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最全修订版精装插图本)(精)/世界经典教育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最全修订版精装插图本)(精)》由玛利亚·蒙台梭利所著,英国教育家:“蒙台梭利是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美国教育家:“当代讨论学前教育的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

德国教育家:“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这般举目众知的教育并不多见。在短期内能够超越国家、世界观、宗教上的差异而在世界普及的教育理论,除了蒙台梭利教育之外,别无他选。

内容推荐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最全修订版精装插图本)(精)》由玛利亚·蒙台梭利所著,《蒙台梭利育儿全书(最全修订版精装插图本)(精)》是玛丽亚·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全本”呈现形式,全书详尽地囊括了她一生所有重要的教育理念。她提出的胚胎期、儿童的敏感期、孩子的发展阶段性、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等理论,如今依旧被各国父母、老师传颂着、实践着。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欧洲8000万母亲的教子秘笈,值得被每一代父母学习、研读。

目录

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代序)    001

第一章离开母体的婴儿  001

怎样接纳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    003

解放孩子    010

孩子的出生    017

不同的成长阶段    023

儿童要获得独立    033

生命的开始    044

第二章婴儿的成长  053

双手与大脑    055

智力的增长    059

对外部世界秩序的认知    069

婴儿的内部秩序    078

心灵是怎样构建的    083

精神的胚胎    087

心理胚胎的发育    107

心理畸变的原因    112

心理畸变的表现    114

心理畸变对身体的影响    137

儿童占有欲的变化    142

第三章儿童的各种能力及培养    149

儿童的语言发展    151

婴儿语言的形成    157

儿童性格的形成    165

儿童性格的自我塑造    174

孩子的意志教育    182

要坚持意志锻炼    192

培养儿童稳定的注意力    200

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212

如何锻炼儿童的运动神经    223

智力发育的特点    229

儿童的行为能力    237

模仿与准备    241

运动对儿童的意义    246

天才的秘密    253

第四章如何带好孩子    261

让教师成为爱的启蒙者    263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266

服从意识的三个阶段    274

错误以及改正的方法    284

儿童的家庭教育    291

如何给儿童授课    309

教师应做的准备    318

新时代的老师    328

教师与纪律    334

第五章如何爱孩子    345

智力与自由    347

纪律与自由    353

自由的选择能力    369

让孩子回归自然    371

儿童的权利    378

爱的教育    384

遭遇不幸的儿童    388

儿童是什么    391

3岁的幼儿    396

成人和孩子    402

儿童——爱的源泉    411

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    420

第六章育儿有学问    427

儿童的运动    429

儿童的活动节奏    432

儿童的秩序感    435

“安静”的训练    436

无逻辑、无目的的活动    440

读书和写字    444

阅读和书写教学方法    449

感觉练习及教学材料    467

体格训练——体操    489

皈依    497

富裕家庭的儿童    500

第七章生命之初    505

选择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    507

从创造者变为工作者    513

发展障碍对语言的影响    518

想象力与文化    525

社会的凝聚力    542

天然的爱    553

第八章尊重生命    557

如何认识儿童    559

替换性人格    561

正常发展的条件    565

自发的纪律    571

教育原则    573

儿童的自尊    585

睡眠问题    589

走路    592

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建成    596

试读章节

回想一下,直到现在我们才开始为接待婴儿这个尊贵的客人做些准备。让我们检视一下,在那琳琅满目而又奢侈不堪的商品世界,有哪些东西是为孩子们准备的?这里既没有适合孩子用的盥洗盆、沙发,也没有适合他们的桌椅和刷子。一个家庭的房间倒是有许多,却没有一间是按照孩子的意愿而准备的。只有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十分幸运地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但这个房间也多少有点像是关押孩子的地方。

让我们想象一下孩子在一天之中所遭受的痛苦吧。假想有一天我们成人生活在一个巨人世界里,那些人的身体巨大无比,腿特长,跑起来不知比我们快多少倍,他们的头脑也不知要比我们敏捷和聪明多少。我们想走进他们的房间,可每个房间的门槛都要高于我们的膝盖;我们想爬过去也得有人帮助才行;我们想坐下休息一会儿,可那椅子竟与我们的肩一样高,要坐上去得先进行一番艰难的攀爬;我们想把脏衣服刷刷,但所有的刷子都是超大的,我们的手根本无法握住它;我们很想舒服地洗个澡,可那澡盆却笨重之极,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端起它。如果这些巨人还乐呵呵地对我们说:他们对我们的到来期盼已久。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他们有所怨言,他们没有做好准备和接待工作,也没有打算让我们愉快地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

同样,当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需要各种儿童专用的玩具和用品,更需要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可是孩子们发现这些都还没有准备好。成人只为他们的玩具娃娃准备了房间、厨房和衣柜。也就是说,我们只是为孩子们提供了成人用品的微缩品,孩子们只能以此自娱自乐而不能真正生活在其间。这就是我们成人跟孩子们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其根源就在于没有人认为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孩子到了这个世界才发现,自己只是作为一个被愚弄的对象而被社会接受。

大家都知道,儿童常常毁坏他们手中的玩具,尤其不珍惜那些特意为他们制作的玩具。以我看来,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恰恰是他们智力发达的证明。他之所以会拆坏玩具,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的”。也就是说,他想在玩具里面寻找有趣的东西。因为玩具的外观上没有任何使他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有时候孩子会像对待仇敌一样,用力将一个玩具打碎,以此探索隐藏在里面的奥秘。依靠周围环境和各种辅助物生存是儿童的自然倾向。他愿意用自己的脸盆,自己穿衣,自己扫地;他愿意使用与自己相配的桌子、椅子、沙发、衣橱和餐具。他的愿望是:通过使用双手以使自己更聪明,并使自己过得更舒适。孩子不仅在行为上像成人,而且还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大人的模样。这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的使命。

