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最神秘、最低调的超级富豪——李芏巍创作的《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讲述王卫的创业史诗!

多次拒绝联邦快递、UPS等海外巨头收购,花旗银行1000万美元仍求不来一面,全面解读王卫的成功秘诀!

最权威、最详尽、最真实,你不知道的顺丰速递掌门人王卫的商战人生!

他是“电商教父”马云最为钦佩的商界领袖,看草根企业家王卫如何白手创富!

一个高中毕业,9次抵押房产,成就230亿财富传奇!

顺丰的成长也是中国物流的成长,看物流行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内容推荐

王卫,一个让媒体趋之若鹜却始终用不上菲林的企业舵手,一个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同行关注又让人心存敬意的强大对手,一个在同事眼里始终如一地坚持和专注的领导者,一个让奋斗中的年轻人能汲取正能量的创业榜样,他的过去、当下和未来都和外界隔着一层纸,而李芏巍创作的《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将带你透视王卫的传奇商战人生。

目录

Part 1 一个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物流掌门

 谜一样的操盘手:心水静,世象真

 凭什么让马云佩服

 顺丰是用命换来的

 “卖儿子”,不可能的事

 延伸阅读

Part 2 战略为王:顺丰崛起的密码

 滚雪球甜头:王卫放手,后院起火

 天堂与地狱的抉择:强硬直营

 直营下的集权式管理

 差异化选靶:瞄准中高端市场

 四日件,客户领情了吗

 战略大脑:专注比什么都重要

 为何顺丰涨价没事

 O2O多向营销,顺丰大物流战略的收与放

 延伸阅读

Part 3 像毛细血管一样完成商业渗透

 重磅炸弹:快递出门槛

 “巨鳄”凶猛

 对垒EMS:投入本身就是产出

 金融危机,逆势而上

 如何在海外虎口夺食

 帝国构想的最后一道难题:“三流”合一

 王卫能不能带出个联邦快递

 延伸阅读

Part 4 做顺丰为了什么

 如何让数万物流大军工作有尊严

 绝不做机器人的集合体

 投诉不间断,给点时间让它成长

 做企业不是为了赚钱

 延伸阅读

Part 5 做企业,不要背心关法

 用生命捍卫价值观

 不得已的首次融资

 古玉入局,弥补短板

 做物流地产,获得新砝码

 顺银金融,打造供应链闭环

 延伸阅读

Part 6 最好的服务,内生而外化

 顺丰的“神经系统”

 信息化管理:顺丰为何如此之快

 服务是最好的营销

 产品本身即病毒

 人才结构:最优也最痛

 延伸阅读

Part 7 利行同事:让最好的员工最快地成长

 员工的意见是最重要的问题

 计件工资:给员工最好的激励

 既帮开门,又给钥匙

 管理层“微服私访”

 每个员工都是开拓者

 延伸阅读

Part 8 干快递,要让体力活生出智慧

 “老鼠会”时代

 如猫潜行,如豹提速

 防“爆”手段:“收一派二”

 移动端:指尖上的制高点

 陆空双行:快递转型新起步

 延伸阅读

Part 9 危机关:经营最可怕的在于不懂收

 SARS时期是威胁,也是甜头

 危机管理并非只有速度一个选项

 特殊时期的决策

 国际化脚步,“稳”字第一

 高速扩张,如何控制成本

 最怕不懂“刹车”

 延伸阅读

Part 10 航空关:财富要为服务让路

 盯住航空市场的需求

 为什么要有自己的飞机

 顺丰航空逆市飘红

 延伸阅读

Part 11 零售关:越逼近答案的地方越迷离

 便利店:求解最后一公里

 挂靠式“联姻”

