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笛卡尔的一生都是在被压制、被禁止、被批判、被围攻中度过的,伴随着他的一直是恐惧与离群索居……
汤姆·索雷尔在这本《笛卡尔》中告诉我们,笛卡尔要让教会和周围的人能容忍他,只有三条路可选……
图书 | 笛卡尔/牛津通识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笛卡尔的一生都是在被压制、被禁止、被批判、被围攻中度过的,伴随着他的一直是恐惧与离群索居…… 汤姆·索雷尔在这本《笛卡尔》中告诉我们,笛卡尔要让教会和周围的人能容忍他,只有三条路可选…… 内容推荐 笛卡尔因“我思故我在”之说闻名于世,他从“我思”的原则出发,借助“直觉”和“演绎”,推导出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明。然而,笛卡尔并不希望这种形而上学独立于他的科学研究而存在,他在基础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和光学领域都有重要探索。汤姆·索雷尔的这本《笛卡尔》表明,笛卡尔最大的成就在于倡导和实践了以数学为研究工具的物理学,他的哲学则是为支持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说:“笛卡尔通常被看成近代哲学的始祖,我认为他的确是。”《笛卡尔》是对笛卡尔其人、其著、其哲思令人愉悦的探索,通俗之中见出功力。 目录 引用文献说明 1 物质与形而上学 2 发现自己的天命 3 统一的科学,统一的方法 4 “绝对项”、简单本质与问题的处理 5 在世界浪游 6 巴黎岁月 7 秘而不宣的物理学 8 一种方法的三个样本 9 一种新“逻辑” 10 形而上学之必要 11 《沉思集》 12 剔除怀疑主义的怀疑? 13 神学家与物理学的上帝 14 概念 15 心 16 体 17 公之于众的物理学 18 “其他科学” 19 最后的日子 20 笛卡尔的幽灵 索引 英文原文 试读章节 笛卡尔竟能积攒足够的自信和热情,持之以恒地推进自己迟迟才起步的研究工作,这样的结果似乎完全出于偶然。他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西北部的图赖讷,但他的家族却没有科学家的遗传因子。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当过医生,父亲却是律师,并任治安推事。外祖父曾在普瓦提埃担任高级公职。母亲一方的亲属中似乎有人做过司法官员。父母双方的家族即使不是下层贵族,至少也离贵族身份不远,财产殷实,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对科学没有特别的兴趣。在早年居家的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迹象能让人预见到笛卡尔最终的职业选择。 大概是在十岁左右,小笛卡尔被送到了耶稣会士在安茹创办的拉弗莱什公学。他在这里学习了八年,接受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早期训练。最后两年的课程中有数学和物理。他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天赋,然而他所学的物理却并不倚靠数学工具。笛卡尔接触的理论是以经院哲学的思路来解释自然界的差异与变化的,旨在以深奥、抽象和非量化的语汇来阐释定性描述的观察结果。 17世纪早期的耶稣会士在讲授经院物理学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天文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而后者的动力来自一种截然不同的、数学式的探究自然的方法。这一点在拉弗莱什公学也有所体现。例如,该校在1611年曾庆祝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卫星。耶稣会士们甚至可能开明地允许笛卡尔和他的同学们使用新发明的光学仪器,这些仪器早在1609年就开始在巴黎出售。但在课堂上,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仍是沉闷的经院教条,笛卡尔不禁兴味索然,至少他后来是这么描绘的。在仿自传体的《方法谈》(1637年作为他三篇科学著作的前言发表)中,他给读者的印象是,自己不仅未能从学生时代获益,反而深受折磨。只有拉弗莱什公学的数学启蒙对他后来的研究有所帮助,但据他说,就连这点知识都需清理一番之后才能发挥功用。这样看来,他著作中的那些核心问题最初激发他的兴趣,不是在1613年或1614年的拉弗莱什,而是在五年之后的荷兰。 笛卡尔于1614年离开拉弗莱什,1618年到达荷兰,其间他做了什么,我们知之甚少。有证据表明,1616年他在普瓦提埃获得了一个法学学位,这和几年前他哥哥皮埃尔的经历如出一辙。然而,皮埃尔后来遵父亲之命做了律师,家人为笛卡尔设计的却是军旅生涯。1618年笛卡尔到了荷兰的布雷达,以绅士志愿兵的身份加入了荷兰莫里斯亲王的军队。这支军队堪称欧洲大陆贵族子弟的军事学校,而笛卡尔的实际地位则相当于一名士官。 二十二岁的时候,笛卡尔在布雷达遇见了一位比他年长约八岁的医生,此人名叫埃萨克·贝克曼。两人一见如故。贝克曼知识渊博,对科学的诸多领域都感兴趣,他对年轻的笛卡尔产生了重要影响。1619年的一封信即是证明。“告诉你实话吧,”笛卡尔对贝克曼说,“是你帮我克服了无所事事的状态,让我想起了从前学过却几乎忘记的东西;每当我的心思偏离了严肃的主题,你总把我拉回正途。”所谓“严肃的主题”似乎是指理论数学和实用数学的一系列深奥问题。现存的两人在这一时期的通信很少涉及别的话题,他们的信件似乎只是面谈的延续。一封信讨论了独唱歌曲中音调之间的数学关系,在另一封信中笛卡尔宣称,他在六天之内解决了数学领域的四宗悬案。他还向贝克曼透露,自己打算公布一种崭新的科学,借助它可以全面解决任何算术或几何问题。由此可以推断,笛卡尔正是在此阶段孕育了对科学问题的热情。 与贝克曼的通信始于1619年4月底,当时笛卡尔离开了布雷达,前往哥本哈根。适逢三十年战争爆发,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军队的行进路线,绕道阿姆斯特丹和但泽,然后穿越波兰,最后到达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信件表明,他启程时满脑子都是数学问题,在整个旅途中,这种兴趣不仅没有减弱,反而与日俱增。他似乎也改变了计划的行程。他没时间在波兰、匈牙利、奥地利和波希米亚漫游,于当年9月到达了法兰克福,正好赶上费迪南皇帝的加冕礼。P6-10 书评(媒体评论) 笛卡尔还活着!但愿这本小书能帮助你们认识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冯俊 笛卡尔的一生都是在被压制、被禁止、被批判、被围攻中度过的,伴随着他的一直是恐惧与离群索居……索雷尔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笛卡尔要让教会和周围的人能容忍他,只有三条路可选…… ——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家琪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笛卡尔/牛津通识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国)汤姆·索雷尔 |
译者 | 李永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327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4 |
CIP核字 | 2012219822 |
中图分类号 | B565.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4 |
宽 | 152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7-046号 |
版权提供者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