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天堂给您捎来的话(中外名人墓志铭的故事)
内容
试读章节

◆斯威夫特:竭尽全力为自由而斗争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开展一次大的评选活动,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活动,结果爱尔兰18世纪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的《格列佛游记》名列第11名。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

《格列佛游记》有机智和讽刺,有巧妙的构思,洒脱的幽默,泼辣的讥嘲,痛快淋漓。它的文体精彩绝伦。至今没有人用我们这艰难的文字写得比斯威夫特更简洁、更明快、更自然的。

英国著名评论家威尔逊把斯威夫特称为英国六位最伟大作家之一,排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不少于六次阅读《格列佛游记》,他还钟情地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存的六本书,我一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无独有偶,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翰·坎尼在他1974年出版的《一百本最有价值的I阅读》一书中,《格列佛游记)也名列其中。约翰·坎尼说:“这是一本有奇怪结尾的奇怪故事,但因为它说得栩栩如生而又极富想象力,故而也就成了一部吸引老少读者已有两百多年之久的故事。”

《格列佛游记》受到如此多的赞誉,被人们视为是一本“最给人陕乐的书”。它以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讲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周游世界时所经历的种种奇遇。读者也许会认为,这位给人们带来无数陕乐的作者,一定有着快乐的人生吧?其实不然,我们先看斯威夫特墓地一块黑色大理石上刻着的墓志铭:

神学博士乔纳森·斯威夫特的遗体埋葬于此,过去那种炽热的愤恨再也不会撕裂他的心灵了。过路的人啊,去效法这位竭尽全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吧——如果你能的话。

从这个他在遗嘱中为自己准备的墓志铭中,我们会感受到他一生中聚积的‘撕裂心灵’的愤恨,这似乎与—个“最优秀的儿童故事’的作者有些不符合,不搭界。为了解开这种不和谐的谜,让我们走进斯威夫特的人生旅程。

斯威夫特于1667年11月30日出生在爱尔兰的首府都柏林。他的父亲是英国人,于1660年定居爱尔兰,在都柏林“金斯饭店’任总管。1667年春天,他的父亲突然去世,留下妻子、女儿和尚未出世的他。虽然他后来在几个叔叔的关照下受到很好的教育,得到了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但从生出来就没有父亲这件事,对他日后喜欢以嘲讽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仍然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美国文学教授丹尼尔·伯特在《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卜书中把斯威夫特排在第42位,并写道:

斯威夫特出生在爱尔兰,双亲是英国人,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没有祖国的人……他与其时代的冲突是有个人失望和职业挫败两方面的牢固基础的。

他本来指望荣升英国主教,但是在1713年仅被任命为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主持牧师,这年他46岁。从这年以后,他除了两次短暂地访问英国以外,一直在爱尔兰“悲隆的、不幸的都柏林’’生活,直到去世。

主要由于宗教和历史的原因,爱尔兰一直在争取独立,力图摆脱英国的歧视和压迫。斯威夫特后来也成为独立斗争的提倡者和参与者。1723年,英王乔治一世的情妇肯德尔公爵夫人获得了在爱尔兰铸造半便士铜币的‘特许状’’。肯德尔公爵夫人为了牟取暴利,把特许状用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英国商人威廉.伍德,而伍德又靠降低铜的分量牟取到4万英镑的暴利,结果引起了爱尔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斯威夫特对此痛心疾首,以“布商MB”的笔名发表了《布商的信》。这些信怒斥腐败堕落、不顾人民死活的英国政府,发出了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怒吼声。在斯威夫特的领导下,爱尔兰人民终于战胜了英国殖民统治者,逼他们收回铸币的特许状。由此,斯威夫特成了爱尔兰人民的英雄。在1735年爱尔兰出的一本书中,就有了一页插图歌颂了这位英雄。

1726年,59岁的斯威夫特出版了他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全书共分四卷,每一卷中主人公格列佛都在出海航行中因船只失事和其他意外,将他带到一种神奇的国度,其中最让儿童感兴趣的恐怕是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来到比他小十二分之一的小人国,第二卷来到比他大十倍的大人国。在小人国里,从小人国居民滑稽可笑的行动中看到人类的委琐和浅薄,并且指出“欺骗之罪大于盗窃”,自负是政治和宗教堕落之源。在大人国里,格列佛发现巨人们很开朗,道德上也像身材强壮那样高尚;与这巨人对比,人类的委琐和虚假更显得突出。当格列佛吹嘘英国如何如何伟大和富有成就时,巨人们由此推断英国人必定是“最恶劣的小臭虫种族,本质上注定他们只能永远在地球表面上爬来爬去”。P16-19

