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受戒(高中部分)/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受戒(高中部分)》大部分篇章选自汪曾祺生前(他于1997年逝世)编定的两个最著名的小说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和《晚饭花集》,其余几篇选自最初发表刊物;目次大致按照小说所反映的时代先后排列(写古人的一篇放在最末)。通过阅读汪曾祺小说,中学生朋友可以了解中国社会寻常巷陌最为日常的生活与伦理,那是传统最深沉最恒久的底色,所谓世道人心;可以领略汉语的优美,学习写作学会表达;文章词采之外,学习做一个温文尔雅、有情趣、有爱心的人。

内容推荐

《受戒(高中部分)》为汪曾祺小说选,以名篇《受戒》为书名,从汪老生前钦定的两个小说集“汪短”和《晚饭花》中选取汪曾祺小说代表作十余篇,此外又加上几篇集外名篇,计20万字,是专门为中学生文学阅读提供的汪曾祺小说精选本。通过阅读《受戒(高中部分)》,中学生将会在了解中国传统与社会、塑造美好品格、欣赏并学习优秀的文学精品等方面获益多多。

目录

导读

复仇

珠子灯

陈小手

受戒

昙花、鹤和鬼火

鸡鸭名家

异秉

故里杂记

钓鱼的医生

卖眼镜的宝应人

鉴赏家

岁寒三友

大淖记事

八千岁

日晷

老鲁

羊舍一夕

看水

黄油烙饼

七里茶坊

郝有才趣事

茶干

金冬心

试读章节

李三同时又是庙祝。庙祝也没有多少事。初一、十五,把土地祠里外打扫一下,准备有人来进香。过年的时候,把两个“灯对子”找出来,挂在庙门两边。灯对子是长方形的纸灯,里面是木条钉成的框子,外糊白纸,上书大字,一边是“风调雨顺”,一边是“国泰民安”。灯对子里有横隔,可以点蜡烛。从正月初一,一直点到灯节。这半个多月,土地祠门前明晃晃的,很有点节日气氛。这半个月,进香的也多。每逢香期,到了晚上,李三就把收香钱的柜子打开,把香钱倒出来,一五一十地数一数。

偶尔有人来赌咒。两家为一件事分辩不清,——常见的是东家丢了东西,怀疑是西家偷了,两家对骂了一阵,就各备一份香烛到土地祠来赌咒。两个人同时磕了头,一个说:“土地老爷在上,若是某某偷了我的东西,就叫他现世现报!”另一个说:“土地老爷在上,我若做了此事,就叫我家死人失天火!他诬赖我,也一样!”咒已赌完,各自回家。李三就把只点了小半截的蜡烛吹灭,拔下,收好,备用。

李三最高兴的事,是有人来还愿。坊里有人家出了事,例如老人病重,或是孩子出了天花,就到土地祠来许愿。老人病好了,孩子天花出过了,就来还愿。仪式很隆重:给菩萨“挂匾”——送一块横宽二三尺的红布匾,上写四字:“有求必应”。满炉的香,红蜡烛把铁架都插满了(这种蜡烛很小,只二寸长,叫做“小牙”)。最重要的是:供一个猪头。因此,谁家许了愿,李三就很关心,随时打听。这是很容易打听到的。老人病好,会出来扶杖而行。孩子出了天花,在衣领的后面就会缝一条二指宽三寸长的红布,上写“天花已过”。于是李三就满怀希望地等着。这猪头到了晚上,就进了李三的砂罐了。一个七斤半重的猪头,够李三消受好几天。这几天,李三的脸上随时都是红喷喷的。

地保所管的事,主要的就是死人失火。一般人家死了人,他是不管的,他管的是无后的孤寡和“路倒”。一个孤寡老人死在床上,或是哪里发现一具无名男尸,在本坊地界,李三就有事了:拿了一个捐簿,到几家殷实店铺去化钱。然后买一口薄皮棺材装殓起来;省事一点,就用芦席一卷,草绳一捆(这有个名堂,叫做“万字纹的棺材,三道紫金箍”),用一把锄头背着,送到乱葬冈去埋掉。因此本地流传一句骂人的话:“叫李三把你背出去吧!”李三很愿意本坊常发生这样的事,因为募化得来的钱怎样花销,是谁也不来查账的。李三拿埋葬费用的余数来喝酒,实在也在情在理,没有什么说不过去。这种事,谁愿承揽,就请来试试!哼,你以为这几杯酒喝到肚里容易呀!不过,为了心安理得,无愧于神鬼,他在埋了死人后,照例还为他烧一陌纸钱,磕三个头。

