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公民学或市政学之类的教材。它呈现给世人的不是种种纯洁无瑕的程序与制度,而是并非天使的不完美的人类。它不是要对这个国家或者其他任何国家的领袖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做人做事进行空洞刻板的说教,而是站在一个熟知内幕者的角度揭示领袖们有时过于离经叛道或令人咋舌的行为。相应地,它所围绕的主题并非历史浩浩荡荡的行进历程,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对权力、地位和荣誉的追逐,以及为了在华盛顿获得一席之地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争斗。
克里斯·马修斯编著的《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是一个懂得政治的人写给所有人的14堂政治谋略课。不管你是在政坛,还是在商界或职场打拼,这些来自美国政治人物的经验与教训对你结交盟友、战胜对手都会有极大的启发。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这里的政治是指“关系”——对每个人的成功都至关重要的各种人际关系。《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这本书正是一个懂得这种政治的人写给所有人的14堂“关系”谋略课。
作者克里斯·马修斯曾担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演讲撰稿人,数十年生活在政坛高层的台前幕后,经历、目睹了许多政治人物的沉浮成败。他从中总结出来的这些政坛成败的潜在法则是人际关系的普遍真理,适用于在政坛、商界、职场锐意进取的每个人。
索取比给予还好——人们是不会介意被别人所用的,他们介意的是不被别人重视。
让你的敌人站在你的面前——要亲近你的朋友,但要更加亲近你的敌人。
对任何飞来之箭都要一一反击——对任何一个谎言如果置之不理,24小时之内它就会变成真理。
说话是为了更好地沉默——有时候沉默是一种比伶牙俐齿更为有效的武器。
举灯照亮你的问题——做你自己的不幸消息的送信者,总比让别人来传播你的坏消息更好。
这些充满哲理的金玉良言就来源于一个个政界人物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们不仅帮助你看清这个政治无所不在的世界,而且给予你智慧去披荆斩棘,成就你想成就的事业。
对于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理想主义者来说,你可以料到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博比·贝克这种人了。博比·贝克是约翰逊总统的亲密朋友和助手,他十足地代表了华盛顿政坛最肮脏、阴暗的一面。如果有哪部字典要给“腐败”这一词条配一幅插图作为说明,贝克的照片就是最佳的选择。他利用自己精心编织的种种友情关系和身为参议院秘书的地位与内幕知情人角色,纷纷成为一家又一家停车旅馆、机械销售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秘密股东。然而,1968年秋天,他的如意算盘破灭,前程灰飞烟灭。这位精明、狡黠的国会山助手被以逃税、侵吞和共犯等多项罪名投进了监狱。
贝克是一个爱讲排场的人,他在出游时总是选择最豪华的方式。就在他自由自在的日子临近结束之际,他还为自己在豪华游轮“美利坚号”上订了舱位进行了一次大西洋旅行。他一上船就和他那帮乱七八糟的朋友以及一些不明不白的女人,占住了游轮的酒吧,在那里寻欢作乐。他在船上轻松自如地扮演的角色,也和他为自己在参议院的那些庇护人扮演的角色一样——娱乐活动的总指挥。
然而,不管怎样说,贝克却首先是一个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的家伙,他那带着讥讽神态的眼光,能看清事情是如何运转的,他知道,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大海中,“宝藏”到底埋在什么地方。
不过,以这方面的能力而论,他并不是那艘船上仅有的一位天才。在那艘船上的旅客名单中,还有一批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是来自罗得岛的一批年轻学子,去牛津开始他们第一个学期的学业。他们早就听说过贝克声名狼藉,所以都不愿意接近他。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年轻的比尔·克林顿。如果说在他的同学眼里,贝克是已经逝去的腐朽政治时代的一个活标本的话,克林顿也看到了这点,但他还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克林顿,这位当年曾以在玫瑰花园和肯尼迪总统握过手为荣的儿童,现在已经长大并开始在政坛经营了。他不顾与他同船的那些未来同学的轻蔑和不满,把大量时间用在了贝克一伙人身上。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既然这位政治冒险家可以把另一位出身贫寒但却雄心勃勃的南方青年(指美国第三十六任总统林登·约翰逊,民主党人)推上政坛的顶峰,那么无疑也可以给他指点迷津。
