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尚贤编著的《老子精读》分为卷首语和上下两卷,卷首语讲述了老子学说的起源、发展、传播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上卷对《老子》进行逐字逐句的现代翻译,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下卷提炼《老子》思想,总结《老子》精华,对其中寓意深远的语句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是世人修身、处世、观天下的方向标。老子思想永不过时,值得人们研究学习。
图书 | 老子精读/老子与中国新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罗尚贤编著的《老子精读》分为卷首语和上下两卷,卷首语讲述了老子学说的起源、发展、传播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上卷对《老子》进行逐字逐句的现代翻译,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下卷提炼《老子》思想,总结《老子》精华,对其中寓意深远的语句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是世人修身、处世、观天下的方向标。老子思想永不过时,值得人们研究学习。 目录 卷首语 往古来今话道学 一、万物繁殖生衍的伟大力量——和生力 二、老子道学的主要渊源:远古中国图象文化的阴阳和合 三、从“行黄老之学”“独尊儒术”到“敦尚孔老”而儒形道魂的理学 四、老子建构的和生哲学与毕达哥拉斯等人在希腊的传播 五、老子、马克思、邓小平一脉相承的智慧 六、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生文明 卷上 《老子》标准原文和现代译文 一、道经 二、德经 卷下 《老子》十五题 一、老子的“道”“德”是哲学概念,讲的是修身、处世、治国、观天下的智慧,不同于伦理概念的“道德” 二、老子唯道论的主要宗旨是力图人间“真”“善”“美” 三、有无相生的宇宙观标志人类思维的飞跃发展;当其无有的方法论是对人类实践的伟大启迪 四、从“沕望”到“道纪”的认识理论,开创了“实事求是”的认识途径 五、“无为(违)而无不为”——把科学思想与奋斗精神结合起来便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有争”与“不争”的辩证统一 七、老子论革命战略的“三适”原则——适当、适度、适合,是改革者必须具有的觉悟 八、“小邦寡民”是发动大道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不是“开倒车”,也不是“理想国” 九、“邦利器不可以视人”——浮图邦的规章制度(“浮图法”)不因人而异,必须一视同仁,坚持平等和均平 十、“出生入死”的人生过程,决定“为天下”的自然本性。行者明智造福,违者妄作惹凶 十一、“不敢为天下先”——不要冒昧地把自己摆在天下之前,要“退其身而身先”,要“以其无私而成其私”,做到先公后私 十二、“养生”主要是“养心”而顺气,“养心”的要诀是“尊道而贵德” 十三、须了解《老子》成书的主要背景方能读懂《老子》 十四、精读《老子》宜选择最近原貌的版本,后人篡改太多的版本,不可能反映老子思想 十五、贵和重生春满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子精读/老子与中国新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尚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4346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4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 |
CIP核字 | 2014132931 |
中图分类号 | B223.15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