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孩子的精神脊梁,它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面对困难,一个有良好自信的孩子和一个没有自信或者说自信心很差的孩子的心理反应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考试时遇到一道难题,后者,就会想,这题我没见过,我肯定作不出来,继而思路远离了题目本身,甚至会想一些谁谁肯定能做出来,对于那些父母逼得很紧的孩子还会有“我爸爸妈妈肯定要说我”等一些绝不应该出现在考场上的想法;而前者呢?他就会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深入到“题中去”并有强烈的战胜困难的愿望,更能够调动自己的潜能,“我能行”始终占据着自己的主导地位.其实有时题目能否做出来只是一念之差.从表面上看,一道题做不出来,好象是“智力”的问题,其实不然,自信对一个孩子能否发挥自己的水平,有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经常看到或听到我们周围的一些孩子,明明是水平很高,一考试,就不灵,越是重要的考试,发挥得就越差,很多时候,这都是自信心在作怪。
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父母捕捉每一次机会,
记得儿子三岁时候,有一次,我教他蹦台阶,我先示范。儿子看我蹦得很流畅,他只是静静地看,始终不敢蹦。其实他完全有这个能力,只是缺少自信。在我再三鼓励下,他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向上蹦了一下,他身子晃动了几下,但还是站住了,儿子成功了。只要有了第一次成功,信心就会大增,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怕蹦台阶了。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群美国孩子和家长一起攀岩,当爬到一半再继续向上攀登,准备从后面的小路下山回家,杰利再也不敢动了,“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就在这僵持中,暮色渐渐降临,可是杰利的爸爸始终在鼓励他,并在高喊:“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想着你再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杰利在爸爸的鼓励声中左脚挪了一小步,爸爸说:“很好!”杰利立刻有了自信,“右脚再往前挪一小步”。杰利又照着做了。信心大增,自己告诉自己“我能办得到的!”最后成功抓住了爸爸的大手。以后每当遇到困难时,杰利就会想起这次难忘的经历,信心就会徒然倍增。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他抓住一次攀岩的机会,极有耐心地鼓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心中产生“自信的力量”,这种效果比起说教要管用得多,而且让孩子终生难忘。
李开复博士曾在给中国学生的信中说到他女儿小时侯,缺少自信,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他发现了女儿的这个毛病之后,并没有特别着急。首先和女儿商量,开始每天举一次手,让老师多给一些鼓励,保持一个月有奖励;做到这一点以后,让女儿逐渐曾多举手的次数,在不停的鼓励当中,女儿逐渐地有了自信。所以我们只要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只要我们动一动脑筋,办法总会有。
在小学阶段,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能够升入理想的中学,拼命地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比赛,家长的心情我是非常理解,我特别想提醒各位家长的是,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决不能“跟风”。因为这样的比赛,如果取得预想的成绩,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建立有很大的好处,然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蓄势待发,总有一天,他会很自豪地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所以抓住这样的机会,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如果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就会给孩子不小的打击,因为他会想:连这样的比赛我都不行,更大规模的比赛我更不行了,这对于正在建立自信心的孩子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它也许会让你从前的很多努力化为乌有。客观地讲,它除了对智商有一点点作用外,没有太大的意义,尤其是那些规模比较小的比赛。所以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我的建议是:不要过多的参加比赛。一旦决定参加,就要准备充分,要有必胜的把握。当然,孩子的成绩不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有时即便是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也难免有意外的失手。一旦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失败时,我们做家长的,此时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如果你教育的得当,这次失败就会成为孩子成功的铺路“石子”;反之,会使本来没有多大意义的比赛变成摧残孩子的工具,所以,看似一个小小的比赛,其实蕴藏的东西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作家长的仔细体会才是.当然,对于自信心很强的孩子来说,就另当别论了.
儿子二年级时,在北京市数学学校一次期末考试结束后,家长们都在操场上等待着接自己的孩子。当有孩子开始陆续地走出教室的时候,我也开始寻找儿子。这时我看见一个比较熟悉的一个孩子,手里拎着书包,表情沮丧地向他妈妈跑去,嘴里高喊着:“妈妈,我又考砸了!”
