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辛亥革命人物故事/在清华园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系列丛书/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辛亥革命人物故事》是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飙先生的激情之作。张飙先生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讲八集专题片《辛亥故事》,书法长卷《辛亥革命人物赋》曾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台北国父纪念馆巡展。而本书正是在这两部作品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内容推荐

《辛亥革命人物故事》一书是由著名书法家张飙先生以其近9000字的长文——《辛亥革命人物赋》和八集广播专题片《辛亥故事》为基础,广泛搜集和阅读史料而创作出的一部热情讴歌辛亥革命先烈的著作。书中讲述了孙文、黄兴、杨衢云、陈少白等一百多位志士的故事,以纪念他们的革命壮举,并借此让辛亥革命志士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为更多人所了解,使之成为振兴中华的精神力量。书中还配有作者的数十幅参展书法作品,可谓知识性和艺术性兼具。

目录

辛亥革命人物赋

辛亥革命人物故事

一 振兴中华之梦

  孙中山与黄兴,天才的理想家与伟大的实干家

二 群星惊世壮举

  领导辛亥革命的领袖们,是熠熠生辉的群星

三 舍生唤起民众

  一批勇于牺牲的思想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民主启蒙

四 勇赴必死之战

  明知必死而勇赴,所以他们就更伟大

五 慷慨就义英雄

  无论是战死沙场,还是被捕英勇就义,他们都是一个信念:死我一人天下生

六 黄花岗上忠魂

  在必死的战斗前留下的书信,永远向我们昭示着伟大

七 武昌改变中国

  永远记住在武昌起义中燃烧自己,照亮征途的英雄

八 为民众争人格

  以天下为己任,不以天下为己有

参考文献

后记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简介

清华大学百年树人主题文化活动项目介绍

试读章节

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的当年,在武昌起义前,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四月的黄花岗起义,二是夏天的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前的起义,毫无例外,每一次都失败了,黄花岗起义是最后一次失败。

孙中山前后五祭七十二烈士,共撰祭文四篇,演说词一篇,题字“浩气长存”一幅,写序文一篇。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次起义的烈士,像黄花岗烈士这样,让孙中山刻骨铭心,深深怀念,并高度评价其地位及价值。黄花岗起义一年以后,已经辞去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孙中山,带领十万人在黄花岗公祭烈士。在他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有这样的话: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峨,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俦。”

有时候,看着辛亥革命的材料,我很难想象,在100多年前,怎么会有那么多生于富豪之家、又受过良好教育的华夏精英,放弃富裕生活和远大前程,为了一个渺茫或即便实现也无法消受的梦想,不停地以卵击石,抛洒热血,牺牲生命。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就是他们牺牲小我,成就了中华民族这个大我。

同盟会领导的起义屡战屡败,无一成功,在革命党人中滋生了灰心、甚至丧失信心的情绪。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孙中山在1910年的11月召开了会议,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孙中山在会上说:“决意为破釜沉舟之举,誓不反顾,与虏一搏!”他号召,“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出财”,会后孙中山身先士卒,立即去美国筹款和购买军械。

会议决定,聚集十个省的革命党人,与清政府决一死战。当时,参加会议的人认为此战必胜,所以在战略上确定以全部力量在广州起义,胜利后分军北上,由黄兴领一军经湖南向武汉行进,以赵声领一军经江西向南京行进。

同盟会设立了起义统筹总部,下面的同志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又从各省、南洋群岛和留日学生中调集大批优秀骨干,并组成了有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支800人的敢死队。和清王朝作“最后一搏”的时候到了!

很可惜的是,起义的消息又被泄露,起义的日期也一改再改。这次起义之前的事情头绪很多,原因也很复杂,不再详述。只是到起义之前,原定十路人马还有六路没到,而清政府在全城大肆搜捕革命党人。有人提议,暂缓这次起义。在激烈的辩论中,喻培伦说了这样的话:“党人兴师者屡,迄无所验。今以数月之力,召集全国党人,耗财数十万,不一决死命,遽然中止,海外出币者,或疑党人为诈财,其将何词以自解?且举义诚知必死,然死国,义也。吾人不肯死,谁肯死者?国事将不可挽矣!”

