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极拳是徐昌文创研的一种新太极拳,是根据太极拳的辩证理论与武术、艺术、气功的运动特点,结合了南方拳术和易筋经的养功手段而创编的,
南太极拳共分六路,每路十个招式,起势三个招式,收势三个招式,共六十六个招式。南太极拳每路都可以单独练习,学练方便。
新书《南太极拳》集徐昌文先生几十年功力,经验创编的与众不同的太极拳,值得学习。
图书 | 南太极拳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南太极拳是徐昌文创研的一种新太极拳,是根据太极拳的辩证理论与武术、艺术、气功的运动特点,结合了南方拳术和易筋经的养功手段而创编的, 南太极拳共分六路,每路十个招式,起势三个招式,收势三个招式,共六十六个招式。南太极拳每路都可以单独练习,学练方便。 新书《南太极拳》集徐昌文先生几十年功力,经验创编的与众不同的太极拳,值得学习。 目录 作者武术生涯 作者感言 《南太极》序 《南太极》拳理 《南太极》套路说明 《南太极》动作分解 起势 环宇行拳 天人合一 虚步请 第一路: (1)落马双刀 (2)白猿献果 (3)凤凰洒叶 (4)左双蝶掌 (5)右双蝶掌 (6)提膝脱拷 (7)马步擒打 (8)击心锤 (9)横叠掌 (10)似封似闭 第二路: (1)扣顶锤 (2)缠腕踢脚 (3)擒腕封肘 (4)马步裁捶 (5)连环拳 (6)双关脚 (7)虚步勾推掌 (8)偷步亮翅 (9)左右格打 (10)似封似闭 第三路: (1)左右砍掌 (2)云手 (3)狮子开口 (4)连环三掌 (5)海底捞月 (6)黑虎掏心 (7)猛虎觅食 (8)连环冲天炮 (9)浩气冲天 (10)似封似闭 第四路: (1)白鹤亮翅 (2)独立展翅 (3)四指穿心 (4)雀地龙 (5)虚步七星 (6)右歇步压肘 (7)左歇步压肘 (8)懒扎衣 (9)单鞭 (10)似封似闭 第五路: (1)右架叉脚 (2)迎面锤 (3)下压击掌 (4)封喉按掌 (5)锁臂弹踢 (6)勾脚锁臂 (7)拉弓射虎 (8)踹心脚 (9)鞭腰腿 (10)伏虎待兽 第六路: (1)三星赶月 (2)侧飞脚 (3)转身摆莲腿 (4)左飞脚 (5)右飞脚 (6)撩阴脚 (7)转身旋风腿 (8)拗鸾肘 (9)顺阳膝 (10)虎啸 收努: (1)虚步献拳 (2)天人合一 (3)谢拳收势 全套示范 动作技法 南太极拳的健身特色 牟重临 创编是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跋 为《南太极拳》梅钪强 太极拳论 《易筋经》简介 学校简介 众第子图 国际夏令营 作者全家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太极拳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昌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9330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8 |
CIP核字 | 2007161635 |
中图分类号 | G852.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