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袁隆平是国内外知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于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意义重大。李洪文编著的《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重点讲述袁隆平的成长经历和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表现人物不平凡的一面。袁隆平幼时正值日寇侵华,他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危机,尤其是饥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年后,袁隆平立志学农,希望通过培育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使人民远离饥饿。为了这个目标,袁隆平顶住了“文化大革命”的压力,在稻田里专心自己的研究。时至今日,袁隆平的成果已经惠及全世界多国人民。他的事迹,值得这个世界永远铭记。

内容推荐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由李洪文编著。

他是一个偏远地区普通农校的老师,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竟然敢于站出来挑战国际权威,他不顾国际上提出的“水稻杂交无优势”的言论,毅然进行他的杂交水稻试验。面对“文革”期间的政治冲击,他不畏压力,坚持自己的试验。随着政治局势的好转,他的试验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他不仅打破了所谓国际权威的论断,还一次次将杂交水稻的产量提高。面对杂交水稻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他将杂交水稻献给了全人类,他希望让杂交水稻填饱更多人的肚子。他就是了不起的袁隆平。

目录

1 颠沛流离,童年躲避战乱的时光

 满月,天安门下

 善念,萤火虫的故事

 流离,生活中的桃花源

 歌声,重庆的生活

2 求学上进,奋发努力的青年

 艰难,一路危险的求学

 学农,成为相辉学院的学生

 决定,直奔安江农校

 实验,无性杂交的结果

 苦难,开始培育稻种

 精神,战无不胜的法宝

3 伉俪携行,甜蜜美满的家庭

 爱情,漏在指尖的沙

 情诗,心灵的呼唤

 新娘,邓哲是个好姑娘

 杂交,有方法更得有方向

 发现,终于找到了不育株

 论文,发在《科学通讯》杂志上

4 遇礁成浪,困苦逆境中的成长

 典型,一个不关心政治的“白专”

 毒手,对准了不育株

 批斗,风萧萧兮易水寒

 文件,拯救袁隆平的福星

 毁禾,至今未破的“五一八”奇案

 下放,到煤矿参加艰苦劳动

 救星,北京来了一个专家

5 独辟蹊径,道路只为独具慧眼的人所设

 地震,元江考验着育种者的信心

 野稻,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

 松鼠,海南岛的“芳邻”

 攻关,全国育种战线的大协作

 初胜,三系配套终于成功

 风波,罗孝和失败的“三超稻”

 优势,杂交水稻增产明显

 难关,制种勇士必须攻破的堡垒

 忠孝,有情有义真男儿

6 勇攀高峰,更高层次的追求

 拒绝,不做官努力搞科研

 出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合作,圆环种子公司伸出了橄榄枝

 电影,一部关于东方魔稻的纪录片

 住院,病中显出了真情

 确定,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思路

 奋斗,不畏艰险攻克两系法

7 泪水汗水,千辛万苦的成功

 经费,你总是让人欲说还休

 真话,不是谁都敢讲的

 雕塑,农民自费为袁隆平刻像

 落选,评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波三折

 桂冠,袁隆平最终获得了院士

 财神,做梦都想见到您

8 杂交水稻,袁隆平心中的中国梦

 梦想,900公斤的“超级稻”终于成功

 良心,沉甸旬的提案和语重心长的建议

 荣誉,探索的路上奖励纷至沓来

 声音,树欲静而风不止

9 真水无香,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生活,非常的简朴

 业余,多姿多彩的锻炼

 祝寿,明年更有捷报传

试读章节

桃园镇是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镇里民风淳朴,屋舍俨然,镇边有一座清澈的桃花潭,潭边桃花遍布,树下芳草鲜美,每有风过,便花香四溢,落英缤纷。镇外土地平旷,良田中种植着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确实是一方避世隐居、躲避战祸的绝佳之地。