 另起炉灶,自营便利店

 出师不利,探索新模式受阻

 “快时尚”试验田

 “嘿客”,O2O营销平台的大胆试水之作

 第三代,顺丰O2O在成长

 延伸阅读

Part 12 电商关:事业群须随势繁衍

 逆流而上,延伸产业链

 “触电”:连遭打击

 顺丰优选,一种坎坷

 跨界冷链,意图何在

 优选逆袭,缩短供应链

 FLUX WMS,向电商供应链进军

 电商惠,增加“幸福感”

 顺丰分享:P2P跨界新玩法

 延伸阅读

顺丰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商业战场上的针锋相对却并不妨碍两人的惺惺相惜。马云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他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十来万员工的顺丰老板王卫。事实上,快递远远不是收件、派件这么简单,快递行业的管理难度是业界公认的。原宅急送总裁陈平说过:“管理快递这个平台的难度和复杂性,3天3夜都讲不完。,,而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更是断言:“即使拿出30亿,也无法在3年内砸出一个‘顺丰’来。”

顺丰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高达200亿的年销售额,并保持着同行中最低的服务投诉率与人员流动率。这样的荣耀无疑是王卫的出色管理手段的最佳代言。支撑物流的各种系统、技术以及机器隐于幕后,直面客户的是不确定性极高的怏递员,一个快递员微小的情绪变化也许就会改变客户对整体服务的直观感受。而管理十几万学历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盼陕递员绝非易事,这就好比是指挥一个看不瞳五线谱的庞大交响乐团,稍有差池,便会嘈杂聒噪、不堪入耳。

网上流传着对快递员的普遍评价:“遇到一个好的快递员,那是你赚的;遇到态度恶劣的,请习惯。”或许这有些言过其实,却折射出整个快递行业的混乱局面。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发展,快递公司纷纷利用“加盟商”来扩张版图,快递员的数量持续增长。而由于快递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一旦对人员管理不力,必然会造成信用危机、服务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公众的视线中时常出现某快递员制造假Pos机从而盗取客户银行信息、某快递员利用公司物流运输假币等新闻报道,客户对快递员的不满与日俱增,媒体对快递员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此外,快递员责任感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不受社会尊重等因素又加剧了这一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快件从收件到成功抵达收货人,之间至少要经过6个人转手。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管理的难度。凡客诚品旗下的如风达快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义花费了足足3年的时间才稳定了1700人的快递团队。而王卫将10万顺丰军团管理得井井有条,除了依靠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之外,绝对离不开其强大的掌控能力与领袖风范,难怪连“教父”马云也不得不佩服了。

王卫,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22位,拥有237.9亿元巨额财富。如果要给他的财富加上一个注脚,那无疑是“最有钱的工作狂”。不管是创业初期还是称雄天下的如今,他每天都会保持15~1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日复一目的奔波劳累让这个中年男人看起来有些憔悴不安,他喝着中药,却已经改不掉长达20年的职业习惯了,就连同行对于他的这种行为也深深不解。申通快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军如是说: “我想要放下。我这个:岁数,身体才是第一位的,我不想那么累。我也不理解王卫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一直到现在,王卫仍然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快递员。有一次,他甚至在早上8点抵达了顺丰在北京三元桥的中转点。没人过来和他打招呼,或许根本没人认识他。他一个人沉默而迅速地整理好快件,然后用黑色的掌上电脑(PDA)——顺丰“巴枪”(HHT)扫描快件上的条形码。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管理者惯用的“故作姿态”。但是,对于王卫而言,对于顺丰而言,“拼命”似乎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的皮肤、伤疤和骨头里了。

1996年顺丰创始之初,王卫的身边只有十几个员工。当时,顺丰的业务已经从深港货运延伸到国内快件,需求量呈爆炸式增长。王卫和他的顺丰,像一块干涸已久的沙漠,疯狂地吸收着雨水的滋养。

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飞奔”。每天早晨天还未亮的时候,王卫就已从车上取下货物,背着塞得满满的快件包,骑着摩托车飞奔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据说,当时在送件的时候,有的员工翻烂了十几张地图;有的员工不幸遭遇车祸;有的员工高速飞车,快得来不及转弯。对顺丰的老员工来说,断胳膊断腿是常事,顺丰是用命换来的。

