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监局长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九章机关算尽

莹莹和方浩来到江畔公园,公园里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方浩急不可待地说:“你去卧底,这么大的一件事,怎么事先不告诉我一声呢?我给你们报社打电话,小王说你出差了。谁知,第三天她又打电话告诉了我实情,听到消息后,可把我吓坏了。”

“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脑子一热我就决定了,生怕别人知道后走漏了消息,影响我的行动。”莹莹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你是真人不露相啊。平时挺文静的,怎么竟想用这么一个极端的做法去披露社会真相。你知道吗,这有多危险啊。”方浩用带有批评和责怪的口吻说。

“为了这件事,我回来后,梁主编当着大伙的面给我好一顿批评。他说,万一我出了个三长两短,他怎么向我的家人交代。我向他和同事们说了很多检讨的话。”莹莹也很自责。

“我妈听说这件事后,也是吓了一跳。她让我不要告诉奶奶,然后还亲自打电话协调公安部门。请他们出面,保护你的人身安全。”方浩说。

“现在看来,我当初这个行动的确有些鲁莽和幼稚,事后自己也有些后怕。好在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今天梁总编高兴地告诉我,说由于我近期工作比较出色,市传媒集团点名要调我到市电视台工作。他想征求一下我的意见。”莹莹高兴地说。

“真的吗?这太好了。只是不知道让你到市电视台哪个岗位?”方浩问。

“据说是市民频道。因为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报道在市民频道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到那还是干老本行。”莹莹说。

方浩默默无语。

莹莹不解地说:“你今天这是怎么了,卧底的事已经转危为安了。再说,我调到市电视台工作,你应该为我高兴才对。怎么像霜打的茄子——直打蔫。”

“我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你的工作调动了,又出名,又露脸,是窗户眼吹喇叭——名声在外了。可是我恐怕要一辈子当马路吸尘器了。”方浩不高兴地说。

“这也是革命分工不同吗,干事业总得有人出头露面,有人默默奉献。再说这交通安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呀。咱们市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好几百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亡的,这也正说明了交通警察的重要性。”莹莹对方浩进行安慰。

“这些大道理谁都懂,默默奉献我也认可,不出头露面我也不攀比,可是,每次到你家,你妈的脸总是阴沉沉的,好像谁欠她多少钱似的。”方浩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她对你的工作有些成见可以理解,但是她并没有反对咱俩处对象,你不要顾虑太多。”莹莹重复着每一次见面都劝解的话。

“但是,一想到你妈,总让我高兴不起来。”方浩说着,把一块石头抛向江面。

望着江面泛起的层层涟漪,莹莹挽起方浩的胳膊说:“得了,别总忧心忡忡的了。走,今天我请客,请你吃烧烤。”

李兰拿着一些生活用品来拘留所看望钱大头。

“这是几件要换的衣服,这是降压药,我给你拿来两瓶白酒,看守人员没让往里带。”李兰说。

钱大头仿佛对这些东西都不感兴趣,直直的眼光对李兰说:“就是让你把酒带进来,我也没心思喝。这几天啊,我觉得自己就像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蹦跶了,纯粹是混吃等死呀。”

李兰看着他的脸说:“别说死,有那么严重吗?”

“这事呀,说不重也不算重,说严重也够严重的。”钱大头心灰意冷地说。

李兰也低下头说:“反正啊,这事一出来,我在矿上算抬不起头了。碰上那些遇难矿工的家属,都恨不得把我生吞了。”

钱大头握住李兰的手说:“哎,我这辈子,吃喝嫖赌,什么事都干过,死了也值了。但是只有一个事,让我挺遗憾的,就是觉得很对不起你。想当年,我也穷过,我也苦过,但是你一直实心实意地跟着我。如今我发财了,刚想让你跟我享点福,没想到出了这么个事,让你也跟着遭罪了。”

钱大头说着说着,眼圈已经红了。

李兰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村妇女,虽然平时对钱大头的有些做法看不惯,但是这时听着听着,也动了感情,有些泣不成声了。

钱大头又说:“你也别只哭,咱们想想办法,帮我开脱开脱。”

李兰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有什么办法?当初我那么劝你,平时多注意点生产安全,可你就是听不进去,如今出事了,让我上那找后悔药去。”

钱大头把李兰搂在怀里,抽泣着说:“这么着吧,你帮我请个好点的律师,跟他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办才能减轻一点我的罪。”

李兰流着泪说:“行,我回去马上就去办。”

薛贵忠来到江若英办公室汇报工作。

江若英说:“老薛,财达煤矿事故的处理过于缓慢,临山县又出现煤矿法人代表受袭事件,你怎么看煤矿系统近期这些事?”