李三瘦小于枯,精神不足,拖拖沓沓,迷迷瞪瞪,随时总像没有睡醒,——他夜晚打更,白天办事,睡觉也是断断续续的,看见他时他也真是刚从床上爬起来一会,想不到有时他竞能跑得那样快!那是本坊有了火警的时候。这地方把失火叫成“走水”,大概是讳言火字,所以反说着了。一有人家走水,李三就拿起他的更锣,用一个锣棒使劲地敲着,没命地飞跑,嘴里还大声地嚷叫:“××巷×家走水啦!××巷×家走水啦!”一坊失火,各坊的水龙都要来救,所以李三这回就跑出坊界,绕遍全城。

李三希望人家失火么?哎,话怎么能这样说呢!换一个说法:他希望火不成灾,及时救灭。火灭之后,如果这一家损失不大,他就跑去道喜:“恭喜恭喜,越烧越旺!”如果这家烧得片瓦无存,他就向幸免殃及的四邻去道喜:“恭喜恭喜,土地菩萨保佑!”他还会说:火势没有蔓延,也多亏水龙来得快。言下之意也很清楚:水龙来得快,是因为他没命的飞跑。听话的人并不是傻子。他飞跑着敲锣报警,不会白跑,总是能拿到相当可观的酒钱的。

地保的另一项职务是管叫花子。这里的花子有两种,一种是专赶各庙的香期的。初一、十五,各庙都有人进香。逢到菩萨生日(这些菩萨都有一个生日,不知是怎么查考出来的),香火尤盛。这些花子就从庙门,甬道,一直到大殿,密密地跪了两排。有的装做瞎子,有的用蜡烛油画成烂腿(画得很像),“老爷太太”不住地喊叫。进香的信女们就很自觉地把铜钱丢在他们面前破瓢里,她们认为把钱给花子,是进香仪式的一部分,不如此便显得不虔诚。

P72-74

序言

小说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世界。在汪曾祺小说中,高邮、西南联大、农科所、京剧院,是经常出现的四大背景。高邮是汪曾祺的故乡,1920年他在那里出生,那里的风物人情构成汪曾祺小说最鲜明的艺术特质;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他接受高等教育,获得现代的、世界的眼光以及文学写作技艺;五十年代末他戴着“右派”帽子下放到农科所,在接受劳动改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文革”中他被调去参加江青领导的“样板戏”《沙家浜》《杜鹃山》的创作,一度的“荣宠”终究不能溺惑作家良知,后来他的写作总是与政治喧嚣保持距离,却与日常生活、民间风习、悠远传统亲昵亵玩。

在氤氲着大淖的水气、回荡着小英子的笑声、飘散着王二熏烧摊子上各种卤味香气的汪曾祺的小说世界中,主角是五行八作中身怀绝技的人们:孵化小鸡小鸭的,做茶干的,挑担的,放鸭的,卖时鲜果蔬的,做炮仗的,扎风筝的,编草帽的,开浆房的,走街串巷叫卖玉麦粑粑、椒盐饼子西洋糕的,还有锡匠、画匠、车匠……他们日复一日认真做着各自稔熟的活计,辛苦维持生计,承受好的或不好的变故,亦有情有趣,生意盎然。汪曾祺以温润的目光轻轻地一一抚过他们,心怀悲悯与敬意。他对手艺人虔诚礼赞,饶有趣味地描写他们。那个平常高声大嗓的余五,当孵化小鸡小鸭时,屏气凝神,温柔尊贵,整个人“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像正在孕育作品的大艺术家。那个落魄的陆鸭,一根长篙在手便神乎其神地将四散藏匿的几百只鸭子召唤回来,韩信点兵似的,指挥一河鸭子快快乐乐、摇摇摆摆、迤迤逦逦如大军前进。写这两位能人的小说,题目叫《鸡鸭名家》,即便是鸡鸭事,也是名家!是艺术家!小说叙事中时有忽然宕开的笔意一一在闲闲絮絮讲着公鸭母鸭灰头绿头时,一转:“沙滩上安静极了,然而万籁有声,江流浩浩,飘忽着一种又积极又消沉的神秘的向往,一种广大而深微的呼吁,悠悠窅窅,悄怆感人。”一一这是什么?是境界。是作者心绪鼓荡。汪曾祺以他的笔力将向来被贱视轻忽的百业千行中的能工巧匠提升到艺术境界。人民性、平民性在汪曾棋的小说里得到如此细致深切伪艺术表现。

