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应志良编著的这本《越剧史话》是“中国史话”系列之一,是一部中国越剧发展历史的浓缩本。该书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向读者展示了富有传奇经历的越剧发展的历史及其精彩的艺术世界。全书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越剧的形成,女子越剧的兴起,新中国越剧的繁荣,越剧走进新时代。
| 图书 | 越剧史话/中国史话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应志良编著的这本《越剧史话》是“中国史话”系列之一,是一部中国越剧发展历史的浓缩本。该书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向读者展示了富有传奇经历的越剧发展的历史及其精彩的艺术世界。全书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越剧的形成,女子越剧的兴起,新中国越剧的繁荣,越剧走进新时代。 内容推荐 越剧发源于浙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繁盛于上海。新中国成立后,越剧之花盛开大江南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出现了“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喜人景象。《越剧史话》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用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富有传奇经历的越剧发展的历史及其精彩的艺术世界。书中对于越剧从落地唱书、小歌班、女子文戏一直到21世纪初当代越剧发展的曲折历程作了简明扼要、眉目清楚的介绍。特别是作者应志良在叙述历史的进程中,对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和代表性优秀剧目有重点地作了介绍,把越剧百年中最关键的节点传达给读者。越剧的形成与发展是一段与时俱进、充满改革精神的历史,不仅对越剧年青的一代,对其他姊妹剧种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目录 序 一 越剧的形成 1.“落地唱书”——越剧的萌芽 2.“小歌班”——越剧的诞生 3.“小歌班”进入上海滩 4.男班艺人代表人物 二 女子越剧的兴起 1.施家岙女子科班的诞生 2.女子科班的勃兴 3.越剧名旦“三花一娟” 4.袁雪芬树起“新越剧”的旗帜 5.尹桂芳进行越剧改革 6.“越剧十姐妹”义演《山河恋》 7.四明山区的越剧之花 三 新中国越剧的繁荣 1.越剧走向全国 2.“梁祝”唱响日内瓦 3.《红楼梦》,越剧史上树丰碑 4.越剧《祥林嫂》的四次改编 5.一出古为今用的好戏《胭脂》 6.越剧男女合演的探索 7.越剧艺术风格的发展 8.“文化大革命”对越剧的摧残 四 越剧走进新时代 1.越剧复苏现春色 2.“小百花”开启越剧新时代 3.《五女拜寿》演遍大江南北 4.文华大奖《西厢记》 5.越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6.越坛盛开朵朵“梅” 7.越剧唱响中国港澳台地区 8.中国越剧香飘海外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越剧史话/中国史话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应志良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7309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7 |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64 |
| CIP核字 | 2015063345 |
| 中图分类号 | J8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35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