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当今可能显而易见,而在二十世纪初,却引起了德国知识分子的激烈争论。《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出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后,由罗伯特·威恩(Robert Wiene)执导,它通过在银幕上展现各种表现主义技术的方式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影业的重要人物卡尔·迈尔(Carl Mayer)参与了该电影的编剧工作。电影借助“零散化”美学的应用,首先通过框架式叙事进行自我表现。弗朗西斯(Francis,费赫尔[Feher]饰)讲述了一位名叫卡里加里(Caligari,克劳斯[Krauss]饰)的老人的故事。老人在当地集市上举行了一场表演:他饰演凯撒(Cesare,维德特[Veidt]饰),一位面色惨白,据说能够预测未来的梦游症患者。与此同时,这个小镇上发生了一系列看似偶然的谋杀事件和一场未遂的绑架案件,而所有事件的矛头都指向了卡里加里。但是,当我们再回头看弗朗西斯这个人物时,我们会发现事情并不总是那么清晰明了。事实上,随着故事的展开,观众很快会意识到每一个镜头都可以被看做一个独立的整体。电影史上那些最引人注目的镜头大都为静态的场景设计作了补充。断裂的线条,若隐若现的灯光与投射在地面和墙壁上的阴影,超大型物体还有扭曲的画面融合在一起,使亲眼目睹这一景象的我们陷入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源出戏剧,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出品。它的仿真情景主要得益于二维画背景,由
……我必须知道一切。我要看透他心中的秘密!——卡里加里博士德国知名杂志《风暴》(Der Sturm)旗下的三位艺术家设计而成。演员的表演完全符合电影所要表现的人物歇斯底里的场面,同时又和人物怪诞的妆容以及一个多世纪前的装束相辅相成,演员康拉德也因此获得了世人的关注。
虽然德国表现主义试图逃避当时国家险恶的现状,更加关注心智反常而引发的奇异幻觉,但它依旧是那个时代的深刻写照。因此,影评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med Kracauer)认为卡里加里这一角色和其他于1920到1933年间出品的德国电影预示了纳粹政权的崛起,因为它们都反复表现了阴险之人设法成功操控大众的情景。但是卡里加里也解决了拍摄恐怖电影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我们选择的视角使受害的怪物合理地表现出独特的压抑感。
泥人戈伦
保罗·韦格纳(Paul Wegener)的作品《泥人戈伦》(又名《泥人戈伦出世记》)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该电影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上映一年后拍摄完成。这是韦格纳第三次通过电影向观众讲述这个古老的犹太传奇:他的第一部同题材电影拍摄干1915年,第二部则是1917年拍摄的喜剧《泥人戈伦与舞女》。然而只有这部1920年出品、副标题为“泥人戈伦出世记”的影片才在历史上被视作具有表现主义典型特征的电影之一。 拉比·勒夫(Rabbi Loew,斯特拉克[Steinruck]饰)意识到他生活的布拉格犹太社区即将面临危险,于是参阅一系列神秘的犹太教秘籍,并通过亚斯他录这一可怕的神灵形象来召唤黑暗力量。亚斯他录命令勒夫创造一个泥人戈伦(Golem,韦格纳饰)——一个由黏土制造而成的人形怪物,他脖子上佩戴着护符,上面刻有“生命”二字。泥人戈伦受命将保护整个犹太社区,然而与此同时,却又被安排干些低贱的工作。作为一具拥有生命却没有灵魂(只有上帝才能赋予)的躯体,戈伦无法享受安息日不用工作的惯例,因此,即便是在最神圣的日子,他也可以为犹太人工作。此时,拉比的女儿米里亚姆(Miriam,莱达·萨尔蒙诺娃[Lyda Salmonova]饰)与宫廷信使奈特·弗洛里安(KniRht Florian,米特尔[Mothe]饰)坠入情网,二人决定私奔。于是,一系列纠纷接踵而至。然而,面对恶魔亚斯他录安排的每一次行动,戈伦感受到的不过是对自己卑贱生命的厌倦,于是他便在犹太社区里大开杀戮。犹太人被塑造成黑暗艺术的涉猎者,蓄着巫师般的胡子,戴着尖顶的帽子。一保罗·库克(Paulcooke)
尽管《泥人戈伦》是基于古老的犹太传说创作而成,却没有明显表现出犹太主义:影片中拉比一家更像是巫师般的占星家,为国王和宫廷召唤灵异景象。他们戴着尖顶的“巫师帽”东奔西跑。“疯狂科学家”这一形象在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同名主人公卡里加里博士以及《大都市》(Metropolis)中鲁特旺(Rotwang)的身上都得到过展现,而勒夫本人更是这一形象的新兴代表。
影片中,犹太社区处处充斥着扭曲粗鄙的外表和内心,让人联想到生物或子宫般的外壁。相反,宫廷之中的非犹太人世界却是另一幅景象,像童话故事般铺张奢靡。不过,该电影之所以声名远扬,主要还是因为詹姆斯·威尔(James Whale)受其启发,于1931年拍摄了影片《科学怪人》(Frankenstein)。《科学怪人》的问世更大程度上归功于韦格纳而非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尤其是片中小女孩试图将玫瑰送给怪物的一幕同《泥人戈伦》中的场景如出一辙。P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