在既坚韧又富有情趣地生活着的人们身上,寄托着汪曾祺的理想。他多次说过写作的目的是“换人心,正风俗”,“再使风俗淳”。在他的小说中,温文仁爱、自然通脱的人性的优美的光辉,暖暖地弥散。那是“受戒”的小和尚明海在小英子一家人中间体会到的温暖,是“岁寒三友”患难与共的情谊,是“大淖”深处巧云与十一子死生不渝的爱情担当,是卖时鲜蔬果的贩夫走卒与泼墨研画的艺术家的彼此欣赏,是国家困厄之际“七里茶坊”乎头百姓的相携扶助……炮仗店的陶老板每次试新炮仗,总会特意留几只加了长捻子(为了安全)的,给那一大群跟在他身后的孩子们过过瘾,这小小的用心伪善意不正体现着人性的淳厚温润?汪曾祺下笔有情,他着意刻画美好的人与事;对于恶人恶行,他近乎本能地规避,极简处理或者推远成为一种背景、氛围,如对打死名医陈小手的混账团长、对于极“左”政治的处理。这与鲁迅一类作家直面惨淡人生、将丑恶世相撕开给人看的写法不同。汪曾祺更愿意呈现善意温暖的愿景。他是一位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抒情的”,不单指他的小说的温暖的理想主义色彩,更是对他的小说艺术特色的褒奖。汪曾褀的小说创作开始于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这所战时中国最高学府,他喜欢屠格涅夫、契诃夫、弗吉尼亚·伍尔夫、阿左林等外国作家,又深受老师沈从文的影响,经由他又受到周作人、废名这一脉新文学源流的浸染。他写作起点高,有意识地实验多种中西艺术手法,意识流,印象派,铺陈意象,追求繁复迷离,或讲究文气、意境,属意简静空灵,试图打破小说、散文、诗歌的界限……五十年代,他与老舍、赵树理交往,帮他打开文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大门一一他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既有沈从文《边城》的韵致,又多了几分世俗生气。他转益多师,酝酿自己的艺术气象。他推崇鲁迅,《复仇》一篇明显学鲁迅的《铸剑》,却能够在情节铺陈中将鲁迅式的决绝与执着慢慢化掉,开自己的艺术新境。更为难得的是,这位在文游台畔成长的作家,一生热爱故国传统文化,向往《世说新语》人物风神,尤爱晚唐诗篇,于蒲松龄的狐鬼多有会意,他书法、绘画皆有造诣,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最具名士气质的文人。而实际情况是,他的艺术修养极为全面深厚,既传统又现代,中西合璧,雅俗共赏。1980—1981年,汪曾祺一发不可收,连续写出他的大部分代表作,震动文坛。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第一是散。他不追求故事性,也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他的小说与散文没有明显的界限,他本来也是优秀的散文家,他喜欢行云流水、文理自然,不做作,去雕饰。第二是淡。他喜欢用极简的笔墨白描人物、事件,精到,有分寸,清丽自然,意蕴深远。因此他的小说有一种本质的美,诗性的光辉。

本书大部分篇章选自汪曾祺生前(他于1997年逝世)编定的两个最著名的小说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和《晚饭花集》,其余几篇选自最初发表刊物;目次大致按照小说所反映的时代先后排列(写古人的一篇放在最末)。通过阅读汪曾祺小说,中学生朋友可以了解中国社会寻常巷陌最为日常的生活与伦理,那是传统最深沉最恒久的底色,所谓世道人心;可以领略汉语的优美,学习写作学会表达;文章词采之外,学习做一个温文尔雅、有情趣、有爱心的人。

郭娟

书评(媒体评论)

“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依据《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而出版,它能够促进中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和深入的思考,并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格,提升语文素养,为中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审美教育范本。

一一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

本着“分享求知的快乐,体验精神的成长,开启世界的大门”的宗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这套“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该书系版本完善,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这些文字体现了人类的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而且配有“导读”,是中学生走进文学经典的最佳选择。

一一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受戒(高中部分)/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9313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201313153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