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壮阔的心(藏疆旅行漫记)
内容
编辑推荐

2012年为“追逐灵魂的脚步、寻找幸福的答案”,作者自驾车走遍塞外、新疆和西藏(进藏五条线)。120天的旅行,行程7万里。本书是其一路旅行的所见、所思、所想。邢丽君著的《壮阔的心(藏疆旅行漫记)》不只是一本旅行路书,更是一本心灵路书。书中不只有大自然的旷世之美,还有思想的清泉、心灵的白鸽和灵魂的银河。

内容推荐

她所走过的路,是艰险难行的,是全世界公认的难度无可比拟的高海拔越野线路,能独自驾车走过这些路程的女子,内心一定是坚强的,血管里流淌着野性的血液。

她所看到的风景,鲜少有彩蝶飞舞、草长莺飞的轻灵与秀美,更多的是群鹰搏击、万马奔腾的恢弘与磅礴。能欣赏这样壮美风景的女子,胸怀一定是广阔的,脉搏里跃动着燃烧的激情。

她从哪里来?她要去哪里?她一路的所见、所思、所悟是什么?

不必遐想,无须猜测,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就让我们翻开这本邢丽君著的《壮阔的心(藏疆旅行漫记)》,跟随她一起去走这段心路的旅程。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追逐灵魂的脚步

第一次旅程聆听心灵的放歌

 川藏南线开放心灵的道路

从我如何找到旅伴说到助人为快乐之本

康定|“玉帛之城”的包容之美

芒康|在这里拥抱春季

然乌湖|奔流入海的生命旅程

林芝|世界上最好的美味

拉萨|层层无尽千瓣莲花

 青藏线真正的高原之路

沱沱河|在长江源领悟伟大

昆仑山|神话具有永恒的魅力

青海湖|倾听内心宁静的智慧声音

第二次旅程与灵魂相拥

 塞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和最棒的发生

老龙头|感悟长城的伟大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美妙的世界

乌兰布统草原|大地的赞歌

西夏王陵|消逝的文明

河西走廊|伟大的史书

武威|史记

张掖|丹霞日出

嘉峪关|幸福的秘密

莫高窟|世界的气息

月牙泉|千年的自然奇迹

 新疆最深沉的膜拜和最虔诚的敬礼

哈密和吐鲁番|追随大师的足迹

北疆|在自然的长河中沐浴

喀纳斯|伊甸园在人间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夕阳的启迪

库车|敬礼大师

帕米尔高原|走更远的路是为了看更精彩的风景

 新藏线心灵的升华之旅

新藏线前五天|一开始就是大手笔

古格遗址|除了无常,一切都不肯停留

神山冈仁波齐转山|信仰之光

神山志愿者之家|佛与人联结地的大爱之家

玛旁雍错|写进心灵的圣湖诗篇

珠峰|与女神再次相遇

江孜|缅古怀今之地

羊卓雍错|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川藏北线凝聚着大智慧的佛光之路

川藏大北线|是自然之路,也是信仰之路

德格印经院|凝聚着信仰的智慧圣地

雀儿山和新路海|极险之后是极美

色达佛学院|佛光普照的圣地

 滇藏线彩云之南的彩虹之路

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思想的灵魂

梅里雪山|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香格里拉|开启心智、启迪心灵的净土

洱海|让我们分享赞美、感谢和爱

尾声|幸福就在心间

附录 西藏、新疆旅行实用信息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从我如何找到旅伴说到助人为快乐之本

我决定去西藏,因为我的灵魂去了那里,我必须追上她。

在看了无数描写西藏的书后,我了解到去西藏的路很险,那些海拔5000多米凿在山壁上的羊肠子一样的盘山路,那些把人颠得像前朝的旧椅子就要散架一样的碎石路和搓板路,那些即使在夏日也会漫天飞雪、冰雹突至的冰雪路,还有那些试图对你的车轮“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的烂泥路和涉水路,总之,都是车行其中,仿佛“摸着阎王鼻子走钢丝”一样,奇险无比的路。

比道路的艰险更可怕的是高原反应。“缺氧的感觉就像有人掐住你的脖子,然后用鞭子赶着你在玻璃罩子里跑,你拼命张大了嘴呼吸,可是肺永远是空的。”“有人低估了高原的杀伤力,下了车就跑,啪地摔到了,再也没起来,永远地留在了高原上。要想在高原活下去,必须得对高原毕恭毕敬,你瞧不起它,它就会让你拿命来向它赔不是。”这些让人“不寒而栗”的描述,让从没上过高原的我不敢掉以轻心。

