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告密者札记/中篇小说金库
内容
试读章节

碎片:西吉斯蒙德·马库斯曾经养过一只狗,它有油亮顺滑的毛。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着西吉斯蒙德·马库斯的影子。他叫迈恩。西吉斯蒙德·马库斯曾写过一篇《向迈恩忏悔》的散文,他用一种抒情化的语调写下了他和它的关系,同时透露他多次毫无道理殴打过它,这只迈恩.将它打得遍体鳞伤,然后又和它紧紧抱在一起,失声痛哭。这篇文章你可以在《世界散文精选·德国卷卷三》中找到。它在七十年代末便有了中译本,同时这篇文章还在德国一家叫《心理显微》的杂志中找到,一名叫做约尼·毕翔普的心理学家以《混杂于施虐、受虐中的爱》为题.对这篇文字的写作动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提到在身上集中体现了存在的阴影意识,施虐感的双重性,集体无意识.犹太民族意识,精神病症的指向征兆等等。我不是很认同约尼·毕翔普的解读,但处于客观需要我是向你提及。我将《向迈恩忏悔》看成是一篇优美而伤感的散文,虽然它其中具有辩解和矫饰。

碎片:当西吉斯蒙德·马库斯还是西吉斯蒙德·马库斯的时候,他爱上了一个叫古丝特的女孩,她高傲得就像真正的公主,她是阿尔贝特·福斯特尔(1902—1948)的女儿,阿尔贝特·福斯特尔自1930年起担任纳粹但泽区长,因此,古丝特公主的样子便可以获得理解,她对马库斯的傲慢、轻视与敌意也就不难理解了。也许就是她的傲慢、轻视与敌意对西吉斯蒙德·马库斯构成了征服.她使马库斯陷入到癫狂的单相思中。有人将西吉斯蒙德·马库斯的告密与这场无疾而终的恋爱链接在一起.认为马库斯的告密是为了博得公主欢心——问题是没有任何资料和证据表明马库斯在告密之后即向古丝特前去邀功,他在告密之后很快便蒸发了,此后与古丝特再无联系。  虽然我承认他肯定是带着伤疤上路的。

先于理解之前做出判断多少会做出错误的结论,至少是简单化了。米兰·昆德拉说:“简单化的白蚁常常在吞噬生命,甚至最伟大的爱情也好像一副稀薄回忆的骨架子那样完结。而现代社会的特性十分丑恶的强化了这个诅咒:将人的生命简化为他的社会功能;把一个民族的历史简化为一些小型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又被简化为一种带倾向性的解释;社会生活被简化为政治斗争.再简化为只是两个全球性的强权同家的对抗,人被拽进了一个真正的简单化漩涡。”(《被贬值的塞瓦提斯的遗产》)对被简单化吞噬的斗争,也是我这篇文字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我希望它能做到。

碎片:它关于西吉斯蒙德·马库斯的父亲,关于背景,关于暖昧。在记载中,马库斯的父亲曾与一名女工有染,被发觉后.他飞快地辞掉了那个女工,似乎那样便能保持他道德上的洁净。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那名女工的死亡,说是直接导致却是不确切的;那名女工死在了遭受辞退返回家乡的路上,一辆疾驰的车压断了她的脖子。

同样的在记载中,西吉斯蒙德·马库斯的父亲有和男孩子们冬泳的习惯,他们赤身裸体,相互嬉闹和擦拭,这在格来特考一带曾经被人议论纷纷。写在记载中的这段话语确实暧昧,不过西吉斯蒙德·马库斯自己写下的文字中,从未出现过类似的记载。他几乎从来都没提到自己的父亲。

种种记载表明,西吉斯蒙德·马库斯对于逃跑很在行,他几乎可以在一张巨网缓缓合拢的时候突然消失,成为漏网之鱼。他对危险.以及可能到来的危险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这大概得益于西吉斯蒙德·马库斯身上严重的诗人气质,马库斯是个诗人。关于他的诗,我将在以后的文字中进行摘录。现在要说的足他几次顺利的脱逃。

