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棋王(高中部分)/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阿城的文学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棋王》以及他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寻根”的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使他成为当时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寻根派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0年代后定居美国,仍有不少杂感和散文小说作品发表,依旧沿袭了他直白冲淡的语言风格。《棋王(高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棋王、树王、孩子王、峡谷、溜索、洗澡、雪山、湖底等。

内容推荐

阿城的“三王”系列包括《棋王》《树王》《孩子王》,是他小说的代表作。作为“寻根”文学的旗手之一,阿城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上是个光芒四射的人物,他的《棋王》曾在文坛卷起一股“旋风”。《棋王(高中部分)》是《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文学类》推荐书目。《棋王(高中部分)》除了“三王”以外还有主峡谷、溜索、洗澡等短篇小说。

目录

导读

棋王

树王

孩子王

峡谷

溜索

洗澡

雪山

湖底

试读章节

我跳着跑下山,王一生已经站住,一脸高兴的样子,远远地问:“你怎么知道是我?”我到了他跟前说:“远远就看你呆头呆脑,还真是你。你怎么老也不来看我?”他跟我并排走着,说:“你也老不来看我呀!”我见他背上的汗浸出衣衫,头发已是一绺一绺的,一脸的灰土,只有眼睛和牙齿放光,嘴上也是一层土,干得起皱,就说:“你怎么摸来的?”他说:“搭一段儿车,走一段儿路,出来半个月了。”我吓了一跳,问:“不到百里,怎么走这么多天?”他说:“回去细说。”

说话间已经到了沟底队里,场上几口猪跑来跑去,个个儿瘦得赛狗。还不到下班时间,冷冷清清的,只有队上伙房隐隐传来丁丁当当的声音。

到了我的宿舍,就直进去。这里并不锁门,都没有多余的东西可拿,不必防谁。我放了盆,叫他等着,就提桶打热水来给他洗。到了伙房,与炊事员讲,我这个月的五钱油全数领出来,以后就领生菜,不再打熟菜。炊事员问:“来客了?”我说:“可不!”炊事员就打开锁了的柜子,舀一小匙油找了个碗盛给我,又拿了三只长茄子,说:“明天还来打菜吧,从后天算起,方便。”我从锅里舀了热水,提回宿舍。

王一生把衣裳脱了,只剩一条裤衩,呼噜呼噜地洗。洗完后,将脏衣服按在水里泡着,然后一件一件搓,洗好涮好,拧干晾在门口绳上。我说:“你还挺麻利的。”他说:“从小自己干,惯了。几件衣服,也不费事。”说着就在床上坐下,弯过手臂,去挠后背,肋骨一根根动着。我拿出烟来请他抽。他很老练地敲出一支,舔了一头儿,倒过来叼着。我先给他点了,自己也点上。他支起肩深吸进去,慢慢地吐出来,浑身荡一下,笑了,说:“真不错。”我说:“怎么样?也抽上了?日子过得不错呀。”他看看草顶,又看看在门口转来转去的猪,低下头,轻轻拍着净是绿筋的瘦腿,半晌才说:“不错,真的不错。还说什么呢?粮?钱?还要什么呢?不错,真不错。你怎么样?”他透过烟雾问我。我也感叹了,说:“钱是不少,粮也多,没错儿,可没油哇。大锅菜吃得胃酸。主要是没什么玩儿的,没书,没电,没电影儿。去哪儿也不容易,老在这个沟儿里转,闷得无聊。”他看看我,摇一下头,说:“你们这些人哪!没法儿说,想的净是锦上添花。我挺知足,还要什么呢?你呀,你就是叫书害了。你在车上给我讲的两个故事,我琢磨了,后来挺喜欢的。你不错,读了不少书。可是,归到底,解决什么呢?是呀,一个人拼命想活着,最后都神经了,后来好了,活下来了,可接着怎么活呢?像邦斯那样?有吃,有喝,好收藏个什么,可有个馋的毛病,人家不请吃就活得不痛快。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他不说了,看着自己的脚趾动来动去,又用后脚跟去擦另一只脚的背,吐出一口烟,用手在腿上掸了掸。

