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热爱生命(精)/轻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热爱生命

这两个人蹒跚、吃力地走下河岸,走在前面的那个人在乱石滩中间还趔趄了一下。他们筋疲力尽,因为长时间吃苦,他们的脸上都呈现出痛苦的、忍受煎熬的表情。用毯子包裹起来的沉重的行李牢牢地捆扎在肩膀上,勒在额头上的皮带也很合时宜地帮助吊住了行李。他们每人手里握着一支来复枪,全都弯着腰,肩膀向前探着,脑袋更是向前伸着,眼睛则向着地面。

“地窖里藏着不少子弹,要是有几发在我们身上就好了。”走在后面的那个人说。

他的语调听起来干巴巴的,不带一点感情。他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前面的那个人只管自顾自地一瘸一拐地向着在岩石间流淌泛起泡沫的小河里走去,一句话也不搭理他。

后面的那个紧随着他。他们两个谁都没有脱掉鞋袜,河水冰冷刺骨——冻得他们的脚脖子生疼,以至麻木了。有时河水没及膝盖,总是冲得他们东倒西歪站不稳。

跟在后面的那个人被一块光滑的石头滑了一下,险些摔倒,但是他用力挣扎着没有倒下,嘴里却发出了痛苦的尖叫声。看起来他的头有些晕,不由自主地摇晃着,一只空着的手伸向空中,似乎想抓挠住什么东西。刚刚站稳,他就又向前走,不料又被滑了一下,几乎摔倒了。他停了下来,眼睛却瞧着前面这个一直不肯回头的人。

他一动不动地站了有一分钟,仿佛在心里说服着自己。接着,他朝前面的人嚷了一句:“哎,比尔,我的脚脖子崴了。”

比尔在泛着白沫的河水里摇摇晃晃地走着。他没有回头。后面的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去。他的脸呆呆的,但那眼光却让人看出那种受了伤的鹿所流露出的神色。

前面的那个人依旧一瘸一拐,登上小河岸,头也不回,自顾自向前走。后面的人眼巴巴地看着。他的嘴唇有点发抖,他的棕似的胡子也跟着抖动。他不时地伸出舌头舔着自己的嘴唇。

“比尔!”他大声地喊着。

这是一个坚强的人在向患难中的伙伴发出的求救信号,但是比尔没有理睬。他无奈地看着比尔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古里古怪地前进,看着他走向矮矮的山坡,走向不高的山头,迈进那不甚明亮的光圈。他就这样瞧着比尔消失在山的那边。于是,他收回目光,缓缓地扫视比尔走后留给他的那一片世界。

太阳吊挂在地平线上,像一个快要燃尽的火球,被浑浑噩噩的雾瘴遮挡着,让人觉得那是一个什么团块,轮廓模糊,捉摸不透。他利用单腿休息着,掏出他的表。现在是四点多钟,至于日期,至少是两个星期之内,他已说不清了,眼下正值七月底八月初的季节——他能够辨别出太阳大概是在西北方向。他望着南方,那些小山头后面是大熊湖;那个地区在北极圈界限之内,处于加拿大的冻土地带之中。他站在铜矿河的一条小支流里,铜矿河从此一直向北流,流到加冕湾和北冰洋。他没去过那儿,但他在赫德森公司的地图上看见过那个地方。

他又重新审视着他周围的世界。这绝不是让人看了愉悦的一片景象。四周是模糊的天际线,小山低低的,没有树林,没有灌木丛,没有草——只是一片白茫茫的可怕的荒野,什么也没有。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了恐怖的神色。

“比尔!比尔!”他喃喃地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

他在河水里退缩着,无边的世界似乎从四面八方挤压着他,大自然仿佛在施放自己的威风摧残他。他忽然抖起来,就像得了疟疾的病人,手里的枪掉在水里,激起好大的响动。他被惊醒了。他得鼓起精神,跟恐惧斗争起来。他的手在水里摸索着,找到了他的枪。然后他把行李往左肩挪了挪,减轻点崴了的脚脖子的负担。他开始小心地迈动脚步,萎萎缩缩地向前走去,脚很疼。

他不能停步,一刻不停地登上斜坡,赶往他的伙伴消失的那个小山头——他拼命咬牙,拖着受伤的腿走路的姿势怪模怪样,比他的伙伴的样子更可笑。到了山顶上,往下看去,呈现在眼前的竟是一个死谷,一毛不长。他又和恐惧做了一轮战斗,慢慢地在战胜它。

