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研究(2012.2)》由戴志强主编,本期刊出的《绘画中的科学》、《音乐节拍速度变化的辨别优势认知研究》、《琴德最优的认知验证研究》等论文均是从科学视角进行的艺术分析研究。本期专访的艺术名家卞留念先生也是国内运用科学技术进行音乐创作和民族乐器电子化革新的优秀代表人物。
图书 | 艺术与科学研究(2012.2) |
内容 | 编辑推荐 《艺术与科学研究(2012.2)》由戴志强主编,本期刊出的《绘画中的科学》、《音乐节拍速度变化的辨别优势认知研究》、《琴德最优的认知验证研究》等论文均是从科学视角进行的艺术分析研究。本期专访的艺术名家卞留念先生也是国内运用科学技术进行音乐创作和民族乐器电子化革新的优秀代表人物。 目录 艺术表现与科学认知 绘画中的科学探讨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从契合到渐变再到分形 ——埃舍尔作品风格转变新论 视错觉现象的分类和研究进展 当代中国画认知的新视角 ——跨学科研究与导入系统科学之涌现性探讨 音乐节拍速度变化的辨别优势认知研究 琴德最优的认知验证研究 音乐认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启示 审美计算与情感分析 可计算图像美学研究进展 神经美学:探索审美与大脑的关系 认知科学与审美机器人 人类对情绪事件效价强度的易感性及神经机制 “诗情画意”的统计分析 ——谈唐宋诗审美的计算机辅助研究 艺术虚拟现实与互动 互动艺术究竟是什么? ——探析互动艺术的“形”与“神”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美学形态研究之一 ——“美”的困惑与重构 教育游戏中学习者行为建模的组件模型 化数为美:数字虚拟创作的美学思考 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 国画风格水动画建模 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戏曲发展的几点启发 艺术与技术的时空交睫 ——新兴文化业态“数字水墨”的崛起及发展前景 国外学术前沿 走向科学:IEEE最新计算美学特刊介绍 实践论坛 艺术与科技:通向音乐的无限可能 艺苑赏析 工笔画中的白色颜料 有意味的视觉形式获取 《艺术与科学研究》出版宗旨 论文主要辑稿范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与科学研究(2012.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戴志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681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20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