对于顺丰员工而言,这样的拼命换来的当然是丰厚的收入,20世纪90年代末,顺丰的部分快递员已经月薪过万了。对于顺丰自身而言,野蛮生长换来的无疑是一路远航。不久之后,在王卫的带领下,顺丰牢牢地抓住了珠三角的市场份额,并成功将顺丰的业务模式延伸到长三角地区,进而扩展到华中、西南、华北地区。

如今,顺丰的创业元老带着一身伤病一如既往地“拼命”,坚持奔波于一线市场,几十公斤重的货物搬上六楼也毫无怨言。而其他员工也秉承了顺丰初期的务实与坚韧。某一次,运货车在送件途中意外翻倒。当时,负责派件的两名快递员已经身负重伤。救护车赶来的时候,他们却拒绝离开现场,一直等到公司的救援人员前来接应,整理好快件,他们才被抬上了救护车。

顺丰人为何这么拼命?王卫在一次接受访问中道出了其中的因由: “一棵大树,露在外面的树干和树冠能否真正经历暴风雪,还是取决于它深入土壤的根系是否扎实和健康。我相信,只要公司内部先做好了,只要我们内部对顺丰的企业文化形成了一种信仰,那离外部对我们的信仰也就不远了。”

有信仰的人才会有动力。顺丰人的信仰就是王卫创造的企业文化——“拼命”,基于刻苦精神形成的“拼命”文化正是顺丰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劲动力。P6-8

序言

顺丰速运集团创始人与总裁王卫,一个发迹于街巷民营快递企业的舵手;一个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同行业关注的人;一个能让社会各界人心存敬意的人;一个在同事与属下员工眼里始终如一的领导者;一个能给奋斗中的年轻人正能量的人,他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没有翅膀,但是只要执著地奔跑,就可以实现飞翔的梦想……”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一书介绍了王卫创办顺丰快递并将其做大做强的艰辛历程,也介绍了中国快递业发展的总体进程和模式,如果本书能对快递行业、物流行业、电商行业以及各业怀有持久梦想的人以积极的激励和推动的话,那么本书的写作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编写《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的过程中,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流领域的基本知识,更新对物流行业的认知,作者特意选择了一些贴近事实、贴近生活的素材,为读者呈现了顺丰速运体系建立的过程,其中既有王卫丰富的创业实践,同时也有真实的励志故事。

事实上,出于对顺丰创始人王卫的了解和崇敬,创作伊始,我的心中便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那就是把这本书当作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来传播,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够领悟到创业的艰辛,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名物流行业研究者,能够编写一本关于物流领域创业实践与励志的图书,于社会而言是一件向广大读者传递物流行业正能量的雅事;于个人而言也是为物流行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近年来顺丰速运发展得风生水起,同时也引起了同行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个了解顺丰发展历程的物流业研究者,我真心地感觉到顺丰发展的不易、王卫创业的艰难,我由衷地为顺丰叫好,为王卫喝彩。我认为王卫创立顺丰速运的艰难历程,至少可以在以下三方面给其他企业以启示:

第一个方面,想要创业成功就要付出非凡的努力。大多数创业者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做,一开始就没有必胜的信心,所以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倒下了。为什么有的人明明知道可能遭遇失败而又为之呢?这是因为他们对事业、对成功抱有强烈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心。创业是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一个艰难又美好的途径,多数人是激情有余,毅力不足。创业获得的成功不是用钱堆出来的,也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在实战中做出来的。所以创业者最好多一份理智,少一份冲动;多一份努力,少一份幻想。现在创业的人虽然大多有理论,但是缺乏实践;虽然有想法,但是缺乏具体实施之法。

第二个方面,企业要发展,自主创新必不可少。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本身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企业都需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唯有在创新中不停地摸索、在创新中寻找出路,企业才能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超群。顺丰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

