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楼霏编著的《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内容推荐

楼霏编著的《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索曾经作过著名的“费城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他还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是一本少儿读物。

目录

风筝实验/1

大家庭中的幼子/7

不翼而飞的石块/12

少年学徒/17

“偷”来的书夜里读/22

缪斯梦的破灭/27

谁是“多古德夫人”?/30

远走高飞/36

费城奇缘/43

误走英伦/48

事业起步/53

蒸蒸日上/59

从事公益事业/64

开垦电学荒地/69

驰骋科学领域/76

新大陆的使者/83

试读章节

1752年6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郊外,正悄悄地进行一场实验。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灰蒙蒙的天空笼罩着低低的浮云,厚厚的云层底下,人们仍然可以感觉到太阳像火一般地烤灼着大地。挥汗如雨的人们不停抱怨着这郁闷的天气,而富有经验的人则说:一场大雷雨就要来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天边乍起的狂风裹挟着乌云,把它们漫天盖地地连拖带拉,片刻之间,乌云便乘着风势迅猛地布满了天空,形成了云压四野的势头。户外的行人纷纷快步奔跑回家;车夫高高地扬起马鞭,把鞭子打得“叭叭”乱响,四轮马车风驰电掣般地向前驶去;农夫们忙着收拾院子里的农具,把牲畜、家禽赶进木棚;农妇们则跑前跑后地寻找贪玩的孩子。

这时,在一片旷野的一间小木棚里,有两个人——一位中年人同一位年轻人,正蹲在地上忙碌着。他们先用两根杉木条制成一个小十字架,再把一块蓝色的大丝绸手帕的四角系在十字架的四个端点上,并在十字架的顶端固定了一根细细的金属丝。然后,他们拿一根麻绳拴在十字架上,麻绳的下端还连着一条丝带,绳与带的连接处又挂了一把钥匙。

当一切就绪以后,中年人站了起来。他身材高大,体魄强健,一头淡褐色的头发披及肩头,宽阔的额头充满着智慧刚毅,灰色的眼睛闪烁着熠熠的光彩,让人一望即知这是一位沉着、敏锐而又富有热情和精力的人。他对年轻人说:“来吧,威廉,试试我们的风筝。”

他们来到木棚外面。此时,风更紧了,闪闪的电光不时划破云层,远处传来轰鸣的雷声,仿佛一头云中怪兽在发着沉闷的咆哮。年轻人将风筝抛向空中,然后迎着风奔跑起来。风筝扶摇直上,越飞越高,似一只蓝色的海燕,直冲云霄。

中年人紧跟在年轻人的后面,一边跑着,一边指挥年轻人操纵风筝。

“威廉,把绳子全部放开,抓住丝带……好,现在回到棚子里去。”

天更暗了,一道道耀眼的闪电像一把把利剑刺破云层,爆发出连串震耳欲聋的霹雳,大雨终于倾盆而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交汇成一股惊心动魄的力量。风筝在天空中盘旋、飞舞,与风雨作着顽强的搏斗。

“爸爸,风太大了,风筝会不会被吹走呀?”威廉有些担心地说。同时,他把风筝的丝带抓得更紧了。

“不会的。注意!威廉,别让线绳触到门框上,那是很危险的。”父亲急切地提醒儿子。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一团团带着闪电的乌云被风卷来又卷去,期待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中年人的脸上微微露出失望的神色。他喃喃地低语着:

“难道,我的设想是错的吗?”

就在这时,一阵震耳的雷声在空中炸响,威廉突然叫喊起来:

“爸爸你看,绳子上的细丝都竖起来了。”

中年人猛然抬头望去,果然看见系风筝的麻绳上的纤维都竖了起来,随风舞动。他内心一阵狂喜,两眼射出明亮的光芒。他伸出一只手,试探着向麻绳上拴着的那把钥匙靠近,就在即将触到它时,一股麻酥酥的感觉通过他的手指,遍布了他的全身,喜悦与兴奋顿时溢满了他的心房。他抓住儿子的臂膀,用力地握着,激动地说:

“我们成功了!闪电就是电,它们真的是一回事。我们成功了!”P1-3

序言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的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就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广东教育出版社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出版了《迈向21世纪科普丛书》等许多优秀的青少年读物。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又由该社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反映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让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古代,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产生过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楼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7119801
开本 32开
页数 8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62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4-04-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4
丛书名
印张 3.125
印次 3
出版地 广东
203
14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