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路人甲--在旅途中偶遇的22个人
内容
编辑推荐

《路人甲--在旅途中偶遇的22个人》编著者昂可。

这一路,走了24000多公里,四个多月。这一路,坐车乘船搭飞机骑马骑大象。这一路,翻了很多高山,也走了很多险路。这一路,在洱海里游泳,在澜沧江边骑车,在亚丁挖虫草,在青朴朝圣,在阳朔攀岩,在越南狂飚摩托,在安达曼海边拍照,在曼谷学泰拳,在清迈当小贩。

这一路上,看了好多景,也碰到了很多人。与风景相比,那些在路上碰到的人更令人难忘。杭州大姐,江上客,北京老兵,拉漂,嬉皮士;五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中国人,外国人……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轨道和生活,每个人对幸福和苦难的理解也都不一样。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我要写写他们,就算给他们画个速写,给我留个念想。

内容推荐

《路人甲--在旅途中偶遇的22个人》编著者昂可。

《路人甲--在旅途中偶遇的22个人》内容提要:昂可背包出行,用四个多月的时间,游历了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尼泊尔、越南、柬埔寨、泰国和老挝等地。这一路,行程24000多公里,坐车乘船搭飞机骑马骑大象,看景无数,遇人众多。杭州大姐、江上客、北京老兵、拉漂……22位典型的“路人甲”,凸显现代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揭示当代社会生存百态。随作者的描述一路走一路看,“路人甲”中或许就有你的身影。

目录

 走吧

 路人甲:小倪

第一章 贵州西江

 那山.那人.那狗

 路人1:吴老板

 路人2:大马氏何

 

第二章 云南

 在云南当隐者何如

 斗鸡记

 路人3:杭州大姐

 路人4:江上客

 路人5:大哥

 路人6:阿诗玛

 路人7:老袁

 路人8:玛丽娅

 

第三章 西藏

 川藏线

 路人9:朝鲁

 路人10:洛桑

 路人11:藏漂

 

第四章 尼泊尔

 中国胃,有所畏

 路人12:帕坦姊妹花

 路人13:老兵

 路人14:小王

 路人15:反日志士

 

第五章 广西阳朔

 逃出西街去攀岩

 路人16:饭哥

 路人17:飞飞

 

第六章 越南

 天下百姓是一家

 路人18:杜爷

 

第七章 柬埔寨

 暹粒爱“多拉”

 路人19:卖花姑娘

 

第八章 泰国

 在曼谷看泰拳

 在清迈当小贩

 路人20:大师

 路人21:小刘

 

第九章 老挝

 湄公河的表情

 路人22:小罗

 后记:减法

试读章节

在出发前,我刚结束了婚姻。

此前的那段时间,我的躯体和精神都深陷泥淖,苦苦挣扎。我开始停止工作,大量地聚会、喝酒、打球、玩,试图用这些方法使自己拔足而出。但无边无际的空虚立即袭来,那种如在梦里坠崖的无助感更令人惊恐。所以,我决定要走。

为什么要走?

先来聊聊我。典型的河南入:中!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左不右、不三不四、不文不武。是那种想当小流氓,又豁不出去,喜欢安稳,又有点不甘寂寞,有点正义感,又有点小邪恶,不算聪明,也不算笨的人。一路不算坎坷,也不算顺利。就这样走走停停,三十岁成家立业,三年后家庭破裂,工作上也遭遇瓶颈期。

出去走走,看看,来个长期旅行。这个念头已经盘旋在我脑子里多年了,从小时候第一次翻开画报,第一眼看到与自己长大的小城环境截然不同的图片开始,看世界就成为我的一座人生灯塔。我甚至认为,正是因为有着这座灯塔,决定了自己的航向,我以后所做的种种选择,明里暗里都是为遵循着这座灯塔的指引。