我很后悔用油来表示我对生活的不满意,还用书和电影儿这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表示我对生活的不满足,因为这些在他看来,实在是超出基准线之上的东西,他不会为这些烦闷。我突然觉得很泄气,有些同意他的说法。是呀,还要什么呢?我不是也感到挺好了吗?不用吃了上顿惦记着下顿.床不管怎么烂,也还是自己的,不用蹿来蹿去找刷夜的地方。可我常常烦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就那么想看看随便什么一本书呢?电影儿这种东西,灯一亮就全醒过来了,图个什么呢?可我隐隐有一种欲望在心里,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

我问他:“你还下棋吗?”他就像走棋那么快地说:“当然,还用说?”我说:“是呀,你觉得一切都好,干嘛还要下棋呢?下棋不多余吗?”他把烟卷儿停在半空,摸了一下脸,说:“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待在棋里舒服。就是没有棋盘、棋子儿,我在心里就能下,碍谁的事儿啦?”我说:“假如有一天不让你下棋,也不许你想走棋的事儿,你觉得怎么样?”他挺奇怪地看着我说:“不可能,那怎么可能?我能在心里下呀!还能把我脑子挖了?你净说些不可能的事儿。”我叹了一口气,说:“下棋这事儿看来是不错。看了一本儿书,你不能老在脑子里过篇儿,老想看看新的。可棋不一样了,自己能变着花样儿玩。”他笑着对我说:“怎么样,学棋吧?咱们现在吃喝不愁了,顶多是照你说的,不够好,又活不出个大意思来。书你哪儿找去?下棋吧,有忧下棋解。

P14-16

序言

阿城的“三王”系列包括《棋王》《树王》《孩子王》,是他小说的代表作。作为“寻根”文学的旗手之一,阿城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上是个光芒四射的人物,他的《棋王》曾在文坛卷起一股“旋风”。阿城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他的小说有着迥异于同代作家的风格与特色。如今,我们回首汗牛充栋的“文革”题材小说,“三王”依然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超然气质。

它们的与众不同,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切人方式。同样是处理“文革”记忆,阿城没有选择重大题材“正面强攻”,而是从低层平凡人物的小故事人手一一《棋王》从下棋的故事人手,《树王》从伐木的故事出发,《孩子王》则从教书的故事切人。出人意表,以小见大。王一生(《棋王》)作为知青,却既没有满怀的革命激情和战天斗地的干云豪气,也没有夭折和幻灭的美好理想。他出身贫寒,父母文化水平很低,收入也不高,全家人过着“半饥半饱日子长”的生活。上山下乡对于王一生而言,是他的物质生活的转折点。从此,他由吃了上顿无下顿的生存困境转入了每月有二十几元工资的“小康”生活。他被人称作“呆子”,除了下棋,他只关心“吃”的问题,然而他的这种关心仅仅停留在吃饱的层面,哪怕是在有了富余的工资之后,他也不在乎多余的享受,基本的“吃”在他这里达到了生命哲学的某种高度。小说对王一生吃饭的细节描写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他简直将整个生命的力量都用在了每一个“吃”的动作里。王一生对饥饿的理解,是脱离了那个年代的人所难以想象的。肖疙瘩(《树王》)膂力惊人,似乎对农村里的各种活计都很在行,却和树木一样不善言辞,仿佛村里所有的苦活累活都属于他。《孩子王》里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知青,忽一日突然被从生产队调到学校里教初三学生,但他仍然说粗话,也会舍不得自己小小的锄头和刀,总之和其他知青几乎没什么不一样。

