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编著的《丰子恺散文》内容介绍:丰子恺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具特色,究其原因在于其艺术创作与对童真的追求、对佛理与艺术的探求密不可分。丰子恺对童真的向往深受佛禅追究本性本心的感染,继而与他作为“现代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对艺术“真”的追求桕契合,最终形成其散文真淳自然的艺术风格以及尽善尽美的审美内涵。
图书 | 丰子恺散文(鉴赏版)/中国现代名家散文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丰子恺编著的《丰子恺散文》内容介绍:丰子恺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具特色,究其原因在于其艺术创作与对童真的追求、对佛理与艺术的探求密不可分。丰子恺对童真的向往深受佛禅追究本性本心的感染,继而与他作为“现代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对艺术“真”的追求桕契合,最终形成其散文真淳自然的艺术风格以及尽善尽美的审美内涵。 内容推荐 丰子恺编著的《丰子恺散文》内容介绍:丰子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备受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漫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脍炙人口、流传极广;其散文,语言朴素,风格独特,信笔抒写,自成一格。内容涉及平常生活、儿童憨态、亲友琐事、世间万相等多种题材。他厌恶人间的虚伪自私,赞美儿童的纯真可爱,并且常常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巧妙地加以点染,从而阐发更为深层的人生理想,深为广大散文爱好者所喜爱。一起来翻阅《丰子恺散文》吧! 目录 图画与人生 自然 随感十三则 半篇莫干山游记 山中避雨 口中剿匪记 给我的孩子们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忆儿时 华瞻的日记 作父亲 儿女 我的母亲 忆弟 爱子之心 送考 两个“?” 渐 秋 姓 家 中举人 两场闹 佛无灵 梦痕 阿难 我的苦学经验 谈自己的画 随笔漫画 《子恺漫画选》自序 画鬼 学画回忆 我的漫画 陋巷 旧地重游 湖畔夜饮 胜利还乡记 沙坪的酒 菊林 西湖春游 春 剪网 东京某晚的事 还我缘缘堂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辞缘缘堂 扬州梦 大帐簿 阿庆 车厢社会 元帅菩萨 阿咪 野外理发处 白象 肉腿 杨柳 梧桐树 食肉 黄山松 四轩柱 白鹅 吃瓜子 塘栖 清明 吃酒 美与同情 作客者言 怀梅兰芳先生 悼夏丐尊先生 鉴赏 试读章节 我今天所要讲的,是“图画与人生”。就是图画对人有什么用处?就是做人为什么要描图画?就是图画同人生有什么关系? 这问题其实很容易解说:图画是给人看看的。人为了要看看,所以描图画。图画同人生的关系,就只是“看看”。 “看看”,好像是很不重要的一件事,其实同衣食住行四大事一样重要。这不是我在这里说大话,你只要问你自己的眼睛,便知道。眼睛这件东西,实在很奇怪:看来好像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不要住房子,不要乘火车,其实对于衣食住行四大事,他都有份,都要干涉。人皆以为嘴巴要吃,身体要穿,人生为衣食而奔走,其实眼睛也要吃,也要穿,还有种种要求,比嘴巴和身体更难服侍呢。 所以要讲图画同人生的关系,先要知道眼睛的脾气。我们可拿眼睛来同嘴巴比较:眼睛和嘴巴,有相同的地方,有相异的地方,又有相关联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用嘴巴吃食物,可以营养肉体,我们用眼睛看美景,可以营养精神。——营养这一点是相同的。譬如看见一片美丽的风景,心里觉得愉快,看见一张美丽的图画,心里觉得欢喜。这都是营养精神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嘴巴是肉体的嘴巴,眼睛是精神的嘴巴——二者同是吸收养料的器官。 相异的地方在哪里呢?嘴巴的辨别滋味,不必练习。无论哪一个人,只要是生嘴巴的,都能知道滋味的好坏,不必请先生教。所以学校里没有“吃东西”这一项科目。反之,眼睛的辨别美丑,即眼睛的美术鉴赏力,必须经过练习,方才能够进步。所以学校里要特设“图画”这一项科目,用以训练学生的眼睛。眼睛和嘴巴的相异,就在要练习和不要练习这一点上。譬如现在有一桌好菜蔬,都是山珍海味。请一位大艺术家和一位小学生同吃,他们一样地晓得好吃。反之,倘看一幅名画,请大艺术家看,他能完全懂得它的好处。请小学生看,就不能完全懂得,或者莫名其妙。可见嘴巴不要练习,而眼睛必须练习。所以嘴巴的味觉,称为“下等感觉”。眼睛的视觉,称为“高等感觉”。 相关联的地方在哪里呢?原来我们吃东西,不仅用嘴巴,同时又兼用眼睛。所以烧一碗菜,油盐酱醋要配得好吃,同时这碗菜的样子也要装得好看。倘使乱七八糟地装一下,即使滋味没有变,但是我们看了心中不快,吃起来滋味也就差一点。反转来说,食物的滋味并不很好,倘使装潢得好看,我们见了,心中先起快感,吃起来滋味也就好一点。学校里的厨房司务很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做饭菜要偷工减料,常把形式装得很好看。风吹得动的几片肉,盖在白菜面上,排成图案形。两三个铜板一斤的萝卜,切成几何形体,装在高脚碗里,看去好像一盘金刚石。学生走到饭厅,先用眼睛来吃,觉得很好。随后用嘴巴来吃,也就觉得还好。倘使厨房司务不懂得装菜的方法,各地的学校恐怕天天要闹一次饭厅呢。外国人尤其精通这个方法。洋式的糖果,作种种形式,又用五色纸,金银纸来包裹。拿这种糖请盲子吃,味道一定很平常。但请亮子吃,味道就好得多。因为眼睛相帮嘴巴在那里吃,故形式好看的,滋味也就觉得好吃些。P1-2 序言 丰子恺(1898—1975),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1898年11月9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 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 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1975年不治而逝,终年78岁。 丰子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备受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漫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脍炙人口、流传极广;其散文,语言朴素,风格独特,信笔抒写,自成一格。内容涉及平常生活、儿童憨态、亲友琐事、世间万相等多种题材。他厌恶人间的虚伪自私,赞美儿童的纯真可爱,并且常常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巧妙地加以点染,从而阐发更为深层的人生理想,深为广大散文爱好者所喜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丰子恺散文(鉴赏版)/中国现代名家散文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丰子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30421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3-02-01 |
首版时间 | 2013-02-01 |
印刷时间 | 201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