400部漫画集,15万张漫画,出道后43年间日均10张,塑造了2000个人物形象,同样售出了1亿本漫画书的浦村直树也以多产和手快著称,他认真计算后认为手冢的工作量是他的10倍。

手冢走的是“野路子”,他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学过正统的绘画,特别是没有受过扎实的素描和速写训练,以致青年时期作品在大阪引起了轰动,但到了东京依然不受待见,处处碰壁。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通过模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了他人膜拜和效法的对象。他说:“一个人拥有了能够为之得意的事物,即便只有一样,也很幸福。只要将这一样事物坚持到高中二年级左右,那必定会成形,成为大家羡慕的宝贝。”

艺痴者技必良,有了热爱就会有坚持,正是有了无日无夜、无止无休的坚持,手冢才会克服种种困难,画遍各个题材。对每一张原画锱铢必较,剪剪贴贴,反复修改,量多而质不次。

所谓天道酬勤,不疯魔不成活,手冢最终创造了传说,成为了传奇。  怀有凌云志,却有平常心,诚实做人,扎实做事,也是我喜欢这位大神的缘由。大神说:

我也有个医学博士的头衔,但我不认为我是医生。我不会拿出医学博士的名片。我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会画画,这点在全世界都通用。于是大家和我握手,与我交往,说:“手冢,是个好人。”人们这么说我,我很高兴。我希望大家都成为这样的人。

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好人,也希望爱手冢的人都成为这样的好人。

毫无疑问,国内有数量众多的动漫迷,在狂热地崇拜着日本那些多如繁星的大师们,因此复旦大学出版社约写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多次重印,很快告罄。

宫崎骏的作品主要是电影,基本都是大制作,精工细做,几年出一部,总共也就10多部。因屡成“票房怪兽”,又折桂柏林金熊奖、奥斯卡长片奖,现正当红,世人多已熟观之,学府内讲坛研讨之,学子撰硕博论文论之,教授出厚书解之,人人为之倾倒。因此可以不用介绍剧情,挥笔直取肯綮,精切细剖,就可以如庖丁解牛般“砉然响然,奏刀豁然,莫不中音”。

而手冢则不然,作品数量巨多,漫画400部,2000个人物,特别是电视动画,一般都是几十集,从低幼到成人各种风格的都有,几乎当下日本大多数动漫类型他都有开先河式的创作,叫人目不暇接,而且成就还非常高,令人拍案称奇,扼腕叫绝。但遗憾的是他离世已25载,国内大多数人因电视结缘,仅识得《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三眼神童》、《缎带骑士》和《小飞龙》等,对手冢其他天才之作如(《火鸟》、《佛陀》、(《鸟人大系》、《怪医黑杰克》、《悟空大冒险》、《大都会》、《森林传说》、《七色鹦鹉》、《MW》以及虫制作公司惊世骇俗的情色重口味之作“成人三部曲”《一千零一夜》、《埃及艳后》和《哀伤的贝拉透娜》等几乎闻所未闻,若是挥笔直取,只恐读者不知内容而心生茫然。因此本书在解读作品之前都作了内容介绍,特别是第一章和第二章,按照年份在讲述手冢伟事和逸闻的同时,逐一介绍了大部分作品内容,因此使得本书颇具“手冢作品大典”之特色,但同时却无可避免地“稀释”了研究的“浓度”与“烈度”。

关于手冢的生平,参考了诸多文献和资料,作了系统详尽的编撰。但却没有抱着“为长者隐,为尊者讳”的想法来取合,也讲了手冢童年好哭、嫉妒心重、不善管理等,尽可能地把“大神”作为“人”的一面展现出来。