从没有在恶劣路况开过越野车,也没有上过高原,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高原反应。本着对自己安全和生命负责的态度,我决定第一次上高原要结伴同行。

问了身边的朋友,没有人能结伴同去。放弃吗?当然不。古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身边的朋友不能去,那就把目光转向网络吧。我打听到有一个叫“越野e族”的网站,加入这个网站的人大都是玩越野车的,同时也有很多相约结伴去西藏的帖子。我上了这个网站,了解到这是一个集越野车、摩托车和房车活动,各种户外运动,摄影、旅行、休闲娱乐和汽车改装、各种相关装备商城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站,当然越野车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越野e族”这个“组织”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如果算上海外各队的话,也可说成是全球性的),按照省划分为大队,各省大队再按照市或者地区划分为分队,只要在网站注册,就自动按所在地加入各大队和分队,比如我在大连,注册后就算是大连分队的一员,可以在相应的版块发帖和回帖,发帖和回帖是各种活动召集和分享的主要方式。

为了了解越野车,我参加了几次大连分队成员召集的活动。一般活动场地多在荒僻的地方,都是成员“探索”出来的,符合场地的条件就是非常差的路况,如大石头路、沙地、泥地、水塘或者河,有大坡或者大沟。大家按照约定的时间,陆续到达场地,就开始开着越野车轮番“上阵”,挂了四驱的越野车就像撒欢一样,趟大泥、过大河。不过依我看,大家最喜欢的还是爬大坡,坡越陡、越滑、越难上就越喜欢,上到半截腰没有了力气,就倒下来换种方法重上,直到上去为止,如果实在上不去,就只能挂上拖车绳由上面的车拉上去。如果这次没上去,下次就会还要来上,如果大家都上去了就会想办法再增加上坡的难度,或者另换场地,总之,一定要“有难度”才行。一次活动下来,每辆车都脏得像个泥猴,很多车还会因此“负伤”,不是这儿撞瘪了就是那儿刮坏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开着“英勇负伤的泥猴”回去,洗干净了,修好了,下次再来,乐此不疲。

听了我的描述,很多人一定很不理解,这不是没事儿给自己找事儿吗,好好的路不走,偏要到那些烂路上,把车弄脏、弄坏,然后再花时间洗车、修车,这是不是有点“疯”。刚开始,我也不是很理解,但后来有了我在旅行过程中与这些人在一起的经历和一次与这个团队同去沙漠的经历后,我理解了这些人,他们其实一点都不“疯”,是一群很可爱的人。旅行的经历在后面我会写到,这里就只简短说一下那一次的沙漠之行。

那一次是冬天,我们去的是库伦沙漠,离大连500多公里。上午10点大家在高速公路九里服务区集合,所有车辆列队一起出发。想想看吧,一队贴着“越野e族”“路越远、心越近”“不抛弃、不放弃”“无兄弟、不越野”车标的越野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是多么酷、多么拉风的景象,吸引了多少艳羡的目光。大家在台子里互相调侃,但一直保持着有序的队列前行,傍晚抵达库伦。

第二天吃过早饭进沙漠。我们的计划是穿越沙漠另一边的灯塔,然后原路返回。在沙漠里行车与平地不同,冬天的沙漠虽然比夏天的沙漠硬一些,但是因为有的地方有雪,而且总是要上坡、下坡,很多坡非常陡,所以经常陷车。一路上,总是有车会陷进沙坑、雪坑或者半坡,然后其他的队友就会把车开过去,冒着刺骨的寒风,把拖车绳挂在陷车上,再开车把陷车拖出来。~路上,台子里说得最多的就是“我陷了”“等我去拖你”“我陷了,把我拖出来,这条路不能走,找其他的路吧”。一路上,大家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和挑战各种沙坡,不断地陷车、拖车,除了探路、陷车、拖车,还有迷路、坏车……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困难面前,没有一个人抱怨和不快,大家热情高昂,共同努力克服了所有困难。在寒冷的冬日沙漠里,有很多温暖的画面、很多感人的故事。最后,夜里12点多,全体安全走出沙漠。

