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言)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知名博主、《纽约时报》畅销书《信任代理》作者克里斯·布洛根 & 朱利恩·史密斯最新实践力作。

《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言)》首度提出“影响力方程式”及影响力六因子,教你六步打造个人影响力。

互联网营销专家、新营销教父塞斯·高汀;硅谷著名创业大师、苹果公司前首席“布道师”盖伊·川崎倾力推荐。著名营销及行为专家孙路弘多道测试题倾情导读,华艺传媒创始人、《微力无边》作者杜子建特别推荐!

内容推荐

在网络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通过自媒体平台提升个人影响力?企业又应如何借助互联网开展商业活动?

《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言)》是继上一本《纽约时报》畅销书《信任代理》之后,克里斯·布洛根和朱利恩·史密斯融合对当下网络最直接的观察和实践,首度提出“影响力方程式”及其六因子这一新概念,旨在帮助人们提高个人影响力,并更切实、有效地指导日常的营销工作。

《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言)》中立足于翔实的案例分析,拆解6大影响力因子及其作用方式——对比度、触及率、曝光度、表达方式、信任度和共鸣水平,是有关个人影响力的又一部力作。如今,“影响力方程式”已经成为助力于诸多名人和商业组织打造网络平台影响力的利器。

目录

《影响力方程式》测试题

前言 影响力才是真正的主题

引言 影响力方程式,IMPACT= C*(R+E+A+T+E)

01 找准目标,为自己代言

 告别“贵”媒体

 影响力升级的两大步骤

 用游戏化打造影响力

 坚持,咽下所有委屈和借口

02 对比度为零,影响力也为零

方程式因子C(Contrast):对比度

 你的创意足够“圆滑”吗

 让创意如病毒一般传播

 稍不客观也无妨

 对比度即模式突破

 对比度的三大形成策略

03 观点越明晰,传播力越强

方程式因子A(Articulation):表达方式

 简洁不等于简陋

 让孩子也能明白

 坚守一个重要的主题

 商业创意的三大误区

 争做涂鸦手

04 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发声平台

方程式因子R(Reach):触及率

 触及率要靠时间来发酵

 构建平台的重要性

 如何从平台中获取价值

 兑换价值的最佳时机

 让你的平台为人所用

05 让自己无处不在,却又不露痕迹

方程式因子E(Exposure):曝光度

 平台越大越好的谬论

 如何应对信息过饱和问题

 如何掌握曝光频率

 坚持更新比追求完美更重要

 被动曝光优于主动曝光

06 成为一名信任代理

方程式因子T(Trust):信任度

 信任公式

 亲近感,实实在在的人情味

 在线社交体验就是一场鸡尾酒会

 公信力,信任公式的核心要素

 可靠度,信任公式最易被忽视的要素

07 让每一次互动都在说“我们”

方程式因子E(Echo):共鸣水平

 “我了解你的感受”

 包装你的小怪癖

 小怪癖与糟糕的区别

 回复,最好用的武器

 对比度与共鸣水平不冲突

结语 影响力就是充满创意地表现你自己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读到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你有了自己的社交账号,坏消息是没人关注你。

也许,你也创建了一个个人博客。不过这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实际上,我们并不介意你是在Twitter、Facebook,还是Google+上注册了你的社交账号。我们并不关心你接下来准备在哪里注册账号——足迹网站Foursquare,还是团购网站Groupon,或者其他什么别的网站。

不过,还是要祝贺你,因为你已经与新时代接轨了!只不过还没人认识你。可能你自己,平台的拥有者,并不在乎或没能意识到迈出这一步的真正意义。

你尚未进入大家的视野之中,未被标注在“地图”上,“词典”上应该出现你名字的地方仍旧是一大块空白,或即使你的名字出现了,也只是一个生僻的词,没有人会去查找它。没有人知道你的名字,或者说他们没有理由去查找你,纵然他们把你的名字输入了搜索框并且找到了你,结果也是一样,因为你根本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但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却充满了普通人借由网络获得巨大成功的故事,即使故事的主角是一些乏善可陈的平庸之辈。他们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了,他们的成名故事同奥尔森姐妹(Olsen Twins)的人生经历如出一辙——他们只是某一天被魔力手指神秘地点中,然后出名了!没有摸爬滚打,没有苦难的经历,甚至没有作出任何牺牲,一切就那么突然地发生了。

问题是,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社交账号,每个人都在使用社会化媒体。就在我们写作本书时,Facebook的用户已超过800万人。这个数字意味着,在这个星球上,每11个人中就有不止1个人是社交网站的用户。所以,只是“在场”或者说仅仅参与已经远远不够了。你的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但还没有人访问,而这也绝不是会随时间自然改观的事,在现如今这个时代,你的个人主页可能永远都是一块无人问津的空地。

