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天涛、周伦军主编的《美国证券欺诈经典案例(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撷取的判例涉及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这两种最普遍的证券欺诈情形。由于都是以10b一5规则作为裁判基础,两类情形在判决中往往互相引用,并不加以严格区分,但准确来说,两者之间显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本书的相关判例也作出了阐释。
图书 | 美国证券欺诈经典案例(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施天涛、周伦军主编的《美国证券欺诈经典案例(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撷取的判例涉及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这两种最普遍的证券欺诈情形。由于都是以10b一5规则作为裁判基础,两类情形在判决中往往互相引用,并不加以严格区分,但准确来说,两者之间显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本书的相关判例也作出了阐释。 内容推荐 施天涛、周伦军主编的《美国证券欺诈经典案例(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从美国有关证券欺诈判例中撷取了十几个经典判例进行了编译,主要涉及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这两种最普遍的证券欺诈情形。在判例筛选过程中,编译者着重考虑了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重大性、主观故意与因果关系等要件,高度重视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并结合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对集团诉讼给予了相当关注。尽管这一编译项目的原本目的是通过解读美国法上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为我国反证券欺诈立法和司法提供比较法资料,但我们认为这些判例对于教学研究工作、法律实务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我们将其公开出版,与读者共同分享这一成果。 目录 Ⅰ贾尼根诉泰勒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Ⅱ夏皮罗诉美林银行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Ⅲ埃尔金德诉利格特·梅尔斯公司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Ⅳ米切尔诉德克萨斯海湾硫磺公司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Ⅴ布莱克诉巴拉克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ⅥTSC工业公司诉北路公司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诉麦克唐纳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Ⅷ奥康纳公司诉添惠证券投资公司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Ⅸ州教师退休委员会诉福陆公司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Ⅹ乔丹诉道衡公司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Ⅺ利顿工业公司诉雷曼兄弟库恩洛布公司、丹尼斯·莱文等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Ⅻ阿瑟·杨会计公司诉鲍勃·雷沃等集团诉讼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ⅩⅢ罗宾斯诉科格房地产公司案 案情 评析 原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国证券欺诈经典案例(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杨祥//何宛儒//吕桂英//刘东辉 |
编者 | 施天涛//周伦军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761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44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22 |
CIP核字 | 2015044408 |
中图分类号 | D971.222.8 |
丛书名 | |
印张 | 4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