这次沙漠之行后,我真正理解了这些越野人的爱好。

P8-10

序言

说实在的,我在读本书之前,并不认识邢丽君女士。是一个要好的朋友向我推荐了本书,并嘱我一定要为此书写个序。通常情况下,写序的人要么是名人。要么是行内的人,我自然不是什么名人,既无文采,更无游览大山名川的经历。甚至连西藏都没去过。由我为本书作序。实在是勉为其难。但当我细细地读完本书后,才惊奇地发现。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它更像是一位智者离开了那喧闹的、污浊的、匆忙的城市,突然间来到了这地球上最静谧、最纯洁的地方,仰望那湛蓝湛蓝的、飘着白云的、同样静谧的天空,在思索,在陶醉。在敞开心扉。在洗涤自己的心灵。

可能是因为受作者文采的渲染,也可能是因为长期居住在这人事嘈杂的城市中,本身就有一种期望,期望有一天能安静下来。能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深深地吸上一口清新的空气。因此。当我随着作者的笔触游走于藏疆这块祖国最美好的地方时,也情不自禁地走入了那梦幻般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高原上。空气一定是很稀薄的,但在我的想象中。不论是站在那无边的羌塘大草原上,还是爬行在那巍峨的覆盖着冰雪的梅里雪山上,不论是在那神奇的羊卓雍错旁,还是在那充满神奇与魅力的古格古城中,我都想深深地、贪婪地吸上一口气,我自以为那里空气一定很甜、很清爽。沁人心脾。

作者说她选择藏疆旅行。是想感受大自然中那些辽阔、雄沉、壮丽的“野牛风景”,但我从她的描述中除了能感受到粗犷、野性和奔腾外。感受更多的是自然、朴实和安静,这静谧是一种神奇的静。是一种能让人灵魂出窍的静。那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是一个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上帝最初创造世界时。他把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安置在同样有河流、有森林、有草原的宁静的东方伊甸园中。后来,上帝又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原因是亚当和夏娃受蛇的蛊惑。偷吃了那颗能让人变聪明的果子。但上帝绝对不会料到。离开伊甸园的人类会变得如此“聪明”。他们不断地寻找办法挑战自然、征服自然,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以满足其永无止境的欲望。现在,人类不仅“聪明”。而且傲慢,甚至是自以为是,他们自认为在自然面前可以肆无忌惮。今天。用“千疮百孑L”来形容被人类践蹋和破坏过的地球,一点儿都不为过。

工业化已过去数百年。人类似乎从没有打算节制自己的欲望,更没打算减少对石油、煤炭、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掠夺。人们很少理会地球的控诉和呻吟。现代化所产生的诸如汽车、空调、电脑等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确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也不得不承认,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十分尴尬的时代。空气污染了。种子在变异。人们可以不吃肉、不喝酒,但又有谁能不呼吸、不喝水、不吃饭呢?现在,对那些正在享受着现代化生活的人们来说,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没有经化肥和农药污染过的食品,这些工业化、现代化以前最普通不过的东西。竟然成了人们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但人类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代化仍然在高速进行着,人们仍在不断地释放着聪明才智。城市里的大楼越盖越高。汽车越来越多,各种转基因或者能直接影响人类基因变异的食品和药品正在渗入我们的生活。繁华、喧闹、污浊、拥挤和五光十色交织在一起。人们似乎都在忙碌着。都在奋斗着,像一群群蚂蚁,像非洲草原上成千上万的角马。他们都在朝着一个方向急匆匆地。互相拥挤着、踩踏着、奔跑着、喘息着,不停地有人掉队,又不停地有人赶上来,人们的唯一目标就是获取财富,就是追求所谓的幸福。不管地球如何呻吟,不管上天如何不断向人类发出警示,这都丝毫改变不了什么。因为有所谓“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但幸福又是什么?是金钱,是地位,是大房子。是美昧佳肴?我不由想起了书中所描述的那穿越八百里的莫贺延碛大沙漠。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玄奘大法师,作者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穿越沙漠还整整走了七个小时,法师独自一人在这死亡之地走了整整九天。他九死一生。几临绝境。才终成正果。回到久别的长安,仍然是夜以继日地译经传道,一直到他归天,到他应该去的地方,一刻都没有停止过。玄奘大法师所追求的幸福与我们今天所追求的肯定有很大的不同。

我还想起了进藏路上那些一步一长跪的信男信女们,他们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在那高寒的原野上,在那冰雪覆盖、气候变化无常的大山口处,他们随时都有被雪崩掩埋和被野兽伤害的危险。但他们却一步一拜、一步一跪地向他们心目中的圣地爬去。不是几公里、几十公里,而是几百公里、上千公里……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他们愚昧?迷信?还是为了某种信仰,或某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