我们想让你明白的是,若想去影响别人。仅仅只是“在场”远远不够。你必须要先有这种意识,然后才能真正重视后面的工作。接下来要做的是,弄清楚如何才能将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你希望建立连接的目标人群,如何跟他们培养起能够带来价值的优质人际关系。

这也是你使用新媒体渠道的真正目标,最好也不要使用那些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工具,因为它们不会带来任何价值。不要吝惜你的时间,只有时间才能创造出价值,并且社交网络的用户中年龄介于30~60岁的人群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你面对的是一帮社会阅历丰富、个人需求多层次化的“大孩子”。

而你要做的,是利用这些简单、低门槛的科技来找到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登人Google+,然后去发掘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客户群,这对你来说并不算浪费时间。不过仅仅只是放上一些产品的图片,客户也不太可能会“自投罗网”,你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你必须同时会说和听。面对这些新媒体渠道,只是对着它们叫嚷是没有用的。你可能会借此获得一些关注度,但相当有限。如果你在推销产品的同时注意倾听,了解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并且学会在进行评论反馈的同时将一些新的互动内容嵌套进去,此时,你才算是真正创造了价值。你当然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售卖自己的产品,不过,你需要更深入地打人这个社交圈子。

这里引用互联网研究学者克莱·舍基所著的书中的一段内容:正因为这些工具在技术上已经进化得足够无趣,因此,它们才能在普通人的眼中变得有趣起来。如今,这些工具之所以不再给人冷冰冰的印象,是因为它们是先进的新工具。而你觉得它们很酷,是因为它们为你跟他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新颖的方式。还记得你买的第一个手机吗?在前几周它还只是一个毫无情趣的机器,但没过多久,它便成了你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用来询问妻子或丈夫“家里的牛奶够不够准备早上的燕麦粥”之类的日常琐事。也是这个突然闯入我们生活的新工具,让你有了自己的新事业,或者为你的未来带来了新转机。现在,欢迎进入新一批先进工具所搭建起的新型社会吧,它们和手机一样有趣、日常且便利。而且,情况只会变得更好,因为新科技越来越平易近人,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感官世界,几乎就像是又卷土重来的青春期一般。  无论你在玩哪一款视频游戏,一开始,你的游戏人物级别一定都是最低等的“一级”,武器最差、能力最弱、资源最少。游戏规则都大同小异——人物在游戏进程中逐渐习得新的技能、获取新的武器,累积经验准备接受更复杂的挑战。不过,在整个过程之中,有一个方面鲜少被人们谈到。

几乎每一款游戏都有一个故事脉络,会设置一些路径让游戏角色到处走动,并通过一些闯关任务获取更多的资源和经验(《吃豆人》这种小游戏还未体现出这一概念,不过《魔兽世界》就具备这种游戏框架)。在视频游戏《小龙斯派罗》(甚至对成人玩家而言,这也是一款相当有趣的游戏!)里,游戏人物就是通过击败对手来赚取经验值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一直跟那些级别低的小喽哕打闹,一边慢慢地积累经验值,最终也能达到升级的目的。你也可以尝试将沿途每一次遇到的宝物都收集起来,然后用筹集到的资金为自己的游戏人物升级。P35-37

序言

影星詹姆斯·卡格尼(James Cagney)参演过的电影远超出了50部,在演艺生涯中无数次捧奖,其中就包括奥斯卡最佳男演员这座奖杯。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出的好莱坞50位最伟大的银幕传奇人物名单中,他位列前十。

卡格尼经常饰演“硬汉”角色,影迷们在模仿他时,通常会学他冷笑一声,然后将头一偏,来一句“嘿!你这个卑鄙小人!”也许同时还会假装开动机枪来一阵火力扫射。如果你已经上了些年纪,甚至可能记得电影《小鬼当家》里面曾引用过一句他的经典台词,“不用找了,你这个肮脏的家伙!” 这部1990年由麦考利·卡尔金领衔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个8岁小男孩在圣诞夜“修理”试图潜入自己家中的两个笨贼的故事,而这句漂亮话正是来自卡格尼的金句。

不过,荧幕上的卡格尼从来没有说过诸如“你这个卑鄙小人”或者“嘿! 你这个卑鄙小人”,甚至“你这个卑鄙小人,你杀了我的兄弟”这样的话。卡格尼说过的最接近的一句话是:“出来受死吧,你这个卑鄙无耻、胆小如鼠的恶心家伙,不然我让你尝尝子弹穿肠而过的滋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两位作者觉得自己就是卡格尼。我们并非关注社会化媒体究竟有多么神奇、多么令人称叹的专业人士,可是人们在谈论社会化媒体时经常会引用我们的观点,或者将我们视为社交网络方面的权威人士。好吧,诸位异见者们,且往下看,因为我们深藏未露的“把式”还多着呢。

你可能会认为这本书是关于社会化媒体的。这可以理解!我们曾写过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单的书,它也被人们认为是有关社会化媒体 和社交网络的,直到人们读过之后才发现不是。对于这本书,读者们可能也会说同样的话。

