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
内容
编辑推荐

莫玉著的《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全面解读卢先生一生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一个伟大实业家的光辉人生。本书主要内容为:卢先生小学毕业,却成为文化界名人,他当过革命党,经历辛亥革命,他当过老师,深感教育的重要性,他当过报社记者,深知社会疾苦,他创办了后来著名的民生公司,他创办的民生公司发展航运,以一条70吨的小船起家,迅速壮大,不仅兼并了川江上所有运作不良的中国轮船公司,还沉重打击了外资轮船公司在长江上的嚣张气焰,他以一家公司的努力,收回了川江上的内河航运权,他还积极投资过个领域,发展各种关系民众利益的事业,他还改造城市,以现代化的手段建造中国的现代城市。到1949年,他的民生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本书以此为主要内容,赞颂人物不平凡的一生,可作为了解人物的普及读物,不做学术研究。

内容推荐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可谓传奇。《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全面解读卢先生一生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一个伟大实业家的光辉人生。卢先生小学毕业,却成为文化界名人,他创办著名的民生公司发展航运,以一条70吨的小船起家,迅速壮大,不仅兼并了川江上所有中国轮船公司,还沉重打击了外资轮船公司的嚣张气焰,以一家公司的努力,收回了川江上的内河航运权。到1949年,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

《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莫玉著。

目录

1 历史记住了这段时光——“1938大撤退”

中华危急

沉船阻敌

雪中送炭

战事又起

飞抵宜昌

分段运输

公司账目

2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励志成长

贫苦出身

初入学堂

辍学后发奋自学

不该失败的失败

3 胸怀远大的理想——最年轻的革命党人

革命救国思想的萌发

革命党

经历辛亥革命

革命失败

4 投身社会的选择——提笔救国

初为人师

闯上海

结识名流

牢狱之灾

五四风云

出任公职改革教育

教育救国失败

5 实业救国的梦想——初创民生公司

一个公司的诞生

民生号

改革

造福一方

6 担负的责任——峡防局局长

除匪

改造北碚

整顿航运

日本船“云阳丸”号

与军阀们的“战斗”

7 放眼全国的雄心——出川考察

第一站:上海

日本人的东北——第二站

8 击败洋人——成就川江霸业

一统川江

与外国公司的竞争

再进官场

9 卢作孚的真性情——八年抗战

交通部次长

粮食局局长

民生公司的付出

10 无悔的付出——只为充满希望的未来

艰难的胜利

参加国际会议

初识西方世界

借款造船

背后的较量

新的希望

11 即便是命运弄人——最后的尊严

风云四起

救船

在香港的日子

北归

最后的尊严

试读章节

最初的撤退目的地是武汉。武汉有九省通衢之便利,北有平汉铁路可以直达北平,南有粤汉铁路连接广州,向东则有长江干流可达上海进而出海。如果以武汉为中心继续抗战,那么不论日军在南、北、东何方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都能够借助有利的交通快速支援前线。同时,武汉也有相当的工业基础,旧中国军队装备最多的武器之一——“汉阳造”步枪就是在武汉汉阳制造的。

武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守住武汉,国民政府可谓是煞费苦心。先后调集约50个军130个师共100万余人和各型飞机200余架、各型舰艇及布雷小轮40余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的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日本方面虽然先后攻陷上海和南京,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中国政府的抵抗依然异常顽强,同时大批厂矿企业内迁,也使得日军无法摧毁中国的工业基础。在这种情形下,进一步攻击武汉也成为日军的必然选择。

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打响。尽管武汉极为重要,但是指挥不力以及军队腐败使得前线部队节节失利。以马当要塞为例,该要塞由德国军事顾问设计,建成的是一条拦河坝式的阻塞线,并在两岸山峰险要处设有炮台、碉堡等,水面布置有水雷防线,设有人工暗礁,自沉大量船只,同时配备重兵防守,耗资巨大,坚固异常。蒋介石对它寄予厚望,认为它至少能阻止日军攻势一个月。但是,战斗打响后,曰军仅四天就攻下该要塞。尽管中国守军拼死抵抗,但是苦于军队指挥不力,命令前后不一,再加上目军肆意使用毒气弹.中国军队准备不足,防不胜防。马当要塞失守后,中国军队曾组织反击,然而血战十余次,却始终未能将其夺回。

随着前线不断失利,武汉也岌岌可危,集中到武汉的大批厂矿企业必须进一步后撤至重庆。当时重庆已被国民政府定为战时“陪都”,部分人员和设备已先期到达重庆。当时由武汉至重庆的陆路交通非常有限,规划中的川汉铁路始终未能建成,因而,主要的西撤路线就只剩下长江水道。

长江全长6000余公里,不同河段水文条件差异极大。以湖北宜昌为分界点,宜昌以上河段为上游,此段河流水急滩多,大船无法通行,只能靠小船实现运输。宜昌以下中下游河段适合大船航行,万吨轮可通武汉。由武汉向重庆撤退,大船最多可由武汉抵达宜昌,物资和人员再由宜昌转运至重庆。一时间,宜昌成为大撤退的关键节点。从武汉出发的大船装满物资和人员,到达宜昌后就再也无能为力。然而,宜昌并不安全,武汉距离宜昌不过300公里,日军飞机转瞬即到,随时可以对聚集在宜昌的人员和物资进行肆无忌惮的轰炸。

在宜昌中转的人员和物资必须及时抢运入川,然而,当时上游河段的运输能力却极为有限,能走上游河道的只有卢作孚民生公司的22艘轮船和2艘外轮,而民生公司单船运载能力只有200~600吨。到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时,滞留在宜昌的物资还有9万余吨,人员超过3万人。按这样的运力计算,将全部物资和人员转移至重庆需要整整一年时间。P3-4

序言

新中国成立初年,毛泽东曾对黄炎培说过,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四个人是我们万万不可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

在这四人当中,张之洞26岁时考取进士第三名,成为“探花”;张謇在1894年考中状元;范旭东留学日本十余载,回国前任教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而卢作孚却只是小学毕业。是什么样的经历,让毛泽东把一个只是小学毕业的人与这些探花、状元、留洋生相提并论呢?

卢作孚小学毕业即辍学,但他坚持自学,后来当老师,做记者,成为报纸主笔,担任公职后在军阀割据的四川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这些都只是前奏。

他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创办了著名的民生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以一条70吨的小船起家,迅速壮大,不仅兼并了川江上所有的中国轮船公司,还沉重打击了外资轮船公司的嚣张气焰,以一己之力,收回了川江上的内河航运权。抗战爆发后,卢作孚更是以民生公司一家之力,完成了国民政府战略性西撤的计划,向大后方抢运大批军工企业的战略物资,为中国抗战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生公司实施的此次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到1949年,民生公司已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了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集团。

卢作孚是川江上的一代霸主,是傲视群雄的船王,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传奇……

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莫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549209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3265656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