我们在“儿童之家”曾见到过这样的孩子,他一直显得非常快乐,做事有耐心,表现得沉着细致,像一个我们所见到的最好的工人,也像一名最称职的公司管理者。他房间的设施十分利于他的行动。挂衣物的衣钩正好在他伸手就够得着的地方;当他轻轻打开一扇门时,门的扶手大小也恰好能被他的手握住;房间里的小凳子,重量正好适合他的臂力,使他搬起来不太沉。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时,他的动作是那样轻松、优美,让人感到那完全是一种享受。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条简单明了的建议:为儿童创造一个所有东西的大小都与其能力相配的环境,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内在潜力。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一定会令你惊叹不已,他们不仅会在这里十分愉快地生活,而且内心充满了活力。我们看到,处于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孩子就像土壤里的种子,他将通过唯一的方式成长发育,那就是长久的反复练习。

当然,尽管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专心致志的神态,但由于他的身体还没完全发育成熟,他的动作会比较陧,就像他的腿还很短,走路的速度也就很慢一样。我们通过直觉可以发现,孩子们的生命正从内部开始逐渐发展与完善,就像蝶蛹在茧中悄悄成长为蝴蝶一样。如果我们阻碍这一进程,无异于用暴力摧残生命,但我们在现实中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呢?我们会毫无顾忌地阻止他们的活动,就像奴隶主对待没有人权的奴隶一样,并且我们在这样做时,毫无歉疚之心。许多人认为,对一个小孩表现出尊重是十分可笑的事。大人们对以下的情形已经习以为常:当一个孩子正在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吃饭时,成人就会很自然地去喂他;当孩子正在努力地扣衣服的扣子时,又有大人急不可耐地帮他扣上。总之,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有人代替他去做。成人对孩子连最起码的一点尊重都没有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儿童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妨碍时,我们就会十分严厉地制止他!我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总是对自己权限范围之内的事非常敏感。如果有人企图取代我们,我们立即会感到那是一种冒犯。

想一想,假如有朝一日我们成了那些无法沟通的巨人的奴隶,情况会怎样呢?当我们正在不慌不忙地品尝汤的美味时,巨人突然出现,从我们手中抢走汤匙,强追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汤喝下去,这一举动差点使我们噎住。我们也将对此表示抗议:“请你仁慈地允许我慢些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必定使我们的消化功能受到损害。再举一例,由于有一个令人高兴的约会,我们正在房间里愉快地穿着外套。忽然巨人闯进来,将一件外套扔在我们面前,并且要强行给我们穿上。他的举动使我们的尊严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当我们穿上外套去散步时已兴味索然了。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不仅包括美味的汤,有益于健康的走路练习,而且还包括我们可以自由地去做些事情。

我们为此感到很不愉快,不完全是出于对巨人的憎恶,而是源于我们的天性,源于我们在生活各方面对自由这一权利的认识。正是对自由的热爱滋润了我们的生命,也正是自由带给我们幸福与健康。自由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生活上,它在细微的行为举止中也能体现出来,就像一位哲人说过的那样:“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讲,应该让他们享有更多文化与精神上的自由,因为他们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当成人侵入孩子们的生活领地时,他们得通过斗争和反抗来捍卫。当孩子们想试试自己的触觉时,大人总是不假思索地指责他们:“不要摸!”当他们尝试着从厨房里拿点原料,比如切碎的菜叶,想做盘小菜时,他们甚至会被大人喝斥走开,并被送回他们的房间去摆弄手头的玩具。当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正是他们发展内在精神活动的过程。当儿童自发地努力之时,正是他们对周围有利于智力的物质进行全力搜寻的过程,这是多么神奇的时刻啊!

P2-5

序言

在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玛丽亚·蒙台梭利,1907年1月6日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她认为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教育应尽量放在3岁前去进行。

根据“儿童之家”的实验,蒙台梭利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教育和发展的规律:

1.胚胎期。也就是说儿童有两个胚胎——个是心理胚胎,一个是生理胚胎。婴儿要通过不断地吸收外界刺激来形成各种心理胚胎活动的能力,而心理胚胎是人类所特有的。

2.敏感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一切都充满活力和激情,他们学什么就立即会什么。

3.发展的阶段性。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的时期。3岁之前的儿童是没有思维意识活动的,他们只能无意识地吸收外部给予的东西,这个时期称为“心理胚胎期”;第二阶段(6~12岁)的儿童心理方面的发展逐渐走向平稳;第三阶段(12~18岁)的儿童身心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思维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4.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蒙台梭利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为“工作”,而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玩耍玩具的活动称为“游戏”。她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必须通过“工作”来完成,而不是通过“游戏”。她还指出,游戏只会让儿童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培养不出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的责任心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的,“工作”却可以。

蒙台梭利的教育之所以能影响全世界幼教教师和广大父母,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创办过“儿童之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最重要的是她总结和攫取了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自然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精华。

蒙台梭利认为。家长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物体来对待,而应把他们作为人本身来细心呵护。

译者

2012年6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最全修订版精装插图本)(精)/世界经典教育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译者 张建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94061
开本 16开
页数 6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58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0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3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5
4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