但是.,在平实的现实主义笔法之上,阿城又乐于对故事作某种浪漫化的处理,因而,平常的故事具有了戏剧性,平凡的小人物被赋予了传奇色彩。王一生的另一个身份是象棋天才,罕逢敌手,远近闻名。他对象棋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常常忘了身外之事,因此被人称为“棋呆子”。但是他下棋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既不为了挣钱吃饭,也不是为了赢得好的工作。某种程度上,下棋和吃饭,对于他的生命来说并无二致,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王一生的“呆”有一种大智若愚的哲人风范。小说最后他一人独战九人,可谓传奇,然而场面并没有胜利的热烈,反而充满了壮烈色彩。肖疙瘩曾是一名侦察兵,在抗战中立下大功,因为偶然违反军规被下放,成了山沟里的无名英雄。他发自内心地爱护着这里的树林,而在下乡舶知青们眼里,伐木是他们革命的一种方式,神圣不可侵犯。肖疙瘩不理解,但从来只是沉默,直到某一日知青们的刀指向了山顶上仅剩的那株硕大无朋的古树。当他们走到树下时,发现肖疙瘩屹立在那里保卫着古树,身体仿佛与树千融为了一体。这时通过书记之口,大家才知道,所谓的“树王”不是指这棵古树,而恰恰是肖疙瘩本人。但古树最终还是被砍掉,整座山头被烧成一片火海,强壮的肖疙瘩迅速病倒老去了’。《孩子王》里的“我”初到初三的教室时,发现孩子们的语文课学的一直是社论性的课文,事实上他们连基本的认字书写能力都不具备。“我”于是撇开课本,教他们如何实实在在地学会写清楚生活中的事情。然而因为“不教课文”,“我”很快被重新调回生产队劳动,“我”充满悲壮却不乏成就感地接受了这份处罚,并把唯一的一本字典送给了最欣赏的一名学生。小说里,“我”特立独行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对孩子们文字上的启蒙,更是精神、人性上的启蒙。不教灌输式的课文,显示了一种抗拒,,“我”并非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但依然义无反顾。

因此,“三王”里的每一个小人物都有一种超脱于现实的气质,拥有超于常人的清醒的时代认识:王一生仿佛穿了透明的“隐身衣”,周身的苦难、物质精神匮乏似乎都与他无关;“树王”肖疙瘩仿佛一棵无言的古树,对于“武斗”式的革命,他说不清,却看得最明白;《孩子王》里的“我”,他的教学方式,不但是疯狂年代里对人性的坚守,更有直面真实的勇气。

阿城的小说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让人越读越着迷。他擅于在庸常的故事里设置悬念,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布下机关,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树王》开头不久就埋下“树王是谁”的伏笔,村委书记对此明显地欲言又止,紧接着小说很快又布下了“那棵古树就是树王”的阅读陷阱,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从而创造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效果。

另外,阿城还拥有过人的细节描写功力,叙述语言、情感上十分注意节制,沉得住气。精彩的刻画,往往能赋予庸常的细节以崇高的诗意。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棋王》里关于王一生吃饭的动作描写,如上文所述,仿佛整个生命的力量都融在其中。又比如肖疙瘩站在树底下护树的场景,让人感觉“树王”真的和树干融为了一体,成了树的一部分,他也是从生命深处在守护着树林,因而此刻的悲剧才具有非同一般的震撼力。

当然,阿城的小说尽管故事层面晓畅易懂,易于阅读,但其中丰富而难以捉摸的文化意味却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这也是阿城小说至今仍存在多种解读可能性的原因。本书还特意选人了阿城另外几个精彩短篇(阿城将它们纳入一个颇大的写作系列一一《遍地风流》),如果说“三王”体现了阿城对于某种令人崇敬的精神的坚守,这几个短篇则更体现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关注,但散淡的风格一以贯之。对待阿城作品最好的方式,唯有坐在窗前微风里,细细品读它。   梁康伟

书评(媒体评论)

“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依据《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而出版,它能够促进中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和深入的思考,并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格,提升语文素养,为中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审美教育范本。

一一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

本着“分享求知的快乐,体验精神的成长,开启世界的大门”的宗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这套“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该书系版本完善,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这些文字体现了人类的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而且配有“导读”,是中学生走进文学经典的最佳选择。

一一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棋王(高中部分)/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2242
开本 32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
CIP核字 201402265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4.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47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