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振、云飞扬主编的《马可·波罗大卫·利文斯通》内容介绍:马可·波罗和大卫·利文斯通无疑是伟大的探险家。马可·波罗17岁就踏上了探险东方的道路,他经叙利亚,两河流域到中亚细亚,翻越了帕米尔高原,经历九死一生来到东方。在东方17年,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更以使者的身份,出使东南亚各国,立下赫赫功勋,并给后人留下了伟大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不朽的贡献。大卫·利文斯通以传教士的身份深入神秘的非洲地区,试图用自己的探险和传教阻止罪恶的奴隶贸易。他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带着病体不断在赞比西河上探索,在尼罗河上跋涉,勘察了许多的水系,发现了壮观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以及众多的湖泊,最后在探险途中不幸身染恶疾而逝世。
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更迭悄无声息,让人不以为意。然而,翻开人类历史的漫漫长卷,我们总能听到许多年前传来的声声巨响,那些重要人物的出现和他们的作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些伟大人物传奇的一生令我们感动和震撼!
当我们为人类所创造的辉煌文明骄傲时,我们怎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此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魏广振、云飞扬主编的《马可·波罗大卫·利文斯通》能让今天的读者感受到名人们所处的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感受到名人们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行的史诗般的创造历程,感受到心灵的启迪、激励和荡涤,更能让我们多一份深深的思考。
谨以《马可·波罗大卫·利文斯通》向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也向阅读此书的所有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童年生活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很重要,无论是幸福快乐的童年,还是充满苦难的童年,在特定的条件下,往往都能转化成宝贵的财富。马可跟那些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不同,他的童年生活是在听母亲读信和想念父亲中度过的。听起来,这似乎有些不幸,事实上,正是这段童年时光,为他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旅行家奠定了基础。
马可从一出生直到15岁都没见过父亲,只要有时间他就不停问父亲的事情。母亲看着小马可这样,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但她只能给他描述父亲的样子,讲述父亲的一些故事。时间久了,父亲的大致轮廓深深印在马可的脑海里,让他对那个身强体壮、魁梧高大,眼神中透着威严的父亲形象更加充满着想念和崇敬。在马可幼小的心灵里,父亲既是严峻慈爱的,又是英勇可敬的。
小马可很聪明也很懂事,为了读懂父亲的来信,他努力学习,一有时间就让妈妈教他读书识字。在他5岁的时候就能很流利地读信给母亲听。马可每次读到父亲描绘别国的景象时,都会对那些奇妙的画面向往不已。遗憾的是,在当时通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父亲很少寄信回家,所以小马可一遍一遍地读着那些为数不多的信,最后几乎全都背了下来。
母亲常安慰他说,父亲总有一天会回来,因为所有的威尼斯人都尊敬这位冒险家,他回来总会给人们带来礼物和惊喜。母亲还说,威尼斯人命中注定是要远行,去冒险的,尤其是对一个男子来说,威尼斯太小了,应该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开阔眼界。母亲的这些话就像一粒种子,不知不觉间在马可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对童年的马可来说,最不幸的事莫过于自己的母亲因病与世长辞。母亲常常生病,但是每次都会很快康复。可是有一次,母亲病得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已经虚弱地不能下床了。有一天,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让马可给她读父亲的那些信,当马可读完的时候,发现母亲面带微笑躺在床上,但是已经停止了呼吸。任凭马可怎么呼唤和哭泣,母亲也没有醒来,她就这样静静地离开了。
母亲一直是马可的精神支柱和真正意义上的伙伴,也是他梦想的制造者和分享者。所以母亲离去的这个打击对年幼的马可来说,是他稚嫩的心灵无法承受的。父亲不在身边,母亲也永远离开了自己,他似乎一下子成了“孤儿”,这种没有了母亲的日子,让活泼的马可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了很多,但在这沉默背后,马可似乎变得更懂事也更坚强了。
幸好有索菲娅姑妈的悉心照料,才帮小马可渐渐从失去母亲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失去母亲的马可,对父亲的思念越来越浓。在母亲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年幼的马可只要听到别人谈论自己父亲冒险就会兴奋不已,过后却又会十分失落。他多么希望父亲能够穿过茫茫的亚得里亚海,回到威尼斯,回到他的身边。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在这漫长的等待中,马可的童年也在悄悄流逝。
期盼父亲回国的日子
等待父亲回国的日子对马可来说是十分漫长的,他常和小伙伴们来到港口边眺望,他多么希望某天父亲的帆船突然出现在茫茫大海上。可马可每次都满怀希望地去等待,最终只能伴随着落日的余晖,失望而归。尽管这样,他还是从来没有放弃过等待父亲归来,依旧坚持到港口眺望。
有一次,马可在港口听到水手们正谈论着一些奇特的见闻,他们说,外面的世界有长着狗头的人,会说人话,可生气的时候就像狗一样叫;有布满宝石的河流;还有一个奇怪的国家,那里的国王每天都能通过宫殿里的魔镜看到王国的任何一个地方,所以没有人敢在国王的眼皮底下犯罪。这些奇异的传说引发了马可浓厚的兴趣,他想:“父亲和叔叔走了那么远的路,一定见过许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有一天我能和他们一起出去旅行,那该多好啊!”每当他这样想的时候,思念父亲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为了实现自己去冒险的愿望,马可积极地阅读书籍和锻炼身体。他希望父亲归来的时候,能用赞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只有这样,他才能跟自己想冒险的目标靠得更近。
马可听母亲说过,父亲的生意很成功,回来的时候会给他带很多珍贵的宝石,但他对这些的兴趣远没有对外面广阔世界的兴趣大。在他的印象里,父亲在外面做生意所要面临的远不止是财富也会有艰险,不光是遇见散布着宝石的河流,可能还会遇到水手们说的那种会说话的狗,或者更加凶猛的动物。
当然,其他国家有没有浩瀚的大海、广阔的沙漠、无边的草原,或者奇奇怪怪的动物和人,这种类似的问题,似乎除了父亲就没人能给他明确的答案。他从前以为教堂的神父那么渊博,一定知道外面的世界。可是他满怀希望地去问神父的时候,神父告诉他,除了基督教的世界是光明的,外面的世界都是黑暗的,人们根本就不能到达外面的世界,因为在基督教的世界之外只是一片混沌。马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父亲还是应该相信神父,最后他还是选择相信父亲,因为神父没有去过外国,而父亲和叔叔正在外国没有回来呢。P5-9
古往今来,探险家们总是用双脚丈量着未知的地域,用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为人类带来奇迹,让世界不断走向开放,让各国文化在交往中走向融合。
马可·波罗和大卫·利文斯通无疑是伟大的探险家。马可·波罗17岁就踏上了探险东方的道路,他经叙利亚,两河流域到中亚细亚,翻越了帕米尔高原,经历九死一生来到东方。在东方17年,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更以使者的身份,出使东南亚各国,立下赫赫功勋,并给后人留下了伟大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不朽的贡献。
大卫·利文斯通以传教士的身份深入神秘的非洲地区,试图用自己的探险和传教阻止罪恶的奴隶贸易。他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带着病体不断在赞比西河上探索,在尼罗河上跋涉,勘察了许多的水系,发现了壮观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以及众多的湖泊,最后在探险途中不幸身染恶疾而逝世。
逝者如斯,但他们勇敢的探索精神光照千古,对世界的贡献随着历史的巨轮绵绵流传,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