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常识与新知/清馨民国风
内容
编辑推荐

与梁启超、胡适等20多位民国大师和学人共同学习文化的本质,学习哲学的本义,学习研究国故的方法,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含义,了解心理学的真正意义。这是一本围绕文化、哲学、科学、心理学等诸多常识和新知而展开讨论的文集,是民国大师和学人奉献给我们的视觉盛宴!从王丽华所编的《清馨民国风(常识与新知)》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各种知识不止步于权威和众论的可贵思想!

内容推荐

收入王丽华所编的《清馨民国风(常识与新知)》的数篇民国时期的文字,堪称历史影像,也可以说是情景回放。它们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近多位民国学人的集中亮相,也是他们经历、思考与感悟的原味展示。透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民国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目录

什么是文化/梁启超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梁启超

科学与近世文化/任鸿隽

中国人文思想的骨干/潘光旦

文学的一个界说/朱自清

现代中国文学/朱光潜

研究国故的方法/胡适

中国哲学的线索/胡适

唯心哲学浅释/朱光潜

现代伦理学之特征/谢幼伟

论社会科学的方法/梁方仲

现代经济学/严仁赓

现代社会学/费孝通

社会与文化/俞颂华

近代政治学的特色/樊德芬

新历史/陶孟和

现代史学的特征/周一良

什么是教育的出产品/蒋梦麟

教育与人生/李石岑

为何研究科学,如何研究科学/翁文灏

科学方法讲义/任鸿隽

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钱宝琮

科学的真实是客观的不是?/王星拱

说童子操刀——人的控制与物的控制/潘光旦

回头看与向前看/翁文灏

心理学的真正意义/郭任远

心理康健与民族的活力/陈衡哲

试读章节

中国哲学,直到老子和孔子的时候,才值得称为“哲学”两个字。老子以前,并不是没有思想,是没有系统的思想,大概多是对于社会上的情形发出些牢骚语罢了。譬如在《诗经》上说过:“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像这种话,就是对于时势不满意的表示的意思。到了西历纪元前二十世纪时,思想家才对于社会上、政治上求根本的弊端所在。而他们的学说的议论,终是带破坏的、批评的、革命的性质。老子根本上不满意当时的政治、社会、伦理、道德。原来人人多信天是“仁”的,而他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是没有意思的,不为人类做好事的。而他又主张废弃仁义,入于“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有破坏的思想,自然要引起许多反抗。孔子是老子的门徒,或是朋友,他虽不满意当时的风俗制度以及事事物物,可是他不取破坏的手段,不主张革命。他对于第一派是调和的、修正的、保守的。至于老子一派,对于社会上无论什么政治、法律、宗教、道德,都不要了,都要推翻的,都要取消的。拿孔子一派两相比较,孔子的思想要和平一点。他的主张,只求修正当时的制度。中国哲学起点,有了这两个系统出来后,内的线索,就是方法继续变迁,却逃不出这两种。

老子的方法,是“无名”的方法。《老子》第一句话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知道“名”的重要,也知道“名”的坏处,所以才主张“无名”的。“名实”二字,在东西各国哲学史上都很重要。“名”是“共相”,也就是普通性;“实”是“自相”,也就是“个性”。名实两观念,代表两大问题。从思想上研究社会的人一定研究先从社会下手呢,还是先从个人下手。换句话讲,是先决个性,还是先决普遍之问题。名的重要,可以举出一个例来说明。譬如诸君现在听讲,忽然门房跑进来,他说:“张先生,你的哥哥来了。”这些代表思想的语言文字就是“名”。若是没有这些“名”,他就不能传达他的意思,诸君也无从领会他的意思,彼此之间,就觉得很困难的。简单的知识,不是“名”无从表示它,而复杂的更要借“名”来表示它。名是知识上的问题,没有“名”,便没有“共相”。而老子反对知识,便反对“名”;反对语言文字,都要一个个地毁灭它,毁灭之后,一切人类都无知无识的,无知无识,就没有欲望,没有欲望,便不至“为非作歹的”,算是返到太古时代浑朴的状态了。这第一派的思想,注重个体,而毁弃普遍,所以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和不美,便是相对的,有了这个,就有那个。这个和那个都不要,都取消,便是最好,这就叫作“无名”的方法。

孔子出世之后,也看得“名”很重要的,不过他以为与其“无名”,不如“正名”为好些。《论语》上头,《子路》篇说过:“子路日:‘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子路日:‘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日:‘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以为“名”的重要,语言文字是不可少的,要把一切文学、制度都回复到本来的理想的标准,例如“政者正也”“仁者人也”,就是这一类的理想。他的理想的社会,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父亲的,要做到父亲的理想标准;做儿子的,要做到儿子的理想标准。社会上事事物物,都要做到这个田地的。若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么,伦理上所谓君臣父子,都失掉了本来的意义了。何以见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是“名”组织成的,“名”字的意义,又没有正当的标准,便连话都说不通的。

孔子说过:“觚不觚,觚哉?觚哉?”觚是有角的形,故就有有角的酒器叫作觚,后来觚字用泛了,连没有角的酒器也叫作觚,所以孔子又说:“现在觚没有角了,这还是觚吗?这还是觚吗?”不是觚的,也叫作觚,这就叫作“言不顺”。现在的通用的小洋角子,明明是圆的,偏要叫它作“角”,也是同样的道理。语言文字,“名”是代表思想的符号,皆是语言文字,没有正确的意义,便没有公认的是非真假的标准,所以他主张“正名”,老子主张“无名”。孔子既是主张“正名”,此后的思想,凡属于孔子一派的,便是讲究制度文物,压抑个人。老子既是主张“无名”,此后的思想,凡属于老子一派的,便要推翻一切制度,注重个人的发展。

P77-P79

序言

这本书中的几十篇文字,都曾刊载于民国时期的出版物。其中一些篇目,近二三十年中曾经从繁体字变为简体字,或多或少为今人所知;但更多的篇目,似乎一直以繁体字竖排的形式,掩隐在岁月的尘埃中,直到我们发现或找到它们,再把它们转换为简体字,以现在这套“清馨民国风”丛书为载体,呈献给当今的读者。

收入这套“清馨民国风”丛书的数百篇民国时期的文字,堪称历史影像,也可以说是情景回放。它们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是近200位民国学人的集中亮相,也是他们经历、思考与感悟的原味展示——围绕读书与修养、成长与见闻、做人与做事、生活与情趣,娓娓道来。透过这些文字,我们既可以领略众多民国学人迥然不同的个性风采,更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教育、思想与文化生态的原貌。

策划、编选这样一套以民国原始素材为主体内容的丛书,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而今本套丛书即将分批陆续付梓,我们欣喜地发现,她已经有型、有范儿、有味道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本书收选的作品,有一部分仍处于版权保护期。由于原作品出版年代久远,且难以查找作者及其亲属的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我们未能事先一一征得权利人同意:敬请这些作者亲属见书后及时与我社联系,以便我社寄奉稿酬、寄赠样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常识与新知/清馨民国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丽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822133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4046777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