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闻一多的18个细节(可以触摸的民国)
内容
试读章节

闻一多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乡绅人家,大家庭人口众多,子弟们受的都是旧式的教育。闻一多出身乡绅之家这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的。在他成长的那个时代,代表中国社会主流文化气质的就是那些乡绅之家。中国早期留学生的家庭背景中,出身乡绅之家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乡绅之家的子弟,一般来说,经济上还说得过去,重要的是,乡绅作为地方上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的代表,往往最能够体现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化。闻一多读书的时候,他进的学校已经不是传统的私塾,而是改良以后的私塾。当时,闻一多就既读“子日诗云”,同时也学博物、算术、美术,而且还用上了当时的新式教材。从这个经历可以看出,闻一多虽然受的是旧式教育,但已非传统意义上的旧式教育了。季镇淮在《闻朱年谱》中就说:“这是先生接触新思潮的开始。”闻一多在11岁时,已可以读到当时代表新时代潮流的书刊。其弟闻家驷回忆说:我们家庭“比较早地接受了新时代潮流的影响,在辛亥革命前夕就能阅读到《东方杂志》和《新民丛报》之类的书刊”②。

少年时,闻一多就喜欢读书和美术,很具有艺术气质。而他后来的诗人和学者生涯,与他早年的出身不无关系。闻一多身上,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由于他们出身乡绅之家,如果用阶级的观点分析,他们的内里应是和底层人民对立的,但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上,那些出身富有的知识分子,对于底层贫民却总是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同情,他们在面对贫民的时候,也总是有一种负罪感,好像自己已有的一切都是不应该的,这一点,从鲁迅的《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应该说,闻一多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变化,也与他的这种心理有关。过去,人们总是说闻一多的转变是因为读了《新华日报》和其他一些来自延安的书籍,或许有这些因素,但这些因素之所以能起作用,根源却还在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自己出身的那种负罪感。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一个优点,但也是一个缺点,当他们对于底层贫民过分有负罪感时,他们的感情就容易冲动,就很难在这种冲动中保持理性。

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对知识分子的评价非常低,他的认识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知识分子的评价非常接近,一些词语都好像是一致的。他说:“还有一点,以为只有知识分子,才有办法,别人一概不成。这种想法是错的。不要以为有了知识分子就有力量,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没有知识是不成的,但是知识不配合人民的力量,决无用处!我们知识分子常常夸大,以为很了不起,却没想到人民一觉醒,一发动起来,真正的力量就在他们身上。一班人活不好,吃不好,联大再好,也没有用的。我们是知识分子,应有我们的天职。我们享受好,义务也多,我们要努力。但以为自己努力就成了,就根本错!……因为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所以越压迫,越吃苦,报复起来就越厉害!因此我希望诸位无论干那种工作,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这不该看成普通的谦虚,一种做人的手段,因为我们确实不如他们。不但口里说,而且心里也硬是要想:我们是不如他们的。P4-5

目录

乡绅子弟

清华出身

校园文化

早熟的思想

“五四”情结

走上诗坛

到美国去

大江学会

教授生活

“新月”成员

重返清华

离开北平

长沙临大

走到昆明

性格分析

经济分析

交友分析

惨遭暗杀

序言

民国相关选题的出版,曾经是敏感的。那一度被僵化思维固锁住的,是太多面目模糊的身影。他们长袍马褂、旗袍绣履,那光影婆娑的身姿,一旦跃入脑际,就难再轻易离去。这也是近年来不管是影视还是图书,都出现了一股民国热的因缘。

有关民国的话题,似乎隐藏着一种魔力。那种潜游在净空深处的味道,从历史的不远处,静静地向我们移来。我们无法抵抗这种黑白质感的诱惑。然而,太多的民国是演绎的产品、是虚构的华章,民国真实的样子不应仅仅从名人、类名人的塑造中诞出,不应仅仅在华丽炫耀的镜头感里展示。民国绝不是“万恶的旧世界”,也不是“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她是我们的先人曾经在纠结中不断尝试和追索的第一次现代,是灿若星辰的文化人第一次放胆展示自我。同时,传统与现代的角力,保守与开放的争夺,西学与中学的通融,专制与民权的恶斗,极度的聪明和极度的愚蠢,极度的崇高和极度的可笑,都在这个时代充分表演,并给后人埋下了种子。所以我们的关注,不只是行注目礼,更是寻求还原,寻求真实,不管热血与极端,也不管沉郁与凉薄,这既是叙述对象的真实,也是原作者的真实。