薛贵忠说:“煤矿系统近期暴露很多问题,群众有很多反应,有些线索,市检察院已开始调查,我想揭开黑幕的时间应该为期不远了。”

“为了加快‘4·6’矿难的调查进度,我准备让你协助李子君去开展工作,不知你近期能否安排好时间?”江若英想征询一下意见。

薛贵忠不假思索地说:“没有问题,明天我就可以出发。”

“那好,我等着你的捷报早日到来。”江若英高兴地说。

薛贵忠说:“我一定会尽力做好这件事。”

钱大头在拘留所里简直是度日如年,好不容易在两天后盼来了李兰。

李兰来到拘留所对钱大头说:“我已经请了一个律师事务所的自律师为……

P116-118

目录

第一章 危机时刻

第二章 临危受命

第三章 黑金的诱惑

第四章 祸不单行

第五章 浴火重生

第六章 狗急跳墙

第七章 突发的矿难

第八章 失踪的女记者

第九章 机关算尽

第十章 峰回路转

第十一章 法网恢恢

第十二章 百日督查

序言

直面威胁生命安全的灾祸怪圈——纪实性长篇小说《安监局长》序

拿到孙利生的长篇小说《安监局长》时,电视上正不断播放令人纠结的雾霾污染空气的消息。先前被视为自然界的“坏天气”,原来与人类种种不良的生存行为密切相关。

这与《安监局长》写到的情景颇为类似。

主人公江若英参加赵小兵的葬礼后难以人眠,小说这样写道她身为安监局长的痛苦:“是啊,一个年轻的消防战士,为了救助更多的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让她一个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怎么能够不感到深深地自责!她不理解,市里关于消防安全的会议没少开,文件也没少发,为什么这个商场的领导和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会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为什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消防人员多次到这个商场进行安全检查,却没有发现这个安全隐患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为什么,她不敢去想了。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人类无休止地开发地球这个家园,经济发达了,生活奢华了,可生存环境却屡遭破坏;有识之士奔走呼吁,各国政府千方百计实行“安全监督”,威胁生命安全的事故和灾难依然频发不止——发展带来生态失衡,发展伴随着自我惩罚,这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化的一种悖论和怪圈。

《安监局长》就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上,生动展现了碧江市安监局公务人员与民众共同抵御和化解种种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的战斗历程。以江若英为中心的一群安全生产的维护者,尽管克服了安全监督工作中的重重阻力并陆续治理了生产生活中很多安全隐患问题,但是终究未能占据全面治理的主动地位——不过,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具备了高度清醒的现代安全意识,并由此向全社会提出了安全与发展同步并进的警示。

其一,作品对于安全监管涉及的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

《安监局长》涉笔的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皆有真实的影子,身处吉林地域的读者并不生疏。小说以频发的安全事故贯穿始终,其间描写安监机构或被动或主动的应急救援或排查隐患,含有相当密集的知识性和信息量。据笔者粗略统计,作品列举的事件有:江北化工厂爆炸,松榆县布料批发商场、碧江市商贸大厦大火,财达煤矿自燃和冒顶、柳树沟煤矿透水、岭南市钢水包倾覆,卧石县吉庆礼花厂爆炸,北方化工厂302车间工人中毒,以及百年洪灾之化工仓库7107只原料桶卷入江中、12艘十吨重采金船威胁碧江大坝等。如此大规模的安全灾害书写,不仅揭示了城乡生存环境的普遍恶化,而且道出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之严峻与重大。

其二,令人痛心的安全个案披露。

安全灾祸必定造成人员的伤亡。在事故的调查报告里,这些都用数字和文字加以表述,非死难伤残者亲属,难以体会由此引发的牵心挖骨般的痛楚。

应当说,《安监局长》这方面的揭示还不够充分和具体。然而,其中两对青年男女因安全灾难而遭遇的婚恋悲剧,还是令人痛心不已。小说开篇,化工厂青年女工杜鹃清早梳洗打扮,可爱而充满青春活力,与母亲商定晚上首次带未婚男友大宝回家,可工厂即将发生的爆炸,使她踏上了不归之路……消防员赵小兵与护士林丽的恋爱好事多磨,婚礼即将举行,小兵却殉职于商贸大厦火灾!如果说杜鹃的厄运不可预知、难以逃避,那么小兵则是迎难而上的牺牲,闪射着英雄的光彩。

