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魏晋士人人格美学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魏晋士人人格美学研究》由刘月著。中国古代有没有美学?对此,有人回答说,“根本没有”;也有人则回答说,“有美无学”。事实上,这些回答都是“以西衡中”之见,是有意无意地在拿现代美学观念或西方美学标准来衡量中国美学。诚然,就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确几乎没有像西方美学那样对美的本质、形态、特征等深入探讨的理论,几乎没有柏拉图式的形而上美学追求和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推理,更没有建立起像康德、黑格尔等人所倡导的那样深刻而宏大的理论体系。然而,这或许正暗含着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究其实质,中国美学体系与西方美学体系有所不同,它看重的不是对抽象理念的分析,而是将美融人人间的日常生活,以期在对现实生活的琐细体验中,在对个体生命的深刻感悟中,去完成对美的理解,是把美与生命的悟解联系在一起。在通过生命悟解而认知美的过程中,魏晋士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开启了中国美学的新局面,尤其是关于“人格美”的确立和探讨,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内容推荐

《魏晋士人人格美学研究》由刘月著,全书以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为历史背景,以人格美学为解读视角,以士人人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时期的“自然”观、“文气”说、“缘情”论、“神”等美学命题或美学范畴演进过程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魏晋士人人格理想与美学境界的交结与融合建构了魏晋士人人格的丰富内涵,并直接推动了美学观念和审美风尚的根本变革。《魏晋士人人格美学研究》适合人格美学研究者阅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汉末魏初士人人格的变异与美学转向

 一、建安时期士人人格的变异

 二、汉末儒家伦理美学的解体

 三、美学本体的转向与重建

第二章 魏晋初期“自然”人格美学的建构

 一、正始时期士人试图调和儒、道人格本体的努力

 二、竹林时期士人人格的分化

 三、魏晋初期自然人格美学追求

第三章 西晋人格的返本归真与美学

 一、自然即名教:西晋士人的人格理想

 二、士当身名俱泰:西晋士人的人格实践

 三、以“情”为主的美学风尚

第四章 东晋美学与人格风流

 一、东晋士人的偏安心态与美学

 二、游心玄虚与畅情山水

 三、美学与人格的交融:陶渊明

第五章 “文气”说:魏晋士人“自然”人格的觉醒

 一、魏晋士人“自然”人格的发现与“文气”说的提出

 二、“文气”说与士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三、“文气”说与“才性”观

 四、“文气”说与“建安风骨”

第六章 “缘情”:魏晋士人生命情感的释放

 一、情感本体论的建立

 二、赋诗缘情

 三、诗缘情而绮靡

第七章 “神韵”:魏晋士人人格与美学的生命凝结

 一、“神韵”:佛教与魏晋士人人格的重新定位

 二、魏晋玄学与“神韵”的人格美实践

 三、“神韵”人格的美学内涵

第八章 气:魏晋时期人格与美学生命精神的凝结

 一、魏西晋:生命之气的高扬

 二、西晋时期:生命之“气”的内向延伸

 三、东晋时期:对“气”的生命底蕴的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魏晋士人人格美学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95326
开本 32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71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48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22: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