《影响力方程式》实际上讲的是如何吸引到更多的受众与你进行互动,以及学习如何围绕这种互动交流的体验来建设社区,从而将平台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探讨以上主题时,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些用来搭建平台的工具。当然, 这些工具通常指的就是社交网络。不过,如果从社会化媒体的角度来看待《影响力方程式》这本书,那就跟把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传世名著《白鲸》,看成是写船的一本书一样。的确,工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平台运作的环境,我们也会提到,较之在主流媒体上树立影响力,运用社交网络工具搭建自媒体平台,事情会容易许多。

不过,这并非本书的主题,“影响力”才是本书真正的主题。这本书会向你详细解释如何形成观点,如何借由平台来传播这些观点,以及如何围绕观点营造强有力的人性氛围,从而确保人们能够感受到你对他们参与的重视。

反复重申这一点的感觉有点奇怪,但我们必须这么做。美国公路自行车赛职业车手兰斯·阿姆斯特朗曾说过:“一切与自行车无关。”同样地,没有人会问海明威习惯用哪个牌子的打字机写作——好吧,可能他们确实问过这种问题,不过你应该明白我想说的是什么。

这并非是一本关于 Twitter、Facebook、Google+、Pinterest以及 Facebook前高管所创建的私密社交网络Path的书,谁会在乎呢?任何社交网络都是有时效性的,所以它们并非关键性的因素。人,才是那个决定性因素。所以,你决定翻开这本书了吗?

后记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安迪·沃霍尔有个著名的“成名15分钟”理论一“未来每个人都能当15分钟的名人”,这在如今的现实语境下来看,已经平淡无奇。

媒体时代的影响力是指什么?如果你玩微博,那么粗略来说,粉丝数量就是你具备的影响力。但是,如何通过成功吸引到可观的粉丝群来积聚起自己的影响力,并以此为跳板制造成功的机遇,就不是简单几句话能够说得清的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视实际操作性的搭建过程。《影响力方程式》的两位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即是从实践层面上,层层深入给予解答。

媒体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如此这般深刻入骨,这在20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社交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互动交际的方式,无限地拓展了人与人之间发生关联的可能性。新媒介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更为平等和民主的人际局面,而与此同时,反馈的及时和反馈面的无限扩大,也为这种新的联结方式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身处新媒体时代,有人如坐针毡,不知如何具体行动,从而一展雄心抱负;也有人还没能清醒意识到新媒体的巨大意义,仍沉浸在旧时代的行为方式中,以致白白错失了大好时机。面对挑战与机遇,《影响力方程式》的两位作者以其宽阔的视界和诚挚的努力,试图带领我们走出初期的迷茫。

不过,虽然时代的每一轮更新都免不了科技手段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但归根结底仍旧是关于人的问题,这也是本书内容所反复强调的。也因此,终究还是对一个人自身修养的考验,且是更为严厉的考验。这对于身处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情。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这种紧迫感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每时每刻,我们无不是在整个世界的紧密注视下展示真实的自己。本书还会告诉我们,当人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冲击之下,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而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你自己就是你全部的和最重要的资本。但越是看似寻常的问题,要想真正获得解决就越是不易,不过本书两位作者的讲述平易且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很及时的书。  最后,译者希望在此向王旭泉老师和湛庐文化的编辑们致以谢意。

书评(媒体评论)

我的直觉是,10年后,可能不再有“商业品牌”这个词——基于自媒体和人格数据的相互映照,“人”的品牌将会来临。个人影响力的高低加上个人人格数据所映证的信用指数的高低,将是商业品牌的竞争核心。《影响力方程式》恰恰强调了“人”才是影响力的真正主题。所以,想要为自己代言,就要抓住这10年的塑造期,用好自媒体。

——杜子建 华艺传媒创始人、《微力无边》作者

克里斯·布洛根和朱利恩·史密斯的观点值得人们反复琢磨,它会被人们迫不及待地讲给自己的朋友,进而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塞斯·高汀 互联网营销专家、新营销教父

无论是在线下还是线上,市场营销的基础就是信任。克里斯·布洛根和朱利恩·史密斯告诉人们如何赢取别人的信任从而成为一名信任代理,并将之转化为强有力的商业利器。他们知道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商业活动。

——盖伊·川崎 硅谷著名创业大师、苹果公司前首席“布道师”

本书针对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引起关注、轰动的建议切实有效。当大家开始讨论如何在网络上创立品牌时,克里斯·布洛根和朱利恩·史密斯已经做到了。

——《金融时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响力方程式(如何为自己代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克里斯·布洛根//朱利恩·史密斯
译者 常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60809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2014096687
中图分类号 F713.3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9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1-2014-82号
版权提供者 Portfolio, a member of Penguin Group (USA) In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