袁父在镇边租下了三间干净的民房。民房前面,有一道逶迤的竹篱笆,篱笆合围成了一个小院。小院中有菜畦和土地,可以植花种菜,栽豆莳瓜。院外的竹林中,有青笋香菌,摘下来,只稍作清洗,便可以炒出清香的菜肴。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袁兴烈为养家,他在距离桃园镇不远的县城,找了份能供家里糊口的工作,这时的小隆平,也到了读书的年龄,他就被华静送到镇子里的弘毅小学去借读。读书之余,小隆平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桃园竹林里,自己截下一段翠竹,接着在青青的竹节上,还像模像样地钻开了7个音孔。

无师自通的小隆平坐在桃花潭边,快乐地吹奏竹笛,那淅淅沥沥的笛声,吸引来了飞鸟和游鱼,他那些小伙伴们也都成了他忠实的拥趸。这些小伙伴们不会想到,为他们吹奏笛子曲的这个童年伙伴,几十年后,用他的这一双手,竞为世人演奏出了一曲更为雄浑的“粮食”交响曲。

这首“粮食”交响曲,不仅慷慨激昂,而且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这首“粮食”交响曲,飞到了富士山,飞过了太平洋,在地球的每一片不同颜色的土地上,铿锵地鸣响,奏出了21世纪不再饥饿的乐章。

袁隆平吹够了竹笛,就和小伙伴们放下书包,然后飞跑到竹林里去挖鲜笋。

美食家李渔在其得意之作《闲情偶寄》“饮馔部”中写到“笋为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笋救母的故事,在老百姓中更是广为流传,可见国人对嫩笋的偏爱。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桃园镇人没有吃鲥鱼的口福,但造物主的安排,却让这里的人有吃青笋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青笋根据收获的季节不同,又可分为春笋、夏笋和笋鞭。其中最好吃的就是鲜、嫩、爽、翠的春笋。

会吃笋者,还有“臼笋”一说,即将出土的嫩笋上扣一石臼,等过一段时间再采收,臼下笋因不见光,所以优于一般笋,笋质更为脆嫩鲜美。桃园镇的人吃笋也有诀窍,他们找来敞口的瓦坛子,然后将坛子倒扣在青笋刚刚露出的笋尖上,青笋掘土长出,因为有坛子的限制,故而会在坛子中长成一个“笋疙瘩”,吃的时候,切断笋根、敲碎坛子,里面的坛笋,比之“臼笋”还要强上几分。

小隆平学会了坛笋的制作方法后,便从家里找来坛子,然后在竹林中扣了几个坛笋。清油烧笋,味道清香,要是再放上桃花潭中的鲫鱼,那味道简直就是绝美了。

桃花潭水,清澈见底,小隆平和小伙伴们,为了捕到美味的鲫鱼,他们手端用细竹篾编制的捕鱼工具,投身入水,下潭捞鱼。小隆平一开始的时候还不会游泳,可是下过几次水后,什么潜泳、仰泳、自由式便被他一一掌握了。可是小隆平的这些小伙伴中,有一个名叫小侉子的男孩,他生来瘦弱,下不了桃花潭,一下水就沉底,因此小伙伴都管他叫“旱鸭子”。

小侉子这天下学,直奔竹林中,采来了四五根青笋,他回家途中,正好路过桃花潭,小隆平和小伙伴们正在潭水中捞鱼。小隆平一个猛子扎到水潭中,立刻变成了一个小“浪里白条”,只见他手里端着捕鱼的竹篾,泥鳅似的在水中游来游去,不大一会儿,便捉到了十几条手指长的鲫鱼。

小隆平上岸穿衣,他找来草绳,将活蹦乱跳的鲫鱼穿起来,正要转身回家。小侉子上前一步说:“袁隆平,你敢和我赌纸牌吗?三局两胜,你要是输了,你手里的鲫鱼归我,我要是输了,筐里的青笋就是你的……”