但我跟很多人一样,毕业了要找工作,找到工作了要打牢基础。要恋爱,就要买房供房,要结婚,一转眼三十多了,抚育后代、赡养老人的压力还在后面等着。我也跟很多人一样,一次次地对自己说,多赚点钱再出去吧。虽然不甘心,但步步惊心的现实,还是牢牢地摁住了我的躯体,我只能远远地看着那座灯塔。

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我确定不是。对很多人来说,城市生活就像一列隆隆前行的火车,载着你,载着还过得去的生活,载着别人的期望和自己的面子,一刻不停歇地往前疾驰。它走得太快,以至于你无法与自己的内心聊聊天,也无法欣赏沿途的美景。所以,人生的一个小“事故”,强行让这列火车停下来,反倒使我有勇气下车去看看。

在我出发之前,我只能确定一点——我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不能确定的,太多了——还回来么?能回来么?回来后如何生活?我到底想要什么生活?怎么去实现?重操旧业?还准备进入围城么……想多了,太烦。干脆不去想,一心一意出去。心底里,我寄希望于我这一路能把这一个个问号给拉直。

那天是2011年4月23曰,我买了张火车票,开始了自己的旅程,一路向西南呼啸而去。

跟我在同一卧铺段的是五个来自广西南宁的老姐妹,正能量十足,一直叽叽喳喳,把女人这台戏唱得很足,欢声笑语充斥着车厢。其中一个大姐的女儿在北京工作,她们就结伴来北京玩,玩了十一天,这是要归家。五姐妹第一次出远门的兴奋还未退却。她们的快乐,就像在平淡的清汤火锅里撒进了一把辣椒。也许是跟心态不同有关——我不是出差,而是去长期旅行——老大姐们让我感觉很开心,这开了一个好头。火车开出没多久,她们又从编织袋里拿出盒饭,说说笑笑,邀请我吃。那个大姐很是活跃,挥挥手:“ByeBye,北京!”

“Bv。Bv。,北京!.”我也默默地喊了一声,有点开心,离北京越远,好像越能脱离地球引力,离自由更近。

天很快就黑了,鼾声,欢声,冲厕声,各式方言,北京爷们的吹牛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一路冲贵州而去。

隐隐约约觉得,.这条未知目的地的旅途上,我会得到些什么,或者说,我希望得到:比如,遇到一位为我指点迷津的贵人;经历让我大彻大悟的奇遇;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最不济,也要像书里写的那样“荡涤了心灵”吧!

谁知漕.管他呢,走吧!但就是那个小小梦想,在这一条道上落不住脚,甚至连插一腿的机会都没有。

你应该认识他。

小倪很普通,放到人群里一点都不打眼,人们甚至会忽视他,忽视他的性别、口音、来历,等等。这样的一个人,描述起来很难,但我还是想说说他,而且放在第一位来说。因为,最近半年,他不停地在我生活中出现。

我已经记不起来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小倪,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岁,跟我一样是七十年代生人?还是八零后?或是九零后?谁知道,也不在乎。反正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并非年龄啊长相啊什么的,而是每一次见到我,他就会对我说同一句话:我很羡慕你。

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想像我经历的一样,有一个Gap year,给自己放个长假,出去走走看看。刚开始,我还对小倪说,没什么可羡慕的啊,你也可以做到。后来,他老这么说,也没什么行动,我也烦,就刺他:你敢么?你舍得舍弃么?

小倪就笑——有时我会特意观察他的脸,那是一张你在城市的地铁、公车、街道、办公室里随时可以看到的脸,那是一张70%焦虑、20%骄傲和10%冷漠的脸——小倪从小努力读书,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职场打拼,谈恋爱,结婚……一切看起来按部就班,但就是那个小小梦想,在这一条道上落不住脚,甚至连插一腿的机会都没有。

他好像不快乐,还会抱怨自己的工作。我也搞不清楚他到底干什么,好像是公务员?还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可以坐在干净、整洁的办公室内?那不重要,总之,他说自己腻味了,原本是想做个画家或自由职业者或者什么都不干来着,现在却被现实绑架在办公室里,做一个看似人人羡慕的白领,其实,快变成了职场植物人。P8-P10