是啊,日本、南洋及全国各地的同志抛妻别子、辞父离母、弃学去业,不远千里而来,就为一个目标——参加这次武装起义。目前形势虽然危急,但是绝对不能因此畏缩不前。不然,革命党人就会失信于天下。

黄兴当机立断,与其为了等待未到的同志而坐视其他机关一一被查破,不如放手干一场!最后议定,4月27日起义。

黄花岗起义其实是一次必然失败的起义。这一点,参加起义的人心里都很清楚。所以,许多烈士在起义的前夕,给家人留下了绝笔书。

这些文字和书信告诉我们,英雄们也有花前月下,英雄们同样柔情脉脉,他们同样对自己的家人充满深情。他们上有白发苍苍的父母,下有娇妻爱子。可是他们毅然舍弃了一切,慷慨赴死。

正因如此,他们就更伟大。

P78-79

序言

文化经典·传统丹青·名家释义·公益传播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出版活动简介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出版活动,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百年树人名家主题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展示交流活动”的延续,由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等联合主办,由清华校友总会文化艺术工作坊、北京百年厚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出版活动得到了中央文史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高等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该丛书包括:

系列一:照耀人类灵魂的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系列)

系列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家园(华夏名胜古迹系列)

系列三:全世界最美丽的作品(中华传统诗词文赋系列)

系列四:清华园里读国学(经典诵读多媒体音像系列)

系列五:在清华园,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国学文化素养系列)

系列六:清华公益书画艺术名家主题文化作品集系列

以上系列一至三为书法艺术卷,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知名专家学者领衔,分别从“四书五经”、《金刚经》《道德经》等儒释道传统文化核心经典中,从四大书院、大儒故居、古代官衙、商号大院、三清福地、十方丛林等文化名胜古迹中,从唐诗、宋词、清对联、元典成语、格言散文等传统诗词文赋中,撷取精华、解惑释义,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书法教育家、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名流以及社会各界实力派爱心公益书画名家创作墨宝。系列四“清华园里读国学(经典诵读多媒体音像系列)”,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金刚经》等核心文化典籍以及《孝弟三百千》等蒙学名篇,由专家进行精要注音注解,并由具有崇高国学情怀的朗诵艺术名家、播音主持名人、国学文化名师以及清华北大等具备朗诵专长的师生、校友、国学艺术社团成员等担纲诵读。文化经典、传统丹青、名家释义三位一体是本丛书的突出特色。

作为清华大学师生校友、继续教育学员课程辅助教材,本丛书将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并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百年树人文化促进基金监督,携手社会各界爱心组织和个人,以公益捐赠助印、艺术品收藏或冠名传播等形式,向清华大学等高校及全国中小学,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定向赠送。在丛书出版的同时,清华校友总会文化艺术工作坊、清华大学团委社团协会部还将联合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校内学生社团及广大师生、校友,发起并举办“清华大学公益艺术名家主题文化作品展览”“国学经典诵读交流比赛”“清华学堂传统文化名家大讲堂”等系列文化传播活动。

以书画等艺术形式,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传统文化系列丛书(书法艺术卷)”出版活动不变的宗旨。

丛书编委会

2013年11月

后记

《辛亥革命人物赋》从开始写作到举办书法展览,竟然断断续续持续了两年。这一过程最艰苦的部分是搜集和核对材料。当时只是想把辛亥革命志士的精神弘扬一下,没有想到引起了这样大的反响。

我曾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讲过辛亥革命人物的精神,也在台北的国父纪念馆宣讲过辛亥革命人物的精神,得到的是一致的好评。这使我更加意识到,确确实实,辛亥革命精神是我们全体中华民族永远的财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电视制作中心制作了八集《辛亥故事》专题片,由我撰稿,也由我讲。在这一讲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梳理,成为此书。

在《人物赋》、专题片及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有:黎东方《细说民国创立》、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林百克《孙逸仙传记》、曾绍敏等《辛亥革命四川三大将军传》、宫崎滔天(日)《三十三年之梦》、陆坚《先鞭著辛亥英杰耀汗青——自贡贡井辛亥革命事略及辛亥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初探》等,也参考了百度、新浪等网上的有关词条,还参考了辛亥革命英雄的后人所写的一些回忆文章。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飙

2013年初冬于北京天歌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辛亥革命人物故事/在清华园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系列丛书/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06434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1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2014085592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在清华园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系列丛书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