目录

前言/1

第一篇:文学家

1.阿里斯托芬:憎恨歹恶,嘲笑堕落/3

2.法国大诗人龙沙:在此地安息/6

3.莎士比亚:移我尸骨者要受诅咒/11

4.斯威夫特:竭尽全力为自由而斗争/16

5.菲尔丁:善于揭示人类内心的隐秘/21

6.司汤达:生活过,写作过,恋爱过/25

7.彭斯:田野之诗神/30

8.简·奥斯丁:非同一般的禀赋/37

9.拜伦:能战胜磨难和时光/43

10.济慈:名字是用水写的/49

11.雪莱:他的一切都没有消失/53

12.普希金:《我的墓志铭》/57

13.奈瓦尔:我为何来到世上?/60

14.埃德加·爱伦·坡:乌鸦说,永不再!/65

15.缪塞:请在墓地上栽棵柳树/71

16.赫尔岑:留下像火一样燃烧的文章/75

17.惠特曼:我将我自己遗赠给泥土/78

18.普吕多姆:阖上的眼睛仍会眺望/83

19.阿尔伯瑞:倒下头来,一事无成/86

20.萧伯纳: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9l

21.德莱塞:哦,梦幻,无常的梦幻/96

22.叶芝:对生命对死亡投以冷眼/101

23.杰克·伦敦:匠人丢弃的石头/105

24.伍尔夫:我不曾失败也永不屈服/112

25.阿波利奈尔:我的心宛如一朵颠倒的火焰/116

26.海明威:恕我不能站起来了/121

27.博尔赫斯:不应恐惧/126

28.弗罗斯特:我和世界有一次情人的争吵/131

29.里尔克:玫瑰你这令人讨厌的东西/137

30.帕尼奥尔:他爱过山泉、朋友和妻子/141

31.雷蒙·钱德勒:人死重于心碎/145

32.福克纳:紧抱着我的泥土/151

33.安格尔:我能照亮/155

34.老舍:文艺界尽责的小卒/159

35.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62

36.沈从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168

37.萧乾:他是微笑着离去的/177

38.启功: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182

第二篇:艺术家

39.拉斐尔:大自然害怕被征服/189

40.大卫:法兰西近代画派的创新者/193

41.舒伯特:丰富的宝藏和美丽的希望埋在这儿了/198

42.罗丹:《思想者》/202

43.列维坦:希望得到宁静/206

44.夏里亚宾:请你停一下/210

45.莫地里亚尼:在他即将获得成功之际/214

46.聂耳:中国革命之号角/219

47.李小龙: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223

第三篇:政治家、军事家等

48.华盛顿:鼓舞着人们相爱/231

49.潘恩:《常识》的作者/236

50.杰斐逊:《独立宣言》的起草人/242

51.罗伯斯比尔:我活着你可能就会死去/247

52.赫德:他……长眠于此/251

53.巴顿:第三集团军上将/255

54.肯尼迪:你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259

55.马丁·路德·金:我终于自由了/264

56.伏尔泰:他的思想遍布世界/270

57.卢梭:—个自然和真理之人/275

58.杜南:红十字会的创始人/280

59.罗素:对人,对人类痛苦素有悲悯之心/285

60.威德纳:这是爱的纪念/290

61.特里莎:你们要彼此相爱/296

第四篇:科学家

62.阿基米德:—个有趣的几何图形/305

63.丢番图:活到几岁才和死神见面?/310

64.费马:x“+Y“≤z“/314

65.雅可布·伯努利:纵使变化依然故我/319

66.高斯:正十七边形/322

67.帕拉塞尔苏斯:把他的财物施舍给穷人/326

68.第谷:活着时聪明,死时却糊涂/33l

69.开普勒:我曾经遥测天空/336

70.列文虎克:活了90年10个月又2天/341

71.牛顿:让一切显现光明/346

72.富兰克林:印刷工/351

73.莫顿:科学制服了疼痛/356

74.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360

75.玻尔兹曼:S=klogw/364

76.希尔伯特: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368

77.迈特纳:一位从未失去人性的物理学家/373

78.玻恩:pq—qp=h/2∏i/379

79.薛定谔:ihψ=Hψ/384

80.约里奥:—个为公正的世界斗争的人/389

81.费曼:最卓越的直觉大师/394

82.吴健雄:中国的居里夫人/400

83.杨小凯:他由此获得了永生/406

序言

说起来话有一点长。50多年前的1954年,我刚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空军信阳航校复员退役。在军队当了四年的文化教员,退役时19岁,很想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于是到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插班读高中二年级,我弟弟杨振声那年在武汉长江水利学校读三年级。我们那时很年轻,像所有年轻人一样,喜欢幻想,喜欢诗歌,我们俩在一起时喜欢用带有武汉口音的普通话朗诵我们喜欢的诗歌。我们都喜欢普希金的诗,弟弟特别喜欢《致恰阿达耶夫》最后的几句:

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醒来,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他为什么喜欢,我现在也记不清楚,但是从那时我们热爱新中国的真挚感情来猜度,大概是决心在新中国的伟大复兴和建设中作出贡献,成就一番事业吧。两人都喜欢的则是普希金的《我的墓志铭》:

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

在爱情与懒惰中,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生,

他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可是他心地善良,

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我们喜欢它,是因为我们两人心地的确很善良,也相信我们今后能够成为一个“好人”。这个人生目标不能说是宏伟,但是却需要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努力去实行才能真正做到。

我和弟弟的关系一直很好,但是不幸的是,他却于1999年在他63岁的时候意外乘鹤仙去,留下我好不寂寞!以前我们每一年可以在一起回忆往事,兴致来了喝几口白酒,朗诵一下《致恰阿达耶夫》和《我的墓志铭》,那真是“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寒山酌白云”,好不愉快,好不潇洒!

现在,没有人与我一起朗诵我们最爱的诗歌了,思念的时候只能一个人默默念着这些诗句。真个是“春风花落歌声在,梦里能来共酒尊”。

后来,我在写一些名人传记的时候对名人墓志铭越来越有兴趣,因为这些简单含蓄的墓志铭,非常感人,而且对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于是在写作之余开始收集墓志铭的故事。这些墓志铭后面大多有着非同一般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我得到很多美的享受,也获得了许多人生教益。例如,美国诗人安格尔的墓志铭是:

I Call’t move mountains.

But I can make light.

我不能移山,

但我能照亮。

这个墓志铭后面就有着非常动人的故事,让你感动得不能不流泪。谦虚的安格尔让每一个受到他帮助的人感激不尽,甚至改变了其中一些人的命运,但是他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却自谦地说自己只不过“能照亮”而已。何等可爱可敬的诗人啊!

还有,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墓志铭是:

我和世界有一次情人的争吵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读者不了解弗罗斯特一生艰难的奋斗历程,就无法了解它的含义;而一旦了解他几乎带有悲剧色彩的一生,你就会感动得潸然泪下。

要了解这些墓志铭,有时需要很多的背景知识,还真是不容易。例如,济慈的墓志铭是: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was write in water。

这儿长眠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用水写的。  我根据我得到的资料作了一番解释。但是看了何兆武先生在他的《上学记》里写的一段故事以后,才觉得自己的理解并不全面。何先生说:“济慈的epitaph(墓志铭)是他死以前自己写的,非常有名。”何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外籍老师温德先生对济慈的墓志铭解释说,西方有句谚语:“人生一世就是把名字写在沙上。”潮水一来,名字被冲没了,人一生一世就是这样,如中国古诗所说:“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可是济慈要把名字写在水上,这就更彻底,一边写一边消失,不必等到海水来冲没。何兆武先生感慨地说:“我听了以后非常感慨,觉得济慈对人生的领悟达到如此境界真是彻底。”

这比我原来理解的深刻多了。这件事使我明白:我对墓志铭的解读,因为我学识的欠缺,肯定会有许多不全面、不精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所以我真挚地希望看过本书的专家学者和读者们不吝指正。

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还应该感谢合作者陈珩女士,她是大学英语老师,本书中很多英语资料是她收集和翻译的,没有她的帮助,我的写作将会非常困难。

还要感谢武汉出版社的彭小华社长和邹德清副总编,是他们两位慷慨地接受本书的出版。责编王远彦先生和方雷先生为这本书的编辑,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我们理应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内容推荐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从天堂给您捎来的话(中外名人墓志铭的故事)》收录了83位中外名人的墓志铭故事,内容包括阿里斯托芬:憎恨歹恶,嘲笑堕落、法国大诗人龙沙:在此地安息、莎士比亚:移我尸骨者要受诅咒、斯威夫特:竭尽全力为自由而斗争等。

《从天堂给您捎来的话(中外名人墓志铭的故事)》由杨建邺等编著。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萧伯纳、海明威、沈从文……38位文学家;

拉斐尔、罗丹、聂耳、李小龙……9位艺术家;

华盛顿、伏尔泰、卢梭、罗素……14位政治家思想家;

阿基米德、费马、开普勒、吴健雄……22位科学家;

《从天堂给您捎来的话(中外名人墓志铭的故事)》(作者:杨建邺)350幅珍奇图片,83位中外名人,不朽的建树,奇异的人生,精彩从谜一般的墓志铭开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天堂给您捎来的话(中外名人墓志铭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建邺//陈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74958
开本 16开
页数 4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