《可以触摸的民国》系列丛书,我们计划分成几个子系列构建,目前即将出版的有:《可以触摸的民国·现场》《可以触摸的民国·侧影》《可以触摸的民国·细看》以及《可以触摸的民国·新学》。

《现场》板块,由南京财经大学的石钟扬教授执行主编,首选了四本:“报界奇才”、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专职记者黄远生的新闻文选;中国新闻教育与研究的先驱、“铁肩辣手”的杰出记者邵飘萍的新闻文选:“思想界明星”、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陈独秀所主编《新青年》《每周评论》中的新闻与时评选集;“五四三圣”之一、“再造文明”的设计师胡适的时评选。这四位报人(无论专职或兼职的)都是学者型的,都曾为民主为言论自由历尽艰辛,饱经磨难,透过这些依旧在燃烧的文字,可以触摸到他们滚烫的热血。

《侧影》板块,由我们编辑部操刀策划,编选民国著名学者、文人的文字,希冀觅得特殊视角,给读者一个陌生化的全新印象。譬如,傅斯年不仅是儒雅严谨的学者,我们编选的《现实政治》更展示出他对时事的敏感与睿智;徐志摩的《再来跑一趟野马》,集中其相关政论问题的文章,发现一个敏感政治、关心国家的徐志摩;朱自清的《人话》,选取他回忆性的散文篇目,串联起他的一生,搭建出朱自清的“忆之路”。

《细看》板块,则是结构别致的人物传记类原创性文本。回避宏大叙事的框架限制,省略过渡、延续的平淡,截取他(她)人生的一个个断面,或熠熠生辉,或苦痛难当,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细节出发,去触摸他们灵魂深处的颤抖,如《萧红的100个细节》《郭沫若的30个细节》等。

《新学》板块,作者皆为民国文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对民国的态度有其自成体系、自圆其说的创新,如《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选取这样被反复述说的特殊年份,却回避了政治。只看那剧变之下惶惑迟缓而跃跃欲试的百姓生活,对当下社会现状亦不乏启迪。

因为民国版图书的出版年代所限,文字中不少具体的用法,比如其中《人话》一篇中“您少爷在那儿上学?”的“那儿”、《春晖的一月》一篇中“我最爱桥上的阑干”的“阑干”,又或者《买书》一篇中“不知那儿检来《文心雕龙》的名字”的“检”字等,在现在的汉语环境中已经有了不同的用法,但为了尊重民国时代的真实性,以及作者自主创作的主权性,我们没有进行任何擅改。脚注部分属选本中自有的,我们尊重并保留。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编辑也针对具体的、可能有助读者理解的部分,增添了一部分注解。

作为编者,请允许我们向胡适、朱自清、徐志摩、傅斯年们致意。让我们一起从他们的文字上感知陌生而久违的率真、趣味和正直,倾听他们告诉我们知识人应该怎样读书、怎样生活,怎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无论侧影,还是正面,在煌煌民国的文化殿堂前,我们都该收敛起自己虚张的声势,勇于正视那逼人的光焰。我们撩拨出的民国文字中的独特味道,是想与读者分享先生们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请惠存我们的好意,同时宽恕我们的浅识。

内容推荐

谢泳编著的《闻一多的18个细节》内容介绍:有关民国的话题,似乎隐藏着一种魔力。那种潜游在净空深处的味道,从历史的不远处,静静地向我们移来。我们无法抵抗这种黑白质感的诱惑。然而,太多的民国是演绎的产品、是虚构的华章,民国真实的样子不应仅仅从名人、类名人的塑造中诞出,不应仅仅在华丽炫耀的镜头感里展示。民国绝不是“万恶的旧世界”,也不是“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她是我们的先人曾经在纠结中不断尝试和追索的第一次现代,是灿若星辰的文化人第一次放胆展示自我。同时,传统与现代的角力,保守与开放的争夺,西学与中学的通融,专制与民权的恶斗,极度的聪明和极度的愚蠢,极度的崇高和极度的可笑,都在这个时代充分表演,并给后人埋下了种子。所以我们的关注,不只是行注目礼,更是寻求还原,寻求真实,不管热血与极端,也不管沉郁与凉薄,这既是叙述对象的真实,也是原作者的真实。一起来翻阅《闻一多的18个细节》吧!

编辑推荐

谢泳编著的《闻一多的18个细节》是一本别致的人物传记,作者精心撷取了人物的若干细节,以小见大,展现了闻一多的一生。他虽不问世事,却最终为政治所缠绕,成为民主斗士,最后在昆明被暗杀。从一个诗人、一个知识分子,到介入政治,争取民主,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埋伏于闻一多的思想脉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闻一多的18个细节(可以触摸的民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105445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6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3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