后记

2011年的夏天,我33岁,暂停持续运转11年的工作状态,离开生活了9年的北京,用了134天,走了大约24000公里的路。

先是长沙,再是黔东南苗寨,在云南兜上一圈,又从成都开始走川藏线上拉萨,接着是尼泊尔、越南、柬埔寨、泰国和老挝,又在云南收尾。这一路,走了24000多公里,四个多月。这一路,坐车乘船搭飞机骑马骑大象。这一路,翻了很多高山,也走了很多险路。这一路,在洱海里游泳,在澜沧江边骑行,在亚丁挖虫草,在青朴朝圣,在阳朔攀岩,在越南狂骑摩托,在安达曼海边拍裸照,在曼谷学泰拳,在清迈当小贩。

与这些相比,那些在路上碰到的人更有意思。杭州大姐,江上客,北京老兵,拉漂,嬉皮士;五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中国人,外国人……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轨道和生活,每个人对幸福和苦难的理解也都不一样。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些“路人甲”们,并没有出现一位为我指点迷津的贵人。我也没有经历令自己大彻大悟的奇遇。有的只是一些琐碎,吃喝拉撒睡,走路,坐车,误点,小意外——跟你平常的生活一样。你得去解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变得更有耐心,也更能接受所发生的一切。这可能跟我从“路人甲”们身上汲取到的营养有关系,人生百态,悲喜无常,放松点,别拧巴,接受它就是了。

一天,在泰国清迈。我到古城南门外觅食,吃罢,准备回客栈午休。大中午,人也少,太阳热辣辣地晒着。在曼谷买的十字拖,果然是便宜没好货,磨脚得很。干脆脱了吧,光脚走在小街上,路很干净,偶尔会有一些小石粒硌脚。我突然想,在生活里,做减法比做加法更容易让我平静和开心。从出发到现在,我的行李好像越来越少,此时此刻,好像一双拖鞋也是多余的。刚出门时,恨不得把过去的所有生活都装进背包,但越走越觉得没必要,回寄的回寄,扔的扔,最后,一个65升的背包,不足15公斤,就足够了。以前睡眠不好,出差得住单间。现在,青年旅舍的多人间床位,倒下就能睡觉。以前吃东西挑三拣四,现在,能饱就好。

四个多月后,我回到北京。所谓“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旧生活既然过去了,那就好好开始新生活吧。我有一个小房间,把它收拾得尽量干净些。它有一个窗户,我每天都打开,让阳光和新鲜空气尽量多进来一些。我有一辆自行车,它可以载我去上班,我可以慢悠悠地左顾右盼。我有一份工作,还是原来的活计,我发现,我对它的感情并没有完全熄灭。我又登上了那列火车,但它的节奏开始与我产生共鸣。

我有时候会想,出发前心里存在的那些问号拉直了么?那些问号,又曾经存在过么?

最后,到了例行的致谢环节。那些帮助和支持过我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当面致谢过了,不多说,咱们来日方长。

一些特别的话,我要说给我爸妈:可能是因为传统家庭的原因,我们之间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你”、“谢谢”之类的话。我们的爱,有时候是以对抗和沉默这样的方式传递的。这不好,我想,我应该先做出改变。在这里,我可以说,我爱你们,更谢谢你们的辛苦栽培,让我成为独一无二的我。虽然我们对于生活的观点差别很大,虽然我没有按照你们设定的轨道前行,虽然我也可能遭受挫折,但我生活态度积极且认真,我以为,这才是大丈夫所为。所以,请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适当的时候,请为我鼓掌加油,我很需要!这本书,我会鼓起勇气,献给你们看。也让我们都从“路人甲”身上汲取养分。

最后,要谢谢所有看到这本书的朋友,你们眼光独到,居然买了这本没有攻略、鲜有记录景物、不像是旅行书的旅行书。能读下去的,想必都是同道中人。所以,这句话一定能赢得你们的欢心,也与大伙共勉:

做自己,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是为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路人甲--在旅途中偶遇的22个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昂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410329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