那位南方青年登上权力顶峰的故事,不仅仅对于了解华盛顿、而且对了解整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都是富于启发意义的。
1971年我刚到华盛顿的时候,国会山还是城里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国会山警察分局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又脏又旧的地图,上面标有很多小“×”标记,标出了所有曾发生过谋杀案的街角、人行道和小巷子。
以前,一个人的生命在国会山是如此危机四伏,所以,联邦车站附近竟然有一家路边饭店为当地警察提供特价自助餐,不管他们吃什么都只要一美元。那个饭店叫道奇饭店,它的管理人员喜欢让人看到收银机旁边都是穿着蓝制服的警察,这样他们就不用担心频频发生的抢劫了。
但到1971年春天的时候,道奇饭店早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了。这个为公共汽车提供便宜的停靠场所、高年级学生想风流一夜也可以掏得起腰包的地方已不复存在了。它变成了旅行手册上一个标示方位的星点。
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道奇饭店不只是某个地理位置的标记,它也是一种历史的标记。50多年前一个冬天这里发生的一段故事,可以成为任何政治教育的第一课。
在1931年大萧条的那些日子,道奇饭店就成了一个供人住宿的旅店,里面住着几名联邦参议员,并且至少有一位最高法院法官。当然,也还有一些不及这些人那么显赫的房客。在门厅底下的两层地下室,有一长排卧房,那些卧房只有一个公用的洗澡间。每到晚上,这个阴冷、潮湿的地下世界就会生机盎然,因为那里面萦绕飞扬着两眼闪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的梦想,他们是一批为美国国会工作的幸运的年轻人。
在这群地下房客中,有一位22岁的青年,他体格魁梧而笨拙,长了两只大象一样的耳朵。他刚成为得克萨斯州民主党众议员理查德·克莱博格的秘书,两周之前他还是休斯敦一所中学的教书匠。这位青年在道奇饭店度过第一夜的时候,就有一些奇怪的举动。那些举动,直到临终之前的几个月,他才告诉了他的好友兼传记作家多里斯·基恩斯。那天晚上,林登·约翰逊一共冲了四次澡。他四次披着浴巾,沿着大厅走到公用浴室,四次打开水龙头,涂上肥皂。第二天凌晨,他又早早起床,五次跑去刷牙,中间间隔只有五分钟。
这位得克萨斯州的青年人,这样做有他自己的目的。饭店里还有75个和他一样的国会秘书。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认识他们,认识得越多越好。
他的这一招成功了。在华盛顿还不过三个月,这位新来乍到的人就成了“小国会”的议长,那是一个由众议院全体助手组成的团体。
这是约翰逊在华盛顿的首场“演出”,他展示了自己基本的政治手段。他向我们证明,向上爬就意味着结交人,两者事实上是一回事。
在我还不懂国会山是如何运作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一直难以理解,像林登·约翰逊那样的人为什么能爬到那样高的位置?这个人在电视上的形象没有任何吸引力,他戴着一副滑稽可笑的老花镜,不断斜眼瞟看讲稿提示器,紧张得大汗淋漓。此外,他的一些声名狼藉的个人行为,例如卖弄身上阑尾手术留下的疤痕,拎着爱犬的耳朵把它举起来,坐在厕所马桶上处理公务,也丝毫不能给他的形象带来什么好处。然而,就是这个人在动荡不安的60年代,向我们这些“美国同胞”描画着他的伟大蓝图。我和那个年代的很多大学生一样,始终被这个谜团困扰——为什么在一个运转良好的民主制度中,这样一个人居然能爬到无数比他更加能干、更有魅力的同行头上,决定着国家的战争与和平?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才渐渐明白,约翰逊所掌握的这套一对一的交往技巧——专家们称之为“零售政治”,在国会和其他各种组织中是多么有效。
林登·约翰逊之所以能掌握和行使权力,借助的不是电视聚光灯的炫目光芒,而是一对一交流时的个人风采。在本书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罗纳德·里根借助广播、电视赢得权力的例子。但这个得克萨斯人与他们不同,他多数的“买卖”都靠“零售”成交,一次只接待一个顾客。
对于所有渴求权力的人来说,再也找不到比这位1931年曾披着浴巾、站在道奇饭店的洗澡间里到处和别人打招呼的高大青年更好的榜样了。
在约翰逊看来,国会山就是进行“零售政治”买卖的风水宝地。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在国会山他只需要与少数的一批人打交道。这一点与其他机构里的政治,不论是公司还是大学,倒是有相似之处。如果说罗斯福的杰作是通过“炉边谈话”影响了千百万广播听众,那么,约翰逊则是把魔力直接运用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身上。在他那里,人数越少,效果就越好。虽然约翰逊在众议院度过了10个春秋,但他到进人参议院之后才真正成为权势人物。向100名参议员进行零售,总是比向435名众议员零售容易得多(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议员人数分别为100和435)。
P3-8
