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心律学(2014)
内容
编辑推荐

摆在案头那即将面世的由郭继鸿、胡大一主编的《中国心律学(2014)》,文逾百万,插图近千,分明又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上乘佳作。这套读者深爱的心律学系列丛书,准确而言是一套中国心律学的年鉴。其每卷都要把当年基础理论的新突破、新建树,把该年出现的诊疗技术新亮点、新仪器、新方法一一展现。除此,心律学的各亚专业,包括无创心电学、心脏起搏器、ICD、CRT、射频消融术、抗心律失常药物、猝死预防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概念也都囊括其中。而该年度国内外心律学相关的专家共识及指南解析也是全书必不可缺的内容。因此,称其为中国心律学年鉴绝不为过。

当你把先后出版的七个卷本均一手在握时,每位读者在心律学领域九成以上的疑问与求索都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2014卷本中,全书字图之比稍有变化,即插图比例略有升高。插图比例的增大更益于读者对内容的深刻理解,更能节省阅读所需时间。

目录

第一篇 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

 1.心房的基因表达与变异

 2.低龄房颤者常伴基因突变

 3.房颤的转基因治疗

 4,T型钙通道

 5.心脏Sl0A通道

 6.心脏Km通道

 7.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8.心脏TRPM4通道

 9.离子流的相互作用

 10.钠钙处理蛋白的氧化还原调控

 11.窦房结细胞的钙钟和膜钟

 12.复极储备异常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第二篇 心电学进展

 1.早复极波的进展与Hel。g分型

 2.碎裂电位与心房纤维化

 3.室早QRS波时限预测室早性心肌病

 4.消融性Epsilon波

 5.Brugada波的鉴别诊断2014

 6.1amin A/C基因突变与传导系统病变

 7.室颤预警:Bmgada综合征伴下侧壁导联早复极波

 8.散点图:问位性室早二联律机制

 9.散点图:不典型心房扑动的诊断

 10.P/PR比值与全因死亡率

 11.心电图诊断右室肥厚的进展

 12.房束旁道与QRs波形成机制

第三篇 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与预防

 1.儿童心脏性猝死

 2.肾紧张与室颤

 3.QRS波时限与心脏性猝死

 4.室颤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5.应激性心肌病2014

 6.应激性心肌病ST.T变化机制

 7.多形性室速引起猝死诊断的演变

 8.伴早复极波的室颤电风暴

 9.快速非持续性室速

 10.腺苷试验

 11.运动无症状性非持续性室速

第四篇 ICD及应用

 1.ICD的现代认识

 2.血管内ICD的植入

 3.单线圈ICD的临床应用

 4.ICD:电池耗竭更换的死亡风险

 5.ICD:节律诊断性放电

 6.ICD:减少超感知的新功能

 7.ICD:CPVT的疗效

 8.ICD:心肌淀粉样变的治疗

 9.ICD:心脏结节病的治疗

 10.CRT.D患者室速的意义

 11.B受体阻滞剂减少ICD不适宜放电

 12.电风暴治疗进展

第五篇 心脏起搏器技术

 1.超声无导线心脏起搏

 2.左室多点起搏

 3.左室心内膜起搏

 4.心外膜起搏器植人新技术

 5.低电压刺激终止室速新方法

 6.电极导线介导的三尖瓣反流

 7.起搏电极导线感染的中国现状

 8.电极导线拔除引起的动静脉瘘

 9.心律植人装置与房颤

 10.反向模式转换:如何更好工作

第六篇 CRT

 1.CRT:适应证2013

 2.CRT:双室相互作用新视点

 3.CRT:临床疗效再评价

 4.CRT:AV间期与获益-

 5.CRT:参数优化的新认识

 6.CRT:无反应的预测因子

 7.CRT-D:右室电极位置的影响

 8.CRT:AV优化对左室电延迟的影响

 9.CRT:电机械和血流动力学作用

 10.类本位曲折预测CRT疗效

 11.左心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

 12.左房容积指数

第七篇 心脏电生理进展

 1.导管消融4D新技术

 2.第二代冷冻消融技术

 3.激光球囊消融技术

 4.转子消融

 5.体表三维标测:心电学的又一里程碑

 6.左房结构与折返

 7.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三维标测

 8.消融及心耳微创切除联合治疗心耳房速

 9.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消融失败原因

 10.新型食管调搏仪与应用

 11.心电不同步显像

第八篇 房颤的现代观点 

 1.舒张性心衰患者房颤的消融

 2.预测房颤消融效果的临床因素

 3.相性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

 4.导管消融降低卒中率

 5.左心耳形态与脑卒中

 6.急性转复房颤的血栓栓塞

 7.房颤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8.PR间期与房颤

 9.漏斗胸与房颤-

 10.去自主神经与肺静脉隔离联合治疗房颤

 11.房颤性心肌病消融后左室逆重构

 12.迷走神经刺激对房颤影响的双重作用

第九篇遗传性心律失常

 1.短OT综合征的热点问题

 2.遗传性心律失常新视野

 3.13型LQTS

 4.隐匿性l型LQTS

 5.LQTs患者的遗传性房颤

 6.CASO2型C2PVT-

 7.Brugada波患者的房颤

 8.Brugada综合征伴1型ST段抬高

 9.无症状ARVC患者的运动试验

 10.ARVc室速与猝死的季节变化

 11.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断的Exome程序

 12.奎尼丁治疗Bzaagada综合征的窘境

第十篇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抗心律失常的孤儿药物

 2.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

 3.钙激活剂:西洛他唑

 4.β受体阻滞剂:纳多洛尔

 5.稳心颗粒:国际研究最新进展

 6.决奈达隆:抑制房室结If电流

 7.普萘洛尔:治疗LQT3新视点

 8.Na+阻滞剂:在CPVT的应用

 9.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比较

 10.LQTS: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

 11.卒中预防的亚洲视角

第十一篇 心律失常相关技术与疾病

 1.冠脉CT成像

 2.脑起搏器

 3.左室辅助装置

 4.二尖瓣夹合术

 5.结节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

 6.心血管病与性生活

 7.运动相关性心脏猝死

 8.MRI评估心肌纤维化

 9.房颤的无症状卒中

 10.植入装置记录房颤的价值

 11.站立体位不耐受导致的晕厥

 12.肥厚型心肌病伴房颤的治疗

第十二篇 指南解读与其他

 1.2013美国心衰指南解读

 2.2014美国房颤指南解读

 3.2014中国心衰诊治指南解读

 4.2013国际原发性遗传心律失常共识解读

 5.心房去自主神经治疗

 6.晚钠电流与收缩舒张功能

 7.心脏成纤维细胞与心律失常

 8.镁与心律失常

 9.迷走神经电刺激与心脏保护

 10.静息心率与猝死

 11.QT问期与房颤

 12.复极储备与心律失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心律学(2014)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继鸿//胡大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7194129
开本 16开
页数 7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4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378
CIP核字 2014144950
中图分类号 R541.7
丛书名
印张 4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9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