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悲情嘛簧灯影人生--以敬家班为个案的环县道情皮影戏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环县道情皮影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 环县道情皮影研究分期

二 相关成果主要议题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戏班选择

一 研究思路

二 戏班选择

第一章 地理文化背景与田野考察叙事

第一节 地理文化背景

一 地理地貌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我的田野考察

一 跟随敬家班走进庙会

二 扑入城市的环县道情皮影

三 在敬家庄采访的日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百年敬家班

第一节 艺人谱系

一 五辈血亲

二 五代艺人

三 谱系特征

第二节 表演变迁

一 剧目演变

二 乐器变化

第三节 箱具变化

一 戏箱

二 其他戏具

本章小结:民间戏班历史书写的可能性

第三章 攒人、台口和账份:戏班运作

第一节 戏班组建

一 戏班的组织结构与分工

二 “攒人”:组建戏班

第二节 演出台口

一 “写约”、“约书”与“耽了”

二 台口

第三节 戏班经济

一会 钱、戏钱与“账份”

二 戏班经济变迁与意义

本章小结:戏班运作的三维机制

第四章 跟班学艺:戏班传承

第一节 收徒要求与从艺选择

一 收徒要求

二 从艺选择

第二节 传承过程

一 “干梆子”入门

二 场面学习

三 “前台”学习

第三节 传承特点

一 “全凭熏”

二 节奏第一

三 “官片子”

四 竞争机制:“缺口”

五 “坐前台”与“转一围”

本章小结:戏班传承的启示

第五章神戏、《过关》戏和本戏:戏班表演

第一节 剧目分类

第二节 表演特征与分析

一 神戏表演特征与分析

二 《过关》戏表演特征与分析

三 本戏表演特征与分析

第三节“腰戏”

一 何为“腰戏”

二 为何“腰戏”

三 “腰戏”的内容与方法

四 腰戏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 环县道情皮影戏主要地方术语

附录二 敬廷孝敬登琨2007年与2008年台口

参引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环县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陇右之地东端,这里风高土燥,秋早春迟,千百年来灾异频繁、民习艰苦。然而,至今天为止,全县34万人口仍有50个戏班、300多名艺人常年演唱道情皮影戏。在如此落后的西北一隅之地,何以能保存如此完整甚至相比其他地区还显兴盛的皮影戏艺术?当地百姓为何选择了这样一种艺术形式?环县道情皮影何以承载、如何承载当地民众的生存历史、生活习俗、民众信仰并集中体现他们的价值观念?

藉此,《悲情嘛簧灯影人生--以敬家班为个案的环县道情皮影戏研究》以上述问题为纲,以环县地理文化背景与戏班历史、运作、传承、表演为目,选择百年间艺脉未断的敬家班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近半年的“住居式”考察,深度访谈艺人、观众、村民、艺人亲属及政府相关人员等不同人群,搜集表演、口述史、实物、图片、政府文件等资料,以民族志方法书写环县道情皮影历史、运作与传承的地方文化知识,以音乐学的方法层层剖析环县道情皮影戏表演的形态特征并以解释学的方法揭示其表演与历史、运作、传承的内在关联。

除绪论与结论之外,《悲情嘛簧灯影人生--以敬家班为个案的环县道情皮影戏研究》(作者黄虎)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当地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寻找环县道情皮影生存的时空、文史背景,同时也交代笔者的书写立场;第二章从敬家班传承谱系、戏箱演化与表演变迁三个方面,回溯敬家班百家历史,管窥环县道情皮影发展脉络;第三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剖析戏班的静态内部结构与动态运作规律,以考察戏班表演与社会风俗的互动关系;第四章从敬家班各位艺人的习艺史中,全面展示环县道情皮影戏自我繁殖的过程、方法与特征;第五章通过庙会中不同类型剧目的实录与分析,剖析其音乐、戏曲形态特征,阐释文化内涵与音乐形态的融合关系。

编辑推荐

《悲情嘛簧灯影人生--以敬家班为个案的环县道情皮影戏研究》(作者黄虎)以“环县民众为何选择道情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如何承载、何以承载当地百姓的生命诉求”两个主要问题为设问的基本起点,凭借扎实的田野调查,透过家族戏班这一特定视域,在口传资料与书面文献、音乐本体与文化内涵的多重关照中,通过“过关”戏、本戏和神戏的分析,“攒人、台口与账份三重运作机制”、“在表演中传承”、“跟班学艺”、“腰戏”、“折腰”等命题的阐释,以及“体验一观察”、“研究者一资讯人”和“理论修习一田野作业”反馈互动循环的田野调查方法的建构,深入揭示了生存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环县道情皮影的表演特征、传承机制和运作规律以及百年来的独特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悲情嘛簧灯影人生--以敬家班为个案的环县道情皮影戏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14056
开本 16开
页数 3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6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7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