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拓新之旅--巴斯夫与中国缘起(1885)(精)
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885~1990年)

 第一章 染料拉开了序幕

 第二章 开拓中国业务的先驱

 第三章 稻田里的革命

 第四章 上海与重庆之间

 第五章 开启新时代

 第六章 凤凰涅槃

第二部分:建设与扩建(1990~2015年)

 第七章 餐巾纸上的总规划

 第八章 谈判马拉松开始了

 第九章 舞狮与童声合唱

 第十章 从愿景到投资

 第十一章 瞩目与承诺

 第十二章 南京的喜庆仪式

 第十三章 龙舟赛事和竖琴之音

 第十四章 德中同行——考验增强凝聚

 第十五章 扩建与效率

 第十六章 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

第三部分:制造者与市场

 “巴斯夫与我”——来自中国的十段个人经历

 “创新是我们两国之间的桥梁”

 巴斯夫董事会副主席Martin Brudermuller(薄睦乐)与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对话

第四部分:附录

 尾注

 人名索引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内容推荐

知己知彼,实坝共赢。

一部两个民族间相互理解的编年史!

1885年,成立20年的巴登苯胺苏打工厂(巴斯夫)把一位名叫Theodor Sproesser的经理派往一个遥远的国度——中国。这位经理要在中国为巴斯夫产品和刚刚发明的焦油染料开发新的广大的客户群体。

此次探险获得了成功。在接下来的130年里,这一举措获得了持续成功,达到当初无法企及的规模:2013年,巴斯夫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仅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就超过50亿欧元。在南京建立了大型的、最先进的一体化(Verbund)生产基地。如今,创新的化工产品早已不再是装船运往中国,而是在中国本地生产,并为全球市场进行开发。不过,今天这些成就的取得,经过了很多艰险历程,包括跨越文化沟通的鸿沟。

葛睿齐编著的《拓新之旅:巴斯夫与中国缘起(1885)》将与读者一起回顾这一穿越两个迥然不同世界的历程。

编辑推荐

葛睿齐编著的《拓新之旅:巴斯夫与中国缘起(1885)》是介绍跨国企业巴斯夫在中国150年发展历程的专著。介绍了BASF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早于公元前2600年,中国已出现了有关使用染料之文字记载。另一方面,德国人亦一向是开发染料的先驱者。1834年,德国一名化学家发现,若在提炼煤油时加上漂白剂,苯胺会放出鲜蓝色彩,这奠定了日后发展苯胺染料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巴斯夫把握此大好良机,于1885年派遣一名代表梅耶尔前往上海推销染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拓新之旅--巴斯夫与中国缘起(1885)(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葛睿齐
译者 同济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71518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852
CIP核字 2015037981
中图分类号 F451.667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6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5-0911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8: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