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是意大利战后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吉奥乔·阿甘本的著作,作者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了他以自己的方式对特定的政治问题——诸如人类的自然生命、例外状态、集中营、难民等的思考,是当代学者对人类当下以及未来命运的有益探索与思考。
图书 | 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精)/人文科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是意大利战后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吉奥乔·阿甘本的著作,作者以札记的形式,记录了他以自己的方式对特定的政治问题——诸如人类的自然生命、例外状态、集中营、难民等的思考,是当代学者对人类当下以及未来命运的有益探索与思考。 内容推荐 吉奥乔·阿甘本著的这本《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是继《牲人》、《未来的共同体》、《没有内容的人》及《剩余的时间》之后阿甘本的又一力作,收录了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见于各处的文章。除了表达对舞蹈的蔑视之外,书中还出人意料地显示了对权利的虔诚渴望——《人权之外》:如果没有法与执法的结合体(即某种类似于国家的东西),权利是多么富有意义啊!除此之外,对“贝克特的梦与夜”的指涉也让我们疑雾重重。 《无目的的手段》紧靠吉奥乔·阿甘本那独一无二的躁动思想列车的一贯核心:在大屠杀之后,集中营将例外状态列入了国家主权的基本模式,考虑其遗留的影响,我们该怎样思考今日的政治? 在讨论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注》的《旁注》中,阿甘本那支柱性的矛盾化政治学依旧锐利逼人。这一点既反映在《面孔》中的对话(其中那位不明身份的谈话者据说是伊曼纽尔·列维纳斯)里,也见于作者对当代政治学——尤其是对意大利政治——所做的深刻个人思考之中。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形式生命 人权之外 什么是人民? 什么是收容所? 第二部分 关于姿态的笔记 语言与人民 关于《景观社会评注》的旁注 面孔 第三部分 主权警察 政治学笔记 在这次流亡中(意大利日记,1992—1994)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精)/人文科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吉奥乔·阿甘本 |
译者 | 赵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087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2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4 |
CIP核字 | 2014039435 |
中图分类号 | D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6.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194 |
宽 | 11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6-2013-205 |
版权提供者 | Bollati Boringhieri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