修改书稿间隙,为放松休憩听评书《三国演义》,觉得这就是一部《孔明传奇》。参悟人之处世和生死,历时月余,感慨良多。三国的枭雄们都是有理想的人,或为建立王霸之业生命不止征伐不息,或为辅佐明主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杀死的、气死的、累死的、愁死的、骂死的、窝囊死的、吓死的、病死的……死状万千。长江水滚滚东逝,英雄烟灭,只有时间是最后的赢者。此中三昧,手冢博大深沉的《火鸟》与之异曲同工。手冢在动漫王国里成就了王霸之业,也可谓一代“枭雄”。他是个夸父一样追逐金乌与时间赛跑之人,和三国的枭雄们一样,在动漫乱世开疆拓土,透支了生命,享年仅61岁,如诸葛孔明一样是位鞠躬尽瘁的累死者。我常思,假若智慧军神诸葛孔明禳星祈寿再得十二春,不是在53岁就随我们宝鸡五丈原的秋风而去,三国的格局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假若老天再给创造之神手冢十二春,世界的动漫版图又当如何?世界上更多的人会不会因为他作品的“洗脑”,病态人格的军人、政客、科学家、商贾会减少,地球会变得更绿,国家民族问会变得更友好,歧视会更少,战争会更少,眼泪会更少,微笑会更多?华特·迪士尼使世界上无数的儿童有了更健康的人格,手冢亦然。

一部《火鸟》寄托着手冢全部的悲恸,也传达出了我们每个人的绝望与恐惧。恐惧死亡和无边的黑暗,追求永生和无限的光明是人之本能:轮回不灭的神尼、寄魂灵于机器的少年、被火鸟庇佑上亿年不死的老翁……虽然他们活得很痛苦,但是毕竟他们活着。唯物主义把我们的“彼岸之想”彻底毁灭,轮回、转世、重生……抚慰人心的各种宗教学说都被定为虚妄,我们只好在“此岸”寻求不朽。

美国哲学家詹姆士在《人之不朽》一文中讲:“不朽是人的伟大的精神需要之一。”对身后不朽之名的追求,正是古圣先贤超越个体生命而追求永生、超越物质欲求而追求精神满足的独特形式。孔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曹丕在《典论·论文》讲:“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手冢在他短暂的61年生命中,用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火鸟”、“阿童木”、“佛陀”等诸多形象使自己成为“不朽者”,成为一只穿越时空的不死鸟。

斯人虽去,令名永存。

不愿庸庸碌碌者,可以手冢为坐标;欲求人生意义者,可来手冢的世界走一遭。手冢给予的,不光是艺术的享受,最重要的是对生命意义之门的开启。

杨晓林

2012年10月10日于同济大学

后记

初稿完成时,受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学院赵炳翔院长和动画系主任强小柏教授之邀,我同前辈动画名家严定宪先生、阎善春先生、林纾先生四人一起担任动画学科评审专家。我赠《动画大师宫崎骏》一书请诸位先生指教,严定宪先生画了一幅孙悟空的漫画回赠,当然喜不自胜。上个世纪80年代手冢来中国拜访万籁鸣先生,严老负责接待,和手冢合作画了一幅孙悟空和阿童木握手的漫画,传为中日动漫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几位先生谈起手冢的为人和创作,如数家珍,都激动不已,让我这个晚辈再一次领略了手冢在中国老一辈动漫人心中的地位。

一些网络资料极为金贵,吾甚爱之,但鉴于其是浑金璞玉,于是仔细地甄别雕琢,删减改写后收入了书中。有些精彩的文字在网上疯狂地转载流传,原文出处和作者已不可考,只好在脚注中写明所引网址,以便有心的读者索引品读,探微发幽。还有些文字,成为点燃我灵感的火种,被如珠玑一样嵌入文中,但这些“吉光片羽”和“散金碎玉”的主人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此向这些热爱手冢的网络品评高手躬身致敬。

我曾指导两个研究生写硕士论文,蔡宁杰所撰手冢动漫的“叙事分析”,张佳佳所撰手冢动画的“视听语言分析”,颇有独到之处,因书的字数所限,我进行斧砍刀削般地删改之后放人了文中。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编辑竺世垄先生,年轻而富有活力与远见,他因读了《动画大师官崎骏》而萌生做此书之意,通过我原单位上海大学的徐瑞副书记联系到了我,这种一心想为中国动漫复兴做些事情的热情和诚心感染了我,是本书孕育完成的动力之一。

因时日所拘,能力所限,欲求扎实厚重而不得,遗憾多多。

不揣浅陋,恳请方家雅正。

杨晓林

2013年2月于同济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动漫大师手冢治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晓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283880
开本 18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2013059651
中图分类号 K833.135.72
丛书名
印张 14.6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0
17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