他再次把行李往左肩上移了移,蹒跚地向山下走去。

谷底是一片沼泽地,厚厚的苔藓像海绵附着在水面上。每迈动一步,都有水从脚底喷溅上来,每挪动一下,脚下就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因为苔藓总吸住他的脚,牢牢地不肯放松。他辨识着好一点的路,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沼泽地。有时还能顺着比尔的脚印,绕过一堆堆突出在苔藓上的岩石,似乎在穿越小岛。P1-3

目录

译者的话

热爱生命

墨西哥人

女人的刚毅

寂静的雪林

马西普的房子

北方的奥德赛

黄金谷

为上路人干杯

叛逆

一千打

一块牛排

意外

序言

杰克·伦敦于1876年出生在旧金山,是弗劳拉·威尔曼和W.H.查内的私生子。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因为屡遭歧视,他靠力气和拳头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流浪汉、牡蛎非法采集者等儿童能干的事情,他都干过,而且往往是孩子王。后来加入了淘金热的队伍中,他做过拳击手,十七岁便签约加入一条海豹猎捕船,远赴北冰洋和日本。艰苦的劳动练就了一身好肌肉,加之他个大、块头足,虽然生活在底层,靠体力谋生,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

另一方面,杰克·伦敦早早地意识到一个人靠体力谋生,到了晚年会很凄凉。因此,他从小酷爱读书,而且涉猎广泛,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尼采的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弥尔顿的诗歌、吉卜林的莽林法则和史蒂文森的浪漫主义,都是他反复阅读的书籍。他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就读一年,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例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等。

经过刻苦的写作和生活积累,1898年,他终于叩开了文学的大门,在《大西洋》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北方的奥德赛》,这一年他二十二岁。第一部小说集《狼的儿子》于1900年出版。1903年发表小长篇《荒野的呼唤》,从此他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随后《荒野的呼唤》的姊妹篇《白牙》、他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代表他左翼思想的《铁蹄》先后发表,尤其代表他超人哲学观的《海狼》问世,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牢牢地建立起来。他是世界文坛第一个以一个词一美元的稿酬约稿的作家。时至1913年,他被公认为世界上稿酬最高、名声最大、读者最广的作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文学写作中,他赚得一百多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亿万美金。财源滚滚的杰克·伦敦,在巨大的物质面前不知如何消费,一掷七万美金(相当于今天的数百万),建造了一艘豪华游艇,然而,游艇刚刚建成便被一场大火焚烧成灰烬。正当创作盛年的他,沉溺于物质享乐而不能自拔,对生活产生了绝望。1916年,他死于尿毒症,年仅四十岁;一说他吸毒过量而身亡,还有说他是自杀。

除了他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他的短篇小说,如《墨西哥人》《热爱生命》《一块牛排》和《白色的寂静》等,都清晰地折射出他的生活轨迹。如果想深入了解他的超人观,《海狼》又是必读的。但是,我以为,他的短篇散文《我的生活观》却别有洞天。

人人都有世界观,“世界观”这个词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照字面意思可翻译成“向外看”。杰克·伦敦说他只有“向上观”,为此他专门发明了这个词,字面的意思可译为“向上看”。他坦言说,他向往上层人的生活,害怕底层人的生活。人的力气是会随着年纪而消失的,因此体力劳动者的晚年往往是悲惨的、可怜的。他决心靠脑力谋生,因为脑力劳动者到了老年还是强劳力,因此还是强者。令人深思的是,他的早逝恰恰是在成为成功脑力劳动者之后,他的知识让他产生了绝望情绪。

他的作品好读,他的人生更值得一读。本书选收了他最好读的短篇小说十二则,篇篇读来令人爱不释手,而如果参照他的人生读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苏福忠

内容推荐

《热爱生命》收录杰克·伦敦最优秀的中短篇小说《热爱生命》《北方的奥德赛》《墨西哥人》《叛逆》等十二篇。这些作品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其中许多作品堪称短篇小说的经典,为人们了解美国人及其性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作品描写了在茫茫荒野上人与严酷的大自然、人与兽、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生死搏斗的震撼人心的场景,展示两额人与动物争取生存的原始斗争,极具艺术感染力。

编辑推荐

正是黑暗的寒冷与孤独,才激起生命对光明与温暖的渴望;

表现意志与野性之美的史诗;

比《老人与海》更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歌;

畅销百年的励志经典热血文学的巅峰传奇。

杰克·伦敦的作品好读,他的人生更值得一读。《热爱生命》选收了他最好读的短篇小说十二则,篇篇读来令人爱不释手,而如果参照他的人生读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热爱生命(精)/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杰克·伦敦
译者 苏福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34715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5025717
中图分类号 I712.44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