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志主编的《翻译史研究(2012)》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的学术论文集,以“翻译史研究”为专题,收录了众多学者在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成立于1971年,致力于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学,自1973年起出版《译丛》半年刊,专门刊登中国文学英译作品。近年着力推动中国翻译史研究,除每年举办一次“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评选活动外,每两年举办一次“书写中国翻译史: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及“阅读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
图书 | 翻译史研究(2012)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宏志主编的《翻译史研究(2012)》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的学术论文集,以“翻译史研究”为专题,收录了众多学者在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成立于1971年,致力于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学,自1973年起出版《译丛》半年刊,专门刊登中国文学英译作品。近年着力推动中国翻译史研究,除每年举办一次“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评选活动外,每两年举办一次“书写中国翻译史: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及“阅读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 目录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译者 下篇:英方的译者 大英帝国、汉学及翻译:理雅各与香港翻译官学生计划(1860-1900) 19世纪至20世纪的英华辞典与英和辞典的相互影响 ——中日近代新词往来的渠道之一 广告与跨国文化翻译:20世纪初期《申报》医药广告的再思考 宫崎滔天与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革命想象”:以章士钊“译录”的《孙逸仙》为中心 台湾日治时期的译者群像 译学新芽 “上帝”的争端——理雅各与译名之争的余波(1877-1880) 《爱的教育》前一章:从Cuore到《馨儿就学记》的转译史 外国翻译史论文选译 近代早期欧洲的多种翻译文化 马来世界里的翻译——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议题 稿约 《翻译史研究》撰稿体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翻译史研究(201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宏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921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1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59-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