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刨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田梅英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便是其中一本。
图书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刨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田梅英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便是其中一本。 目录 第一章 礼仪文化概述 第一节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礼仪的文化内涵 二、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礼仪文化的类别与性能 一、传统礼仪的类别 二、礼仪文化的特征 三、礼仪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人生礼仪 第一节 诞生花仪 一、报喜 二、洗三朝 三、满月礼 四、百日礼 五、命名礼 六、抓周 第二节 成年礼仪 一、冠礼 二、笄礼 第三节 寿礼 一、寿礼渊源 二、寿礼仪规 三、贺寿礼辞 第四节 婚姻礼仪 一、关于婚姻 二、婚礼仪程 第五节 丧葬社仪 一、始死 二、报丧和吊唁 三、奔丧与丧服 四、小敛和大敛 五、葬礼
第三章 曰常礼伙 第一节 坐立行走 一、宫室方位 二、坐立行走 第二节 仪容礼仪 一、服饰礼仪 二、容貌礼仪 第三节 饮食礼仪 一、乡饮酒礼 二、宴饮礼仪
第四章 学校礼仪 第一节 释奠礼 一、学行与生平 二、释奠礼概略 三、释奠礼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束侑与释菜礼 一、束惰礼 二、释菜礼
第五章 社交礼仪 第一节 称谓语言 一、不直呼其名为礼 二、谦称和敬语 三、师生称谓 第二节 社交礼仪 一、行礼方式 二、士相见礼 三、燕见国君 四、拜贺庆吊之礼 五、送礼与名帖 六、结拜与连宗 第三节 书信礼仪 一、书信语言 二、提称语 三、思慕语 四、书信中的平和阙 五、祝愿语及署名敬词 六、信封用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礼仪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梅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泰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9000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4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92.2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