请注意,这不是一本公民学或市政学之类的教材。它呈现给世人的不是种种纯洁无瑕的程序与制度,而是并非天使的不完美的人类。它不是要对这个国家或者其他任何国家的领袖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做人做事进行空洞刻板的说教,而是站在一个熟知内幕者的角度揭示领袖们有时过于离经叛道或令人咋舌的行为。相应地,它所围绕的主题并非历史浩浩荡荡的行进历程,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对权力、地位和荣誉的追逐,以及为了在华盛顿获得一席之地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争斗。
首先让我解释一下本书的标题:硬球或者说硬式棒球游戏,在这里指的是角逐激烈的政治游戏,一种彻头彻尾的马基雅弗利式搏击。它集中体现了获取和保持权力所需要奉行的法则,那些法则适用于任何行业或领域,但在公共事务领域得到了最为公开的、肆无忌惮的运用。
当我最初在眼前写下上面这段话时,我没有想到这本书会成为一部备受推崇的经典:许多讲求实际的政治家将其奉为圣经,拿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首席执行官们爱不释手,将它放进自己的公文包里随身携带;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一遍又一遍地翻读这本书,似乎里面有掘取宝藏的路线图;政治学教授郑重其事地向学生推荐,将其列入必读书目;“硬球”这个术语本身也是广泛流传,成为美国人家喻户晓的一大用语。
亲爱的读者,对于你来说,你现在尤其关心的是,这里所讲的政治游戏的基本法则,是如何一直被证实为颠扑不破的真理的。书中所讲的那些政治智慧,无论是我取自约翰·F·肯尼迪、里查德·尼克松和林登·约翰逊高人一等的竞技记录,还是来自我对唐纳德·里根及与他难分伯仲的蒂普·奥尼尔的亲眼目睹,到今天都越发耀眼夺目、显而易见了。比尔·克林顿不止一次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旋转角色的生动示范。南非的纳尔逊·曼德拉向我们展示了向前推进而不是与对手扯平的巨大好处。而那些像纽特·金里奇那样不怎么幸运的政治领袖则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懂得了说话是为了更好地沉默的道理。
当我在1988年写作这本书时,我的另一个目的是娱乐。对于那些整日生活在无形的刀光剑影中的政治家来说,政治生涯绝对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在后面的章节中,你将会欣赏到真实坦率的描述,看到一些驰名遐迩的风云人物是如何实现自己的雄心,登上辉煌的权力巅峰的。你会碰到一些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学会了游戏法则,并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最终取得胜利。
那些观看我的电视节目和阅读我的新闻专栏的人都知道我对这一激动人心的游戏的偏爱与迷恋。乔治·F·威尔就认为我身上的“一半是哈克·费恩(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费恩历险记》一书中的主人公——译者注,以下小括号中文字均为译者注,不一一申明)的冒险精神,另一半是马基雅弗利的冷静务实。”的确,我从自己切身的冒险经历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正如我作为一个观察者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都会同意,你只会对那些你亲自发现的东西确信无疑。
对于我而言,这一漫长而刺激的旅程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当时我还只是华盛顿的一个初来乍到者,自以为对政治相当精通。自从上高中开始,我就对选举游戏情有独钟、乐此不疲了,我是一个真正的有政治瘾的人。早在那时,我就是某些候选人的铁杆支持者和另外一些人的坚决反对者,会为自己心仪的候选人的胜利而欢呼,为他们在大选之夜的失利而黯然神伤。当我20岁出头参加和平外援队时,我在异国他乡依旧保持了这份痴迷。凭借手头姗姗来迟的《纽约时报》的“本周评论”和为数寥寥的其他几本杂志,我会饶有兴趣地预测国会年度选举的结果——尽管当最终的结果到达我所在的斯威士兰(非洲东南部的王国)的一个小镇时,通常已经是在美国人参加他们的投票之后好几天了。所以,我自认为在跻身政治舞台之前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的。曾经有许多年的时间,我满怀敬畏、全神贯注地关注着精彩纷呈、口若悬河的政治辩论,关注着上场者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个性品质以及整个美国变幻莫测、眼花缭乱的政治舞台。
但是,就政治上的硬式棒球策略而言,我只能说我到华盛顿时还是一个生手。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扑朔迷离的世界,就人类学的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的奇特景观丝毫不逊于我刚刚离开的那片非洲土地上壮丽的异国风情。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有一次曾说那些“腰缠万贯、金玉满堂的人”是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不同的。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那些在政界叱咤风云、功成名就的人也是这样。
