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新人文丛书
内容
目录

代序“误解的对话”

——试论汉学研究的阐释学意义

第一辑 “汉学”与“国学”

“汉学”与“国学”

——李雪涛、何乏笔对谈

试论民国时期德国汉学界与中国学术界之互动

——以20世纪20-40年代初的北平为中心

第二辑 从明末清初到清末民初

汤若望笔下的明清之变

——崇祯的末日、山海关之战,及大顺政权被逐出北京

福兰阁的汉学研究与当时之世界

——论欧洲汉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汉学家福兰阁的东亚旅行日记

论福兰阁1899年的朝鲜旅行日记

豪华落尽见真淳

——“为中国着迷”的傅吾康

此心安处即吾乡

——德国汉学家傅吾康在中国的十三年(1937—1950)

附:1937年-1950年傅吾康汉学论著目录

中德学会出版的丛书和单行本一览表

八大胡同闲走遍几回慷慨发悲歌

——汉学家傅吾康笔下的八大胡同

第三辑 中西问的互视与互释

误解的对话

——许理和教授汉学研究之理路初探

罗哲海的儒家伦理学研究及启示

德国汉学家白乐日

卫礼贤《易经》德译本的翻译过程及底本初探

卫礼贤与建德周家

儒家话语对康德思想的重构

——《人心能力论》译本初探

雅利安人熊伟?

——与熊伟先生的博士论文相关的几个问题

乔冠华及其庄子哲学研究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外国人名索引

内容推荐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共分三辑:在第一辑中,作者试图从阐释学和当代学术的角度,阐述海外汉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其意义,并对民国期间汉学与中国学之互动进行梳理。第二辑主要考察了德国汉学家的中国叙事如何反映明清之变以及晚清民国之变,选取的人物有汤若望、福兰阁以及傅吾康父子。在第三辑中,作者选用了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中西互视与互释的重要性,涉及的西方人士既有经典翻译家卫礼贤,也有目前研究不多的白乐日、许理和、罗哲海。

在学科分类愈来愈专业化的当今时代,重新审视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研究以及整体观点,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的作者是李雪涛。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思想者的研究视域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注。

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

新时期呼唤新人文,也不断催生着新人文。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作者李雪涛)共分三辑:在第一辑中,作者试图从阐释学和当代学术的角度,阐述海外汉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其意义。第二辑主要考察了德国汉学家的中国叙事如何反映明清之变以及晚清民国之变。在第三辑中,作者选用了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中西互视与互释的重要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新人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雪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7024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6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84
CIP核字 2013274894
中图分类号 K207.8-53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