北京市数学学校是以奥林匹克数学为教学内容的一所特色学校,这里集聚了当年北京市数学最好的一批学生,那个孩子和我儿子同在A班,这些优秀的学生在一起,不用说孩子们的心理压力肯定很大。加上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一旦一次考不好,会给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从那个孩子说的一个“又”字,你就足可以知道孩子内心的伤痛。
我倒不是说怕孩子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失败比成功对孩子来说更宝贵,正象卡耐基所说:“人要懂得从失败中培养成功,因为障碍与失败就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稳固的踏脚石。”但对于正在建立自信心的孩子来说,家长更应注意保护我们苦心经营而让孩子获得的那一点点自信,鼓励孩子,决不能“惩罚失败”否则,家长们扮演的就是“落井下石”的角色了。
在北京市仁华学校同样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考进去时,家长在高兴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和提高孩子的自信。
我认识一个孩子,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进仁华学校,但面对强手如林的学习环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几乎丧失了学习的勇气,竟然没举过一次手,更谈不上回答问题了。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即使是回到了原来的小学,也没有了往日学习的激情,没有了学习的快乐,自信心一下子回到了零点。这样的打击是非常惨痛的。
可是,如果家长抓住了孩子受挫折的这个机会,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的自信大幅度提升。
儿子三年级时,在海淀棋院参加围棋段位赛。比赛规则规定:每位棋手下十二盘,赢八盘即可升段。
本来做了充分准备的儿子,对于比赛很有信心,但莫名其妙地一连输了四盘,打过段位的人都知道,棋下到这份儿上,已经没法儿再继续下了,人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因为你得连赢八盘才能升段,不得有任何的闪失。在比赛的间歇,我抚摸着儿子的头问儿子:
“你还想下吗?”
儿子望着我,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轻轻地点了一下头。我说:
“那好,刚才发生的一切事情,现在你必须忘掉!如果你还在为失去星星而悔恨,你将会怎样?”
“我将会失去太阳!”
“太好了!,当年泰戈尔说这句话可能想了很长时间,你一下就说出来了,你太聪明了!”
听到我的夸奖,儿子眼睛亮了。我顺势递给他一杯水,我又接着说:
“其实输棋的滋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差不多,无论是你、马晓春还是常昊,不同的只是,他们很快能从失败的阴影走出来,这就是一个优秀棋手和普通人的区别。”
儿子听着我的话,思考了片刻,果断地对我说:
“爸爸,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说完转身走进棋室。
儿子在比赛室里撕杀,虽然没有枪声,但我还是能感觉到比赛的残酷,我也能体会得到儿子背水一战的心情。我的心脏紧张得要窒息。我在想:如果人一旦濒临绝境,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消极等待死亡的降临;其二是迸发出惊人的能量、毅力、和胆识,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如果是前者,孩子的元气就会大伤,仅有的一点儿自信就会全盘皆无;如果是后者,孩子的整个精神世界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恰恰是围棋比赛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当初希望儿子学围棋的原因之一。儿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儿子真的拿下了比赛!
后来,儿子在一篇作文中写到:“那次比赛太紧张了,我被逼到了悬崖的边缘,……赛场上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来,……我镇定自若、冷静行棋,我一连胜了八盘,我创造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我是一个自信的孩子。”儿子的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
应该说,那一次比赛,夯实了儿子的自信,也正是比赛的艰难,才使它成为儿子一生的财富。即使事情已过去了很长时间,一提起那场比赛,儿子还记忆犹新。也正是我冷静的思考,并给予儿子特别的鼓励,才使即将面临崩溃的自信得以升华。有了这一次经历,即便是以后出现一些小波折,也不会对儿子的自信心有丝毫地动摇。
P70-74
《孩子,你飞吧》一文我是含着泪读完的,一位出色的孩子,一对优秀的父母,让我们崇拜!
——一位人大附中孩子的家长说
看了你发给我的你儿子成长的故事,你对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父爱深深地感动了我,你儿子太幸福了!
