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父亲萨空了
内容
编辑推荐

萨空了,蒙古族,是中国早期最杰出的报人之一,是新中国民族文化的开拓者。一九四九年后,曾担任新闻署副署长、国家民委副主任等职。《我的父亲萨空了》一书为其女儿萨沄所写的一部回忆录,回忆了其父萨空了的传奇一生。书中所述往事,弥足珍贵。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我的父亲萨空了》是一本人物传记。

萨空了(1907—1988),原名萨音泰,笔名了了、艾秋飙,是20世纪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出版家、报刊主编、新闻学家,也是出色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27年开始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曾供职于北京的《北京晚报》、《世界日报》,上海的《立报》,新疆的《新疆日报》,重庆的《新蜀报》、《华商报》等报社。抗战时期,与梁漱溟在香港创办民盟机关报《光明报》;建国后,筹建《光明日报》、《民族画报》和《人民政协报》。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是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同时他也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曾任第四届、五届民盟中央副主席。

《我的父亲萨空了》由萨空了长女萨沄执笔撰写,主要取材于萨空了日记、书信等一手资料,以及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资料翔实,叙述感人,真实再现了萨空了的一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雏凤清声 蒙古族青年

 一个蒙古后裔的故事

 初涉社会

第二章 东奔西走 著名办报人

 登上新闻大舞台

 创办香港《立报》始末

 为了建设新新疆

 重庆一年

第三章 身陷囹圄 民主宣传人

 香港沦陷前后

 艰难世事(上)

 艰难世事(下)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工作大忙人

 为争取人民民主奔忙

 迎接新生活

 与救国会的渊源

 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

 一次不寻常的赴港演出

第五章 历尽劫波后赤子情怀存

 在劫难中

 故地留痕

 建国后在民盟工作

 在政协机关工作

第六章 桑榆夕阳红斯人终逝去

 在医院中

 晚年

附录一 萨空了同志生平

附录二 萨空了年表

后记

重版随想

试读章节

1907年3月26日,在四川成都,虽是乍暖还寒的节气,却逢阳光明媚,给万物带来无限温暖与生机。就是这—天,在离都督衙府不远的一座深宅大院里,诞生了一个男孩。这是都督府正黄旗蒙古笔帖士石麟第二位填房桂氏生下的第三个男孩。他就是我的父亲萨空了。

这年石麟已三十一岁。他的祖上世居扎库木地方,郎姓。自从清初随军入关以后一直都居住在北京。他的父亲荣惠、祖父特克什布、曾祖广宁,几代都为巩固中国的领土、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立过汗马功劳,曾受到清帝的嘉奖。他自己十四岁从正途经考入仕,当了个候补笔帖士。因为他的聪慧好学,光绪帝还特嘉奖他的母亲教育有方,加封为二品夫人。可是当他的父亲去世以后,由于只知读书不会理家和惧内,常受妻家骚扰又无法解脱,他只好央人换了一个外差,举家搬到成都,在川督赵尔丰手下当笔帖士,求个安静。但是,在清朝正趋于败落的光绪末年,国事不宁童哪里有安乐之地?一向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他,更是郁郎不欢。

新生的儿子给地增添了几分喜悦,冲刷了他不久前因伤逝二子留在心上的阴影,他给新生的儿子取名萨因泰(蒙语译音),意思是有福气的人,并吩咐家人称他为老二。此后,桂氏又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到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石麟千家返回北京时,他已是五个孩子的父亲,除了原配生的女儿外,还有四个儿子。

回到北京,家产已被亲戚分占。石麟家属于被推翻的清朝蒙古族小官,正是当时被唾弃的社会阶层。他既不敢与人争要家产,又无法再求职谋生,只好靠变卖藏品衣物度日,躲在家里课子读书,《四书》、《五经》、史文、诗书画,尽己所能讲授给儿子。在贫病交加中,他四十五岁就去世了。

我知道上述故事时已十六岁,在重庆。那是1945年,父亲刚从国民党集中营释放出来不久。有一天他带我去看望女友——后来成为我第一位继母的方菁。他们在闲谈各自的家事时,我在旁边听到的。那时,我家已经历过重大变故。自1935年,我家离开北京到上海,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和父亲工作的变动,以后就不断迁移,从上海到香港、到新疆、到重庆,又到香港,再到桂林,又到重庆。在这段艰难坎坷的生活历程中,先是父母离了婚,继而父亲被国民党逮捕。

