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兵法藏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地之卷

兵法是武士安身立命之道。尤其那些作为主将的武士,更需要熟悉兵法、按兵法行事,而作为一般士兵的武士,也要对兵法有所了解。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已经很少有武士懂得真正的兵法之道了。

首先,我要阐述一下生存之道的含义。佛教讲究的是救赎之道,儒学讲究的是文化改革之道,而对于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的人来说,治病救人就是他的生活之道;而对于诗人来说,教人诗艺就是他的道。其他一些人则从事占卜、弓箭等各种各样的技艺。人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但是,通常很多人都不会喜欢把“武士”作为自己的生存之道。

首先,作为武士必须要精通文武二道。就算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但只要你愿意努力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兵法修养,你就能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武士。

人们以为,没有视死如归之勇气的人是不能被称为武士的。其实不然,视死如归并不是武士的专利。就算是贱如乞丐也会明白自己的责任,也同样能够做到视死如归。以此观之,他们和武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胜人一筹,这是武士为人处世之道的起点。兵法的价值在于,在决斗中获胜,打赢一场战争,为主公赢得荣誉,为自己赢得利益,声名远扬等等。

当然,有些人会认为,就算是精通兵法,也很难保证它能在现实中发挥什么作用。其实,真正的兵法要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适合于任何人,只有这样的兵法才是真正的兵法。

兵法之道

在中国、日本乃至整个东亚,以武为生存之道的人叫兵法家,亦可以称为武士。兵法是武士的基本之学。

近年以来,有许多人自称或被别人称为兵法家,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剑道高手而已。最近一段时间,常陆国Kashima和Kantori寺院的僧侣们建立了一些道场,他们自称道场所传授的知识均来自于神,是神的教诲,并四处宣扬他们的教义,但这也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现象。

从古至今,文武诸般技艺都被人们称为“艺能”,视为一种技能。因而,在我们讨论“艺能”之时,就不能把讨论只局限在剑术的范围之内。就算是剑法本身,假如仅把它理解为一种剑技,那就很难真正理解剑法的真义了,更别说什么理解兵法的真谛了。

随着剑术的流行,兵法也开始变得盛行。可是,所教、所学之人喜好的只是一些花哨的技巧,或者追求片面的利益,这犯了兵法之大忌,后果的严重性难以预料,有人曾经说过“不成熟的兵法是致祸之源”,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世上的谋生之道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传统的所谓:农、商、士、工。

第一种谋生之道就是农夫的生存之道。农夫使用各种农具辛勤耕耘,注意天气变化,春种秋收。这就是农夫的谋生之道。

第二种谋生之道就是商人的生存之道。面包商把面粉做成面包,出卖面包以获取收益维持生活。无论是做何种生意,商人都需要盈利的,利润就是商人的衣食之源。这就是商人的谋生之道。

第三种谋生之道就是武士的生存之道。武士要生活就必须熟知各种兵器的特性,并能够熟练地制作和运用它们。这是武士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如果做不到这些,还妄谈什么武士之道,那就好像对一个农民大谈什么剑技,这不是对牛弹琴吗?他怎么会明白呢。

第四种谋生之道就是工匠的生存之道。比方说,铁匠娴熟地使用各种工具,打造出顾客需要的各种铁器。这就是铁匠的谋生之道。

在这些农、商、士、工四种不同的谋生方式中,我将以木匠的谋生之道作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兵法。

品评一个木匠手艺的好坏一般是和房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通常会这样说:这是贵族的房子,那是武士的房子,这是士民的房子,这是快要崩塌的房子,那是异常坚固的房子。我们还会说这是什么风格或什么样式的房子,或者只说两个字“房子”。就像我可以通过品评房子来评价木匠的手艺一样,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对木匠的生活之道的谈论来说明兵法。

一提到“木匠”这个词,人们就会想到“高超的技巧”和“精妙的构思”。而兵法也和木匠一样,与“高超的技巧”和“精妙的构思”紧密相关,也正因为这样,我才以木匠的谋生之道来说明兵法。

假如你是一个有志于学习兵法的人,那请你认真地好好思考一下书中的道理吧。老师只是一个领路人,当老师领进了门,学习就要靠你自己的勤学苦练了。

P4-6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说的,包括认识世界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轻看这句话。

——毛泽东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光有雄心和豪情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战术和手段来实现它,在这方面,《五轮书》可以提供一切达至胜利的方法。

——松下幸之助

《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讲,克劳塞维茨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圣经”。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目录

上篇 五轮书

 自 序

 地之卷

 水之卷

 火之卷

 风之卷

 空之卷

中篇 孙子兵法

 序

 始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军形篇 

 兵势篇 

 实虚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下篇 战争论

 导 读

 第一章 战争的性质

 第二章 战争理论

 第三章 战争概论

 第四章 战斗

序言

“二天一流”兵法是我数年研究之成果,现将其整理于此书之中。我登上了九州岛肥辰的岩户山,向苍天顶礼膜拜,长跪于佛祖、观音跟前祈祷,从而写下了这本书。我的名字叫宫本武藏,今年六十岁,我是熊本藩细川越中守忠利大人的一名武士。

我从小就痴迷于剑技,以剑道为毕生追求。在我十三岁时第一次参加决斗,对手是“新当流”的兵法家有马喜兵卫,我胜了。在我十六岁时,一位从但马国来的名叫秋山的兵法家败于我的剑下。在我二十一岁时,我到京都去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兵法家决斗,但求一败而不可得。

从此以后,我游历各地,向我所能找到的每一个流派挑战。自十三岁第一次参加决斗到二十九岁最后一次参加决斗,前后六十余战,未尝一败。

我时常思索我不败的原因,到了三十岁以后终小有收获,我开始明白我不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的剑技已经达到最高境界,那到底是因为我对剑技的执着追求,并在实战中学习剑技,始终没有偏离剑技的法理呢?还是其他的流派的兵法存在不足呢?于是乎我夜以继日地努力探求兵法的真谛,到了五十岁时,终于大彻大悟。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把时间花费在对修行之道的探求上,而是采用演绎的方法举一反三,把从兵法中悟到的心得运用到对各种技艺的学习上。一通百通,就凭着这一点,我对其他技艺的学习一日千里,无师自通了。

今天,在大家所看到的这本书中,没有什么佛学、儒学的警句,也没有引用一些什么古代的战例、兵法书。而是以纯以天道和观世音为镜,把本流派的经验和心得记述下来。

宽永二十年十月十日深夜记

内容推荐

宫本武藏、孙武、克劳塞维茨编著的《兵法藏书》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五轮书》、《孙子兵法》、《战争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中的经典法则受到古往今来各类读者的追捧。《五轮书》是日本兵法大家宫本武藏的毕生之作,全书分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空之卷五部分。书中阐述了剑道与兵法原则、思想、策略,简单又实际,不仅适于武士,也适合任何形式的竞争,更是各行各业危机处理、策略训练的经典之作。《战争论》是作者总结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的丰富经验,研究了一百三十多个典型战例,写下的军事理论著作。

编辑推荐

宫本武藏、孙武、克劳塞维茨编著的《兵法藏书》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兵书集结而成,受到了众多军事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五轮书》以武士道精神为源点,论述了兵法的制胜之道。《孙子兵法》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如今,《孙子兵法》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战争论》出版后曾受到各国军界的极大重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它: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圣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兵法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宫本武藏//(春秋)孙武//(德)克劳塞维茨
译者 王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46478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2015018408
中图分类号 E8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9: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