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猫(老舍专集)/笔尖上的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满足青少年读者学习并赏析老舍作品的需要,《猫(老舍专集)》从老舍的作品中遴选出篇幅适中、颇有代表性的短篇佳作——中短篇小说、童话和杂文,集结成册,献给读者,并表达我们对这位大文豪的敬仰。

《老字号》《我的母亲》《想北平》《猫》……在平实诙谐、极富特色的“京味”语言中,一幅20世纪北京的风俗画卷缓缓展开,通过市井平民的现实生活,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风俗世相,从而延伸至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思考,感悟现实的严峻与沉重。

内容推荐

《猫(老舍专集)》相对于老舍全集,也许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篇篇都有闪光点,具有老舍先生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主要特色有:

一、“京味”十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用大量“京味”语言,生动描绘了一幅旧时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民俗画。

二、通俗明白。老舍说:“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强调的“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例如杂文《有了小孩以后》,通篇都是白话,却活泼生动。

三、幽默诙谐。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比如在短篇小说《马裤先生》中,许多细节描写和对话都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令人印象深刻。

老舍的作品是一座艺术宝库,我们所提供的只是一点“敲砖之言”,要收获宝贝,还得读者自己去寻找、揣摩和挖掘。

目录

第一章 小说、童话

 马裤先生

 善人

 邻居们

 月牙儿

 老字号

 断魂枪

 一块猪肝

 小木头人(童话)

 记懒人

 小铃儿

 旅行

第二章 杂文

 一些印象(节选)

 趵突泉的欣赏

 小麻雀

 我的母亲

 春风

 小动物们

 小动物们(鸽)续

 想北平

 我的几个房东

 大明湖之春

 北京的春节

 五月的青岛

 写字

 落花生

 养花

 猫

 内蒙风光(节选)

 宗月大师

 敬悼许地山先生

 有了小孩以后

 兔儿爷

 四位先生

 母鸡

 当幽默变成油抹

 可喜的寂寞

试读章节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我倒有点迷了头,火车还没动昵,不从北平上车,难道由——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很和气的。我希望他说是由汉口或绥远上车,因为果然如此,那么中国火车一定已经是无轨的,可以随便走走;那多么自由!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假如不是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正忙着给客人搬东西,找铺位。可是听见这么紧急的一声喊,就是有天大的事也得放下,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一开车,马上就给您铺好。”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马裤先生大概是已经承认毯子可以迟一下,可是枕头总该先拿来。

“先生,请等一等,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以免快转又吓个跟头。转好了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刚坐下,“茶房!”茶房还是没来。看着自己的磕膝,脸往下沉,沉到最长的限度,手指一挖鼻孔,脸好似刷的一下又纵回去了。然后,“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这是二等。二等有卧铺。快开车了吧?茶房!”我拿起报纸来。

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两个上铺都被他占了。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言语。原来我误会了:他是善意,因为他跟着说,“可恶的茶房,怎么不给你搬行李?”

我非说话不可了:“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这回该轮着我了,“呕?!”我心里说,“幸而是如此,不然的话,把四只皮箱也搬进来,还有睡觉的地方啊?!”

我对面的铺位也来了客人,他也没有行李,除了手中提着个扁皮夹。

“呕?!”马裤先生又出了声,“早知道你们都没行李,那口棺材也可以不另起票了!”

我决定了。下次旅行一定带行李;真要陪着棺材睡一夜,谁受得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顿时想起买报,“茶房!”

茶房没有来。我把我的报赠给他;我的耳鼓出的主意。

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用我的报纸盖上脸,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站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茶房拿来两壶热茶。我和对面的客人——一位四十来岁平平无奇的人,脸上的肉还可观——吃茶闲扯。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上面的雷声响亮。

“这不是两壶?”茶房指着小桌说。

“上边另要一壶!”

“好吧!”茶房退出去。

“茶房!”

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茶房!”

我直怕茶房的眉毛脱净!P2-5

序言

老舍,中国现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他是满族人,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的作品题材十分广泛,包括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童话、诗歌、曲艺、杂文(散文)等。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为了满足青少年读者学习并赏析老舍作品的需要,我们从老舍的作品中遴选出篇幅适中、颇有代表性的短篇佳作——中短篇小说、童话和杂文,集结成册,献给读者,并表达我们对这位大文豪的敬仰。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老舍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我们特地邀请一线教师对所收录的作品作了赏析——这就是设立“读·感·悟”栏目的宗旨。

本书相对于老舍全集,也许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篇篇都有闪光点,具有老舍先生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主要特色有:

一、“京味”十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用大量“京味”语言,生动描绘了一幅旧时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民俗画。

二、通俗明白。老舍说:“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强调的“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例如杂文《有了小孩以后》,通篇都是白话,却活泼生动。

三、幽默诙谐。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比如在短篇小说《马裤先生》中,许多细节描写和对话都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令人印象深刻。

老舍的作品是一座艺术宝库,我们所提供的只是一点“敲砖之言”,要收获宝贝,还得读者自己去寻找、揣摩和挖掘。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青少年读者们能从这本专集中领略到文学大师老舍的艺术风采,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获得高尚的艺术享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猫(老舍专集)/笔尖上的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62912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学龄前儿童(0-5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4300201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8
16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