第一次对他有记录的抓捕发生在一九四i年三月,一个暴雨的午后,巨大的暴雨使得相关记录都有了潮湿的气息,它在我翻阅到它的时候仍然没有弥散干净。抓捕在兰斯的一家小旅馆里进行.当纳粹警察们闯入房间的时候,他的床头有些零乱,一只袜子还滴着水,可他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据说那次他在警察们打开房间的瞬间将自己成功扮演成衣橱,如果那些警察足够耐心就会发现破绽,就会发现这个衣橱需要呼吸,在悄悄地一胀一伏——这样的据说也许不能让人确信,说实话,它只是札记,我充当的仅是一个材料收集者而已。那时,他叫贝雷克,在当时的抓捕档案里这个名字并未和西吉斯蒙德·马库斯联系在一起,他们被当作两个人,没有丝毫的关系。

对这个贝雷克的第二次抓捕发生在同年五月。只是地点和背景发生了改变,它发生于夜晚,巴黎、萨拉、伯恩哈特剧院。舞台上布满了橙色的光,演出即将开始,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在来回走动,搬运道具,调试音响和帷幕,整个剧场有一股淡淡的黄油气味。贝雷克在九排二十一号坐下来,他的身体站在黯淡的光影中,表情略显忧郁。这时,剧院里全部的灯光都打开了.包括窗帘和帷幕,所有人都暴露在光线之下,包括那些突然出现的制服——相关资料里并没有记录这些,它属于我杜撰的兴趣,如果不是那份真实契约我会一路虚构下去,将声音,光影,气味和内心都加入进来。它也许会由此变成一部关于悬疑的小说,充满惊险,跌宕,偶然和意外——虚构就此打住。那一日。纳粹警察得到线报,飞快包围了萨拉·伯恩哈特剧院.然后对每个人进行详细而认真的审查,抓捕了十几位可疑人物。然而西吉斯蒙德·马库斯竟然在警察的眼皮底下消失,再次成为漏网之鱼。

抓捕:西吉斯蒙德·马库斯于一九四四年七月三十日被纳粹警察捕获,地点是席哈乌船坞附近,化名为霍斯特皮茨格的西吉斯蒙德·马库斯被误打误撞的秘密警察抓获。当时,这名霍斯特皮茨格刚钻人酒吧不久,他在一名席哈乌船坞学员的前面要了一杯杜松子酒,这杯酒的三分之一进入了喉咙,秘密警察的手就搭在了他的肩膀上。P5-8

目录

告密者

失败之书

等待莫根斯坦恩的遗产

我说,我的写作

两难,多难,和选择

诺奖、写作与政治

李浩的小说及其意义

沉默的出场者——李浩小说与70后写作意义的呈现

李浩创作年表

序言

在中国,“小说”一词使用已久,最早见于《庄子》,《汉书·艺文志》说是“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之所造也”。小说的雏形是神话传说的筒略记录,后来发展到《搜神记》一类志怪小说和《世说新语》一类志人小说,结构都很简单。及至出现唐人传奇,宋元话本,小说乃由粗具梗概变得枝繁叶茂起来。鲁迅指出:“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就是说,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直到这时方始建立,结果是:小说有了中篇的规模,题材有所拓展,最突出的是情节性大大加强,而语言也趋于通俗,更富于表现力。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制作,标志着古典小说趋向成熟;随着清代《红楼梦》的出现,达致巅峰状态。盛极而衰,紧接着,变革时代也就适时而至了。

……

《金库》分辑陆续出版,希望得到作家、批评家、文学史家及广大读者的大力推荐,以确保它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文本系统的完整性。

内容推荐

《告密者札记》讲述了德国犹太人西吉斯蒙德·马库斯曾向纳粹告发几个试图暗杀纳粹市长的犹太人,成为了告密者,后来却转变为抵抗组织的成员,用多个不同的身份不停地逃亡。《告密者札记》作家李浩选取“告密”这一最能检验人性的善恶的事件,把一个虚构的人物不可辩驳地当作真实人物来处理,挑战虚构与真实的边界,深刻地表现出人性的丰富性。

编辑推荐

《中篇小说金库》以小说文本为主体,版本或按初次发表,或以作者后来认定为准,不作一致要求。必要时,个别版本有所说明。小说以单一中篇为主。或同时收入题材或主题相近的其他中短篇,旨在加强读者对作家的主要的中篇小说,或某一方面的创作思想的了解。

这本《告密者札记》(作家李浩)是其中一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告密者札记/中篇小说金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7547
开本 32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2013066924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