在华盛顿那些富丽堂皇的紧闭的大门后面,隐藏着的不仅仅是别有洞天的权力天地,还有一套独特的语言,我自己现在也学会了说这种语言。那是一个充斥着年深月久的坚固联盟、冷酷无情的报复和精明狡诈的讨价还价的世界,但同时也是展示诸如角色旋转和形象定位等出神人化、精妙绝伦的政治策略的场所。
那些久经风霜、孜孜以求的政治老手的策略和手段,无论是沿用已久还是新近独创,都足以让大多数人耳目一新甚至目瞪口呆。事实上,从外行人的眼光来看,这本书中所涉及的技巧很少能够在严格意义上被归纳为“正当手段”。
在后面的章节中,你将会看到豪气万丈的雄心、残酷的钩心斗角和诡计多端的布圈设套。如果你觉得我的语调讽刺辛辣,如果某一些画面和情境在你看来过于荒诞不经,那你就准确地抓住了我想表达的态度了——在这个所谓的核能时代,政治是唯一供成人玩的游戏。 “政治使得素不相识者成为亲密无问的战友,”19世纪的幽默作家查尔斯·达德利·沃纳这样写道。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只不过是以后层出不穷的政治怪诞剧的序幕而已。我从自己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中发现,我们对于政治家所怀有的感想——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距离真实的状况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即便是那些最为愤世嫉俗的挑剔的挖苦者,他们对于真正的政客所玩弄的两面三刀的把戏和天衣无缝的欺诈恐吓,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假定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利己主义者,你对涉及自己利益之外的一切事情都不闻不问,概不关心。突然有一天,你的心头充溢了不常有的喜悦,因为有个人对你的一切表示殷切的关注,对你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在你自己动手之前他就已经为你的目标出谋划策了。假定你被他的曲意逢迎迷昏了头,而他借此提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宏伟规划。他的真实意图,正如马基雅弗利在500年前教给他的,是利用你为他自己办事。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圈套的你发现,你为他做得越多,你就变得越是忠心耿耿,越是死心塌地为他鞍前马后地操劳卖命。
……
1992年,克林顿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淋漓尽致运用角色旋转策略的高手。他给自己冠以“卷土重来的孩子”的称号,从而一举转败为赢,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总统预选中大获全胜。1994年,他正确地将自己定位为美国政坛中的第三方力量,既不偏向那些国会山中顽固不化的民主党自由主义者,也不倒向保守的、在国会选举中击败了他们的共和党人,从而继续稳居总统宝座。
在这一新修订版中你将会看到,我所讲的硬球法则会一如既往地支配各个领域的政治活动。只要你小心谨慎地遵循这些法则,你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而如果你违背了它们,你必将付出一个职业政治家所会付出的惨重代价。
对于那些职业政治家来说,政治硬球的游戏法则就如同赌场一样牢牢吸引着他们,散发着无穷魅力,即便是对于这些法则有着诸多指责和非议的旁观者,也同样如此。或许其中的魅力源自明明白白的收益和进账,源自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源自一朝雪耻的扬眉吐气和舒畅快意。
我曾经多次亲历在胜利的大选之夜那种喜极而泣的激动和兴高采烈。但我同样也记得在1980年11月2日的那个早晨,笼罩在吉米·卡特总统飞往佐治亚州普来恩斯的那架直升机上忧郁凄凉的气氛,那真是一片愁云惨雾,坐在飞机里的人简直就像是在一只笨拙迟缓、奄奄一息的巨鸟体内。
在这个不胜则败、不进则退的世界上,的确存在着一种磁性引力。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我站在金碧辉煌的宾馆的大厅后面,注视着满厅的公司执行官们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某个政治家发表谈话。当到了自由提问的时间时,那些人会认认真真地询问即将出笼的立法或者下一轮总统竞选之类的事。但是真正在他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他们所感受到的东西——权力。在这个成功的家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他是如何到达他现在的这个位置的?
这真是不错的问题。我的这本书中充满了令你惊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