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牛津闲语
内容
试读章节

这一天

2004年4月8日是我一生中非同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把农民出身的我带到了外国,这一天把学英语的我送到了英伦,这一天把大学教师的我送到了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这一天把我梦中留学英美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也是这一天,把已近天命之年的我扔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异国他乡。这一天既使我小有兴奋,又使我略感忧虑与惶恐。

2004年4月5日晚,我在关学的陪伴下乘坐1488次列车赶往京城,办理出国前的有关手续和事情。6日上午十点左右,我赶到国家留学服务中心(该中心设在北京语言大学校内),领取了机票,预支了500英镑的生活费,或日奖学金,中午拜会了正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的关爱和校长,看望了在北外攻读博士学位的薛玉凤老师,还请他们一起共进午餐。7日准备了一些抵英后的必需品,等待第二天出发。

8日中午前赶到首都国际机场,在关学的帮助下,比较顺利地办理了各项安检和出关手续。不巧的是,行李超重。机场工作人员说,“有两种解决办法,要么找个地方扔掉一些东西,要么按超重重量交超重费。”我选择了后者,交了1200元的超重费。行李中的东西加在一起也值不了多少钱,但那都是爱妻李宏精心为我准备的,大多都是保证我踏人英伦的几天能够存活下去的必需品,每件物品都饱含着她无尽的关心和无价的爱意。

进入候机大厅后,离登机还有一点儿时间。在这一点儿时间内,好多朋友都打电话或发短信遥祝平安顺利。李宏在电话中反复嘱托,话音中透出只有夫妻才能感觉到的那种难舍难离之意。女儿则很难受地说:“爸爸,你回来吧!”这倒勾起了我本就难以言表的、喜忧掺半的复杂心绪,一种亲朋难舍、故土难离的情绪悄悄地、慢慢地爬上了心头。

大约下午两点半,我终于登上了飞往英国的国际航班。为了排解心中的愁绪,我把目光投向了机窗之外。飞机起飞时,机窗外云雾蒙蒙,城市、田野、村庄、建筑物依稀可见,越来越远。飞机平稳升空后,机窗外的太阳亮度极高,刺得人眼生疼,只好往下观看。从飞机上向下观看云海,犹如在地面上观看冬海。有些地方好像没有结冰,似水,透着深深的蓝色;有些地方好像结了冰又盖上了厚厚的雪白的棉被,似雪,透着耀眼的白色。

机舱内的一幕也挺有意思。离我的经济舱座位前面不远,就是头等舱。在空姐拉上的那个隔离这两种舱位的布帘上面,写着一行温馨提示经济舱座位上乘客的文字:“头等舱区域,请勿打扰”,英文为:“First Class Area Only”,这比机窗外那刺眼的阳光更能刺伤人的神经!然而,稍微冷静一想,这也太正常不过了。只是这种等级划分与社会上的等级划分不同。人在机舱中的等级是乘客自己购得的,是经济实力或个人意愿决定的。而人在社会上的等级则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因素。前者如家庭出身,出生于城市和出生于乡村,出生于达官贵人家庭和出生于平民家庭,是大不相同的;后者如社会环境,历史时代和个人的能力、勤奋程度、奋斗精神、价值观念、爱好、追求等,则会把人带入不同的等级。

飞机大约飞行十个多小时后,于伦敦时间4月8日下午五点半准时降落在伦敦希斯罗机场(Heathrow AiIport,London)。约莫七点办完入关手续,拖着行李走向出口。一抬眼,就看见了专程来接我的尼科尔森(Michael A.Nicholson)教授夫妇。芭芭拉(Barbara)手持我发给他们的照片,首先认出了我,笑着向我挥手致意,而迈克则正忙着录像。稍事寒暄,我们便一同驱车向他们家驶去。大约行驶一刻钟的样子,迈克突然说了一句,“既然你的英语如此流利,我们就用正常语速和你说话了。”(Since you can speak English so fluently,we'll talk in normal speed.)到达后才发现,他们家并不在牛津市区,而在近郊的阿斯顿镇(Aston)上。房子非常古老,但很雅致。当晚,迈克夫妇热情地安顿我住在他们家中。初次见面的英国朋友,能够如此安排,着实令人感动,难以忘怀。

P3-4

目录

四月

 这一天

 异国的孤寂

 初次购物

 复活彩蛋

 遭遇警局

 初识牛津

 账号申请

 惦念

 蓝天白云

 第一次正餐

 巧合三则

 小陈

 第二十天

 跳河迎春

五月

 彩虹旗飘市政厅

 路边乞丐和街头艺人

 第一次旁听研讨课

 语言与大脑

 话语分析课听后

 博德利图书馆的初次体验

 不期而至不期而遇

 另一面

 车之味

 长跑募捐

 初涉认知

 鱼眼镜

 乔姆斯基的问答式学术报告

 异国会老友

 有朋友真好

 牛津的期末考试

 含蓄的后门与真诚的感谢

 划船赛

 Sunday Dinner

六月

 智商

 别具一格的学术报告

 内外有别

 烦恼与快乐

 宗教的一元与文化的多元

 夏至怪天

 异国度端午

 好人吉祥

 泰河头

 答谢

七月

 党的生日

 锄禾日当午

 性情中人

 好事多磨?

 英伦天气有感

 初游伦敦

 牛津与伦敦

 人生体悟

 好事多磨

 错过

 毕业典礼

 反向思考

 “我不够老”

 人同此心

 体验友谊于牛津

八月

 小处见大

 学联小聚

 窘迫

 不知为不知

 小寿星

 白金汉宫观感

 雷丁访友

 牵挂

 语言的妙用

 丘吉尔庄园游

九月

 卡迪夫访友

 巨石阵

 观大英博物馆有感

 “漂亮的借口”

 游莎翁故居

 游子心中红旗扬

 互赠

 牛剑还是剑牛?

 致迈克夫妇

 异国度中秋

 别牛津断想

 机场遭遇国人

 到家了

序言

2004年4月8日下午两点半,我乘坐国航的班机,从首都北京出发,经过十个多小时的飞行,跨越亚欧两个大陆,于当地时间当天下午五点半抵达伦敦希斯罗机场。从此开始了我在牛津大学为期六个月的高级研究学者的工作和生活。

说来惭愧,到了接近知天命的年龄,我才第一次有机会在外国生活,才第一次置身于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才第一次亲身感受我所学专业——英语的氛围,才第一次经历英伦的诸多方面……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我到目前为止的人生第一次。既然经历了这么多的第一次,那么,所感所悟自然也就不会太少。因此,我愿借助文字和照片,把我看到、悟到的逐一记录下来,以免忘却。

内容推荐

《牛津闲语》介绍了作者张克定初到异国他乡牛津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与所见所闻所感之人和事,书中内容包括:异国的孤寂、初次购物、复活彩蛋、遭遇警局、初识牛津、账号申请、惦念、蓝天白云、第一次正餐、巧合三则、记小陈、第二十天、跳河迎春,等等。

编辑推荐

牛津是被学人仰望的一座丰碑。不过,中国河南一个农民的儿子,像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学子,摸着了它,也就打磨了这座丰碑的光亮。

不错,粽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发亮的符号。复活彩蛋也是另一种文化的符号。你不能断言哪种符号更为典型。他们分别是各自民族的典型。

《牛津闲语》介绍了作者张克定初到异国他乡牛津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与所见所闻所感之人和事,对于出入英国的学者出访英国和旅行者到英国旅行都有指导意义,对于读者了解英伦风情大有脾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牛津闲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克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59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1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5069703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