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君、高志坚著的《住宅性价比理论与实践》依据顾客价值理论、价值论、费用效果分析理论、价值工程理论,以全新的视角,即第三方专家视角,对住宅的性价比展开研究。笔者认为,只有从购房者的需求出发,站在第三方专家的视角,摆脱利益的纠缠,才能看清问题实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建议、给出方法。
住宅和保障性住房属于不同的住宅供应体系,住宅是市场化模式,而保障性住房则是政府主导,因此从商品住宅性价比的角度来说,是属于不同的范畴。对于商品住宅,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商品住宅性价比前评价及后评价模型,利用商品住宅性价比前评价方法对西安市商品住宅的性价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于保障性住房,本研究则是以定性和规范的方法,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性价比概念模型。
《住宅性价比理论与实践》开创性地提出了住宅性价比的概念,并系统介绍了住宅性价比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研究成果。
作者刘晓君、高志坚以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合理居住需求为出发点,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尊重历史、回应时代,天人合一、构建和谐”的理念,在价值论、顾客价值理论、价值工程以及费用效果分析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以顾客需求为基础,以第三方专业团体为技术支撑,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创造的居住效应评价住宅比较价值的住宅性价比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据评价时点的不同,提出了商品住宅性价比“前评价”以及“后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于保障性住房,也对其“性价比”做了相关的论述。为使住宅性价比从原始数据的获取、加工、处理到信息发布全过程都得到有效管理,作者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实施框架。最后,作者以西安市住宅市场为例,给出了住宅性价比的实证研究的案例。
本书适宜作高等学校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工程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同时还可作为房地产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