以前,我对父亲家的事知道得极少。我母亲金秉英娘家是基督徒。母亲只和自己娘家人往来,不大看得起父亲家的人。加上我七岁时全家就离开北平,所以几乎对奶奶、姑姑,叔叔全无印象。我真正知道家事是在解放以后重返北平故里时。

1949年,北平解放后,父亲从香港到北平,我和妹妹萨石(原名萨苦荼)也从解放区进入北京,这时,才和亲属们团聚。

P2-3

序言

三十年代,我与空了同志结识于重庆,四十年代,我们先是相晤于香港,继而相聚于北平。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我们一同参加了第一届全体会议(他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十位正式代表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同在全国政协机关工作,朝夕相处,相知更深。空了待人坦诚,性格豪爽,广交朋友,团结同志,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全心扑在党的事业上。交成莫逆,使我受益良多。

空了从二十年代当《北京晚报》记者起,到八十年代创办《人民政协报》,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解放前,先后担任上海《立报》、香港《立报》、《新疆日报》、《新蜀报》、《华商报》总编辑、总经理、社长等职务,运用新闻传播从事爱国救亡、民主活动。他善于用通俗的语言报道事实的真相和本质,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密切联系各阶层人士和广大读者。

1936年,空了参加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活动,1941年出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机关报——《光明报》总经理。194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囚禁于桂林夹山和重庆五云山。他在狱中“松挺像贞坚,雄心未逊前”(空了狱中诗句),撰写了《科学的新闻学概论》、《科学的艺术概论》等书。1945年被营救出狱不久,我们喜遇于昆明。深感他更加积极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意志坚强,豪情如沸。空了在祖国山河破碎的岁月里,出自一种爱国热情从事新闻工作,他本来“始终想以记者终其身”,可是沿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道路往前走,经过历史浪潮的冲淘,越来越从艰难曲折的斗争体验中,认识了共产主义的真理,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终于从一个爱国的新闻工作者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空了又是一位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参与了民族文化官、民族出版社、民族歌舞团、民族语文翻译局等民族文化机构的创建工作和领导工作,率团前往少数民族地区慰问和国外访问。为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和民族文化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交流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空了还是一位自学成才者。他出生于一个蒙古族家庭,因家境贫寒,十五岁就参加工作。他刻苦学习,边做边学,自强不息,学成一位能编能写,擅长经营管理的新闻界全才。

我与空了同志论交近五十年,风雨同经,谊兼师友。他的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精神,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善于联系实际的精神,忠诚事业、敢讲真话的精神,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无限怀念。

孙起孟

1996。10。22

后记

我写这部父亲的传记,贴切地说,题目应当是“我所知道的父亲”。这本书的内容,由两部分材料组成:一是根据父亲的日记,他保存的文字材料、他写的书和文章,一是我的亲身经历。我不知道的,没有根据的,我没有写。因此也可以说,我所写的只是一个女儿在讲她心目中的父亲的故事。这里面反映的是我的认识与感情,如果有什么不妥当,那是我认知的偏差,欢迎批评指正。

我看见父亲1981年8月2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苦茶来,和她谈了我不写回忆录的想法,不愿自我吹嘘哗众取宠。近日曹禺函我促写回忆录,我未复他。拟有可能时回忆一些问题,有自我批评,记录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走过的路程。”

父亲向我说过他的这些想法。我亦想按照父亲的愿望来写一个中国蒙古族知识分子经历的生活道路。只是囿于水平,不知是否做到了。

在写本书时,得到父亲的朋友和同事们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孙起孟伯伯,在病中还惦念着为父亲传记写前言的事,为此还给我写了一封简短而动情的信,父辈的真挚友情,令我深深感动。

在写这本书时,我还得到郑姨和弟妹们的鼓励和帮助,我把这看作是他们对父亲奉上的一份心意。明年3月26日是父亲九十岁诞辰,我想,就把这本书奉献给父亲,表达我们全家人对他的爱和永恒的怀念!

萨沄

1996年12月3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他不但文章泼辣,更写得一手漂亮潇洒的毛笔字,而且对于英语也有造诣。

——冯亦代

空了同志毕生追求真理和进步,早年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后来成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待人热情诚恳,谈论风趣幽默。

——楚图南

他一生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在革命队伍里一贯任劳任怨,拣重担子挑,许许多多朋友把他引为知己。

——高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父亲萨空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萨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65647
开本 32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4059188
中图分类号 K825.4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