更让我心灵震颤的,是某建筑工地苏师傅手中那木板。工友们已经下班,苏师傅在楼顶拆下一块旧木板,十来岁的女儿小玉来到工地找爸爸回家吃饭——那块本应由吊车运到地面的木板,被他随手一扔,竟不幸砸到自己小女儿的头上……多么凄惨的场面!多么沉痛的血的教训!此后20年,苏师傅已年近70岁仍不间断地自办安全宣传板,不停地向人们倾诉“人命关天”的道理。

其三,基本树立起了充满正气的安监领导干部江若英的形象。

《安监局长》整个情节结构的核心,是碧江市安监局局长江若英。她接替退休的老局长赵东,上受市委和国家安监部门领导,与张喜军、李子君(后因腐败身陷囹圄)、刘春雨等搭成工作班子,联系科技专家符晓安,并与下属局及地方各化工、矿业集团直至基层工人职员保持密切关系。作品写出了她纵横应对中的清醒、睿智与正气,表现了她处理安全事故的从容、镇定。小说里有一个细节:每次路过加油站她都特别警惕,认真制止过打手机的操作员小雪;可有一次她在加油站匆忙接听了手机,恰被小雪遇上,并诚心诚意接受了她的提醒。可惜这样点活人物的精彩之笔,尚嫌不多。

小说没有忽视对于江若英个人感情生活的剖示。因婆母当年藏匿了洪刚给她的两封信,致使她错失与前男友的恋情。遗憾的是,人物这段内心创伤,未能在作品里得到更细致的刻画。

这里,我要说一下这部小说的文体。看得出,作者孙利生有一定的叙事能力,语言文字运用也比较流畅。但是,对于小说的描写技巧还有待于提高。作品中,事件、人物行为方式的叙述,偏重于纪实,致使《安监局长》成为一部纪实性突出的长篇小说。我一贯认为,透过具体行业状态揭示社会问题,可以纳入现实主义小说的视野。当然,作为小说的纪实性,仍须有心理描写、性格刻画、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观照、个人身世的想象性复述等等。在这一点上,《安监局长》似乎有所缺失,或者说还有更为艺术化的余地。

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已开始强烈意识到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迫切性、重要性。觉悟可能迟了一点,但迟做总比不做好。这使我想起老托尔斯泰当年与肖伯纳论争时讲过的一段话:“我们的分歧在于,照您看来,人类的改善只有在普通人成了超人,或者降生了新的超人才能达到,而依我看,只有当人们从包括基督教在内的真正的宗教中抛弃掉所有那些使他们变得畸形的累赘,而全部在作为一切宗教基础的那一种对生活的理解上达成统一,对世界的无限本源建立起自己的理性态度,并能遵循那种由此产生的生活来指引时,人类的改善才能实现。”(《论肖伯纳的“人与超人”》)你看,老托尔斯泰对“人类的改善”还未失信心,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吧!

内容推荐

《安监局长》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安全生产工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北方工业城市碧江市为背景,描写了以该市安监局长江若英为首的一批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危急时刻,勇担重任,依靠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多次化解了因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危机。

小说情节曲折,悬念重重。不法矿主拉干部下水,结成黑社会势力,从事违法生产的行为;年轻女记者为披露矿难瞒报事实真象,擅自出走、冒死卧底的惊险场面;个别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身陷囹圄的可悲结局;安全监管干部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真情恋人为安全工作无私奉献、舍身取义的感人壮举。

孙利生的《安监局长》人物众多,场面宏大。上至6—70岁的老人,下至8—9岁的儿童,社会各界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产生的众生相都展现在读者面前,很多情景催人泪下……

编辑推荐

孙利生的《安监局长》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安全生产工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北方工业城市碧江市为背景,描写了以该市安监局长江若英为首的一批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危急时刻,勇担重任,依靠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多次化解了因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危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监局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利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68768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9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