第三个方面,无论企业发展到何种程度,企业领导者都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只有这样,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才能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纵观国内物流与快递行业,企业领导者为数众多,但有相当多的领导者在企业规模大一点、效益好一点的时候,就变得不可一世、追求享乐。相比较而言,作为顺丰的掌门人,在全公司人数多达10万,自己又以237.9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财富位居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2位的成就面前,王卫始终以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不自诩不狂妄的心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此外,我认为这本《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对于物流与快递行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该行业内企业和企业家不断追求发展创新的热情,还在于推动整个行业逐步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王卫及顺丰快递的成长故事,不仅会让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开始思索自我修炼,更能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为整个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寻找更好的模式;同时也能激励其他行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们不断思索所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

如果本书能够给读者一些启迪和激励,那便是作者最大的欣慰。愿在社会各行各业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领悟并发扬王卫的创业精神和激情,并最终实现创业梦想。

是为序。

作者李芏巍

后记

在创作《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之前,我的作品——《快递来了:顺丰速递与中国快递行业30年》一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和喜爱,并在上市不久就供不应求,形成脱销,为此我决定将该书再版,以飨读者。再版时发现,虽然我对书内容做出了一点修整和完善,但因时间与字数等因素,感觉仍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为此我决定创作《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一书。

在创作这本书之前,我对《快递来了》进行了梳理,并吸取了其中的精华。此后,我又与不少热心读者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并虚心采纳了他们给予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我以顺丰速运的创始人王卫的事迹为原型创作了这本书。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关于物流领域的知识,同时也希望能给正在创业阶段的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以鼓舞和激励,并将王卫充满正能量的创业事迹传递给更多需要鼓励的个人和企业。

书中讲述了不同时期快递行业潜在的机遇与困境,以及该行业的创业者的激隋和梦想,展现了他们不同时期对新生事物的鲵戚禾啄索实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中国陡羞业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发展趋势。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以下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的鼓舞、帮助和支持,他们分别是:

国务院参事、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和中物策(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任玉岭研究员;国务院参事、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和中物策(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庆云教授;住建部稽查特派员、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和中物策(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苏是媚;广州大学副校长禹奇才教授、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书记谢如蛰§教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沈粤教授、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书记宁艳教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何黎明会长、副会长贺登才;国物流策划精英团队优秀成员:日本海归博士后李家齐教授、教授李弘博士、教授黄远新博士、副教授易海燕博士(德国博士后)、副教授秦进博士(赴美国访问学者)、副教授杨京帅博士(赴美国访问学者)、副教授刘仁军博士、副教授刘鹏飞博士、副教授刘广海博士、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许行、付夏莲、昭咪咪、冯志祥研究员、投融资市场部主任李峻磊等。

在此,我要特别鸣谢国务院参事室、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中物策(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大学物流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大学物流与运输研究中心、广州大学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州李芏巍工作室和李芏巍物流之星奖助学基金等单位,感谢他们对本书给予的帮助与支持。

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参与本书策划、出版与发行的出版社、编辑、发行商、经销商,以及参与本书创造的广州李芏巍工作室赵春洁、李鸿酉、马兰、李慕妍等工作人员,感谢他们为本书付出的辛苦工作。

最后,我要提出的是,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参阅了许多相关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报道,作为本书资料来源的一部分,在这些报道中有原作出处的,本书已经注明,并表示感谢;对于有些难以查到出处与原作者的,我们在此首先表示感谢,其次提醒原作者积极与我们联系,以便澄清版权。由于创始时间和精力限制,如若本书中有任何纰漏,欢迎广大读者积极与我单位联系,我们将通过一切可行的方法予以改正。

再一次感谢所有对本书给予帮助与支持的朋友们,谢谢大家!如若广大读者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WWW.56cehua.cn;新浪微博——李芏巍;微信——李芏巍;交流咨询联系作者助理电话:010—5807 6783(北京):020—8623 7961(广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芏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05213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4280741
中图分类号 F63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