桃园镇的孩子们当中,流行一种纸牌游戏,纸牌的画面上有鸡,有虫,有老鹰,还有木棒。如果是两个人玩,游戏的规则是:每人先抓五张牌,抓完牌后,两个人同时出牌,牌面大小,用的是生克的原理,木棒打老鹰,老鹰吃鸡,鸡啄虫,虫反过来可以蛀坏木棒。

小侉子运气实在不佳,三轮纸牌玩过后,他筐里的青笋,全都输给了小隆平。小侉子眼巴巴地看着小隆平提笋拎鱼回家,他心中着急,“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小侉子的父亲逃难来到桃园镇后,因为身体不好,一下子病倒了。小侉子本想从小隆平手中赢来鲫鱼,回家让母亲做一碗鲫鱼炖笋,给父亲补补身子。现在别说鲫鱼,青笋都被输掉了,小侉子回到家里,不用想,一定得挨母亲几笤帚疙瘩。

小侉子低着脑袋,踌躇了很久,这才回了家。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华静领着小隆平正站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给他们还笋送鱼来了。

P14-16

序言

古有后稷教稼穑,今有隆平多产粮,当论稻黍种植苦,百姓饱腹赞稷王!

——作者题记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周人以后稷为始祖,以稷为谷神。后稷传说是华夏农业生产的始祖,后被尊为“稷神”。而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无疑就是当代中国的“稷神”。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在华夏大地广泛种植后,1976~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奇迹,而这很大部分的贡献来自杂交水稻。近年来,超级水稻在我国累计推广4.14亿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袁隆平功不可没。

我国有60%的人吃大米,可见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致使我国的耕地面积以每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对此,美国农业和环境问题专家莱斯特·布朗先生在《世界观察》上撰文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诘问。

袁隆平用杂交水稻,铿锵有力地回答了布朗的疑惑:虽然中国的耕地逐年减少,可是中国粮食的总产量,却在逐年增加。21世纪的中国人,完全可以养活自己。杂交水稻已被40多个国家推广种植。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如果世界上杂交稻面积增加7500万公顷,每公顷按增产2000公斤计算,能多养活四五亿人口。  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将袁隆平请上国际学术会议的讲坛,他真诚地把袁隆平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郑重地向各国专家介绍说:“袁先生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各国水稻专家纷纷向袁隆平表示祝贺:“中国人了不起”。

1998年,列支敦士登大公汉斯·亚当二世以私人身份,来到中国湖南,并在长沙芙蓉园宾馆见到了袁隆平,他虔诚地告诉袁隆平:自己做梦都想见到他。

湖南省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在长沙举行资产评估发布会,他们通过210天、对11万组数据的严格审查论证,评定“袁隆平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人民币。袁隆平身价千亿!

袁隆平获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他先后荣获了8项国际粮食大奖。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点燃了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1987年11月3日,袁隆平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1986~1987年度科学奖,奖金1.5万美元。他把这次所得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成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会”,用以奖励为杂交水稻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为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

1公斤稻米大约四万粒,如果按每5公斤稻米能铺满1平方米的面积计算,杂交水稻推广种植20年,我国已通过杂交水稻增产3500亿公斤,这3500亿公斤稻米可以铺700亿平方米的面积。地球的赤道长度是40700千米,用袁隆平培育增产的杂交水稻,就可以为地球铺一条大约1千米宽的金灿灿的“稻米腰带”——这是一条多么绚丽、多么壮观的腰带!

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中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并于2007年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将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命名为“袁隆平星”。2014年初,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名单,84岁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榜上有名……

曾在武汉大学的一场“袁隆平:我的中国梦”的讲座上,袁隆平手拿里着扩音喇叭,站在武汉大学的梅园操场的讲台上,大声地“喊”出了自己的两个“中国梦”:一是希望我们的水稻能长得很高很高,高到我们可以在水稻下乘凉;二是希望我们的杂交水稻能够被种到全世界,这样至少能多养活5亿人口……

岳飞曾经说过: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洪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553831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4076357
中图分类号 K826.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9: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