——一位师大二附孩子的家长说
我一口气读完了《写给你们》,你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反思自己为孩子做得太少、太少,有你的鼓励,我会时刻反省自己。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
——一位同事说
赶紧出书吧!让更多的家长、更多的孩子受益。
——一位同学说
应该说我是最有资格评价这本书了,我提前看过本书的很多内容。这位父亲是我认识的最棒的教育家,这位孩子我是看着他长大的,我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形容他。我非常好奇的是,这么完美的孩子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一位朋友说
父爱有多深
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伫立着一排排正在孵化着它们孩子的企鹅爸爸。
从企鹅妈妈把一枚蛋传递给企鹅爸爸的那一刻起,企鹅爸爸就肩负着孕育宝宝的全部责任。60多个冰冷刺骨的日夜,这枚蛋就夹在它的脚蹼间,用它腹部的绒毛覆盖上面,不能吃不能睡不能动,如同冰雕般守候着宝宝的降临。
南极极其恶劣的环境考验着企鹅爸爸。脚下是雪地,头上是盘旋的贼欧,身体面对的是极冷的寒风。因为爱子如命的企鹅爸爸知道它是宝宝诞生唯一的依靠,它要做的就是坚持,一动不动的等待……
企鹅宝宝在爸爸的呵护下不断发育,企鹅爸爸脚蹼时刻都能感受着它孩子的体温和变化。它不能碰不能挤更不能放下,因为它知道只要有稍微的闪失,就会让孩子失去生命。南极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只要企鹅蛋裸露瞬间就会被冻裂,薄薄的企鹅蛋壳只要一碰就会破碎!企鹅爸爸仅仅依靠消耗自己的脂肪保证宝宝需要的热量,小心翼翼地在寒风中坚守。
漫长艰辛的守候中,深情的父爱抑制了企鹅爸爸所有的欲望。
就在宝宝用稚嫩的喙敲开蛋壳的那一刻,企鹅爸爸获得了最大的满足。此时的它已经耗尽身体里所有的脂肪,更像是一个冰坨依然一动不动地站立在那里,感受着孩子的每一次呼吸和稚嫩的呢喃,享受着宝宝降临的快乐与幸福。
开篇 心中的风筝
前言 上帝的旨意
自序一 想念芝加哥
自序二 最初的动力
智商篇
概述
智商的量化数值
智商在不同年龄上的发展特点
高智商孩子爸爸妈妈的前期准备
孩子出生后父母要做的工作概述
0—3岁孩子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3—6岁孩子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6—10岁孩子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10—12岁孩子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总结
情商篇
概述
自信心
责任心
独立性
学习的兴趣
自我意识
坚持性
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不服输的精神
交流与沟通
组织与策划
演讲与辩论
快乐的心态
读书与情商
旅游与成长
我的几篇文章
感动父亲
写给家长的信——写给你们(你及你的爱人)
写给家长的回信——爱是教育的源泉
写给家长的回信—— 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写给朋友孩子的信——信念+努力=成功
德商篇
概述
有爱心
有良心
能自控
懂尊重
要善良
要宽容
申请美国本科篇
概述
申请中的注意事项
几个重要的考试
关于主Essay
推荐信的内容
简历的作用
面试
解读ED、EA
选校的注意事项
关于高考与出国并行
关于中介
申请中家长的作用
孩子的课外活动
快递中的注意事项
我对游学的看法
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永远和你在一起
我的几封信
感谢你,我的儿子
希望……等待……
孩子,你飞吧
后申请时代
写在最后
后记一 父爱有多深
后记二 伟大的职业
后记三 感谢
附录一 经典的奥数试题
三年级思维能力调查
四年级思维能力调查
五年级思维能力调查
六年级思维能力调查
逻辑能力测试(五年级)
附录二 2013年US News 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附页三 2013年USnews美国文理学院排名
最初的动力
2005年10月下旬,北京已经进入了深秋。凉爽、宜人的气候,让人特别想留住这样的季节。古老的长城蜿蜒地卧在被秋风染过的山林中,这样的景色,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流连忘返。而铺满红叶的香山更是以其特有的魅力,陶醉着人们的视野,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们观光、度假。
我呢,因为工作却离开了北京,来到—个靠近赤道的北非国家——苏丹。
自从飞机降落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机场,强烈的太阳光线,直射你的脑门儿,广袤的沙漠让你看不到尽头,空气里飘着一种臭烘烘并夹杂着一些羊膻气味儿,真叫人窒息!