作者在书中不断地重复着“信仰”这个词。信仰肯定不是对金钱和物质的疯狂追求,信仰包含着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上学时,我记得政治教科书上是这样写的:“哲学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总和。”很显然,信仰属于哲学范畴。没有信仰而只信金钱、只信享乐的人。大概就算不上懂得哲学。一个充满铜臭味儿、对金钱和利益趋之若鹜的社会,大概就算是没有哲学的社会。日本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曾说过:“没有哲学的社会,好似没有梁柱的建筑。不管外表装饰得何等华美,一旦遭遇地震或风暴,便会顷刻倒塌。”我初次读到这段话时,不由地惊出一身冷汗,我们这个社会有哲学吗?我们比那些信男信女们更聪明、更有智慧吗?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喜好游览,连孔子都说。他最大的愿望不是当官、不是享乐。而是在暮春三月,穿上春装。邀上几个好友,带上几个书童,到沂水去沐浴,到高坛上去乘凉,去咏诗作歌。总之,是到大自然中去。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的营养。古代的知识分子不光喜爱游览。还常常触景生情,借景抒怀。范仲淹的千古绝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在登岳阳楼后,看到滔滔的长江和那波澜壮阔的湖水。而激发出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的。

作者是一个现代女性。但她有着和古人一样的情怀。正如她自己说的,她写的不是一本路书。也不是简单的游记。我看到书中充满着对历史的追溯、对不同文化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她虽然说自己选择藏疆旅行是想感受一下那充满挑战、略带野性的“野牛风景”。但当你读完这本书之后,除了壮美、辽阔、雄沉的自然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外,草原上、荒漠里那孤独的历史遗迹,以及那早已逝去的历史人物的背景,会不断地出现在你的面前,玄奘、鸠摩罗什、宗喀巴等大师,张骞、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等历史星空中灿烂的明星。他们似乎并没有离去,似乎仍停留在沙漠或草原的地平线上。嘉峪关、莫高窟、西夏王陵、古格遗址,虽然其中的许多地方早已进入了沉睡的历史。但你仍然会感受到它们的辉煌和力最。

难怪作者在不断地感叹、不断地激动,不断地从历史中、从大自然中唤醒自己在喧闹城市中早已昏昏欲睡的大脑。她一路走着、一路思考着,心灵一次次受到洗礼。又一次次得到升华。

作者不仅用她那精彩的文笔,对一路的自然风光进行了尽情地描述,而且还将自己的思考不断地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述说给读者,她希望人们能和她一起思索,一起接受心灵的洗礼。

《圣经》中曾记载,在耶稣传道之前。约翰在约旦河里用水为人施洗。等到耶稣降临之后,他将为人用圣灵施洗。能用圣灵施洗自然是最好的。用藏疆这块地球上少有的、淳朴的、圣洁的大自然为人洗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洗涤人们心中的贪婪、仇恨、忌妒、欺诈、无知和自以为是。让心灵重新回到伊甸园的时代,这也许是作者最终的目的。我赞成她的观点,理解她的想法。才写下上面的话。是为序。

贾聚林

辽宁省大连市原教委主任、原国家督学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一次挑战自我都是。笔人生的财富,每一次战胜自我都是一曲生命的乐章。苍茫高原行,那些所经历过的身体磨砺、意志考验和心灵跋涉,带来的是生命的张力,是心灵的净化,是人生的感悟。

——第八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冠军队长江商学院EMBA(第20期)

生命就是一次旅行,在路上的所见、所悟能让你的生命更有厚度。

——探路者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盛发强

大地如诗,江山如画,辽阔视野,壮阔旅程,这是一次与天地古今、与自然万物的深情对话。

——北京和堂传媒创始人、总经理李小生

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也是一本关于自然、关于历史、关于文化、关于心灵、关于热爱、关于情怀的书,书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饱满的思想。愿它能带你进入一个隽永、充实、富于启迪的哲思世界,也愿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历久弥新。

——《三十岁的成人礼:搭车去柏林》作者、著名导演刘畅

一个人,一部车,120天,她一路向西、再向西,西藏是一粒埋在她心里的种子。进藏路上,时有亦步亦趋、长跪前行的朝圣者,而她并非信众,她将镜头瞄准高天白云与广袤疆土,之后。在每一站稍息时,静静感知心中那种子悄然生长的力量。

——资深媒体人南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壮阔的心(藏疆旅行漫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邢丽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464914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8
CIP核字 2014079873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