我和几个同事挤上了去炼油厂的汽车,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就在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我们到了驻地,开始了“集中营式”的生活。
日子过得太慢了,像是熬了半个世纪,可算起来我离开家还不到一个月!每天现场、宿舍、食堂三点,生活简单得让人无聊。白天紧张工作之后,晚上,寂寞的时间经常让我望着满天的繁星,思绪万千。我有时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办公桌前,能愣上半个小时。自然的,我就会想起北京金色的秋天,想起西山漫山遍野的红叶,想起我可爱的儿子……我也在努力回忆和儿子在一起的日子,回忆我和儿子共同成长的经历,聊以慰藉。是的,儿子成长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次感动,有了他,我的人生才有些起色;也正是有了他,才使我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有了一点点滋味儿。
和同事、朋友书信往来,谈得最多的也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本来离开他们,这样的话题肯定是被搁浅了,但事实上,这样的话题不但没有因为我们距离的拉开而中断,反而讨论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能不能再给我说一说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做事拖拖拉拉,怎么办呢?”等等,其实,这些问题,我已经回答过许多遍了,我也相信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只不过是该用的时候又一时想不起来了。或许是一种寄托,一种对我的信任。面对这些非常要好的同事、朋友,望着他们渴望的眼睛,我时常有_二种冲动,想把我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写下来,也算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对我的诸多帮助的一种答谢。可是我又在想:我有这个能力吗?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说得更直白一点儿,就是一个画图匠。我有驾驭文字的能力吗?更严肃的问题是:我有这个资格吗?我的孩子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学生啊!
在来苏丹的途中,由于转机的需要,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我们整整等了七个小时。在不太宽敞的候机大厅里,停留这么长的时间,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有幸的是,教育孩子的话题又在和我一同赴苏丹的同事之间拉开,同事的兴致超出了我的预料,以至于几个小时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更有趣儿的是,另一位陌生的朋友(暂且这么说)听到我们谈论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进来。他的女儿刚刚结束令人难忘的小升初,而且是属于历经艰辛万苦,就在走投无路之时却又绝处逢生的那一种。或许是压抑了几个月的苦水一下子倒了出来,真是畅快淋漓!听着这位父亲的讲述,我为他的女儿有这样一位可敬的爸爸而感到庆幸,更为他想苦苦寻觅一套行之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最终饮恨杀场而深深叹息,在心中,我一遍一遍地问自己:我能肩负起这样的使命吗?
在苏丹,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的成长,一直担负着教育孩子任务的我,头一次这么长时间远离了儿子,在相信儿子会同样出色的同时,心里总是隐隐约约有些担心,因为即将面临小升初的他,能否顺利实现自己的愿望,毕竟还是个未知的事情。也许这种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在一次,我写给儿子班主任老师的信中,我附上了我写的一篇《感动父亲》的文章,以寄托我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也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我的牵挂。出乎我预料,这篇文章让冯老师备受感动和鼓舞,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冯老师居然在家长会上,给全班同学的家长,讲解了我的这篇文章!与其说我的文章感动了冯老师,还不如说冯老师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我,将儿子的成长经历付诸笔端的想法再一次撞击了我的大脑。纵观书店里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琳琅满目,但真正有可操作性的并不是很多,我想让那些可亲可敬、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像喝水一样,非常方便地获取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孩子们都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也是我多年的梦想。如果家长们看过我的书之后,能够有所启示,领悟到了教育孩子的精髓,那么,我的辛苦实在是值得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为我们的家长、为我们的孩子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听我的你的孩子也一样优秀》讲述的是一位父亲朱颖把一位优秀孩子送进美国名校的故事。《听我的你的孩子也一样优秀》最大的特点是记录一个孩子真实的成长过程,运用独特的教育思念,从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如何让孩子拥有出色的情商和德商入手,叙述了培养孩子的过程,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也非常详细地解读了申请美国本科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正在或准备出国的孩子和家长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颖编著的《听我的你的孩子也一样优秀》讲述的是一位优秀孩子的成长历程;本书是一位父亲近20年心血全力奉献;本书是一部教育孩子的教科书;本书是一套独创的、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本书适合准备生育宝宝直至孩子留学美国读本科的全体家长以及所有孩子。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父亲对于孩子成长的指导心路,也非常真实地描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的点点滴滴的过程。但又不同于一般家长流水账式的记录,里面蕴涵着作者多年来的教育理念。本书共分为:智商、情商、德商和出国申请4个部分,都是以孩子成长过程中实际案例来描述的,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