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铁路大旅行)
内容
试读章节

波修瓦剧院的观众难为

同样都是改编自普希金脍炙人口的诗作——前者为柴可夫斯基编曲之三幕歌剧《永恒的恋人》(Evgeniy Onegin );后者为葛林卡(Glinka )编曲的五幕芭蕾《卢斯兰与陆得米菈》(Russlan & Ludmila )——布景皆奢侈豪华,故事高潮迭起。但是,在美丽的“波修瓦剧院”观赏歌舞剧的经历,从一开始就苦不堪言。

达丽玛虽然还没看过“波修瓦剧院”的演出,但已为能够参与盛会而兴奋不已!虽然离开演只剩半个小时不到,达丽玛却坚持先在剧院门口拍照留念,了却这桩心愿以后,才肯进入其中。

我们的穿着打扮实在不像是听歌剧的观众——牛仔裤、运动外套,以及笨重的摄影器材背包——反倒像是刚刚登山露营回来的童子军,全身上下灰头土脸。达丽玛先到化妆间内仔细地梳理头发,整理仪容,直到令她最满意的状态,才开始找座位。一问之下却发现,我们花两百卢布购买的戏票,竟然在剧院的最顶端——四楼!在管理各楼层的老太太们此起彼落的“Up!Up!”声中,我们努力地向上爬。楼梯好似永无止境的险坡,每踩一阶就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等到我们抵达顶端的时候,我的看戏热忱已经消失了一大半。

进场前,我惯常地会购买节目单。四楼兜售节目单的老太太看到我,竟然不肯卖,手指着楼梯间说:“一楼!”我望着她手中捧着厚厚一叠节目单,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她如此小气,连一份节目单也不愿意卖给我,反而坚持要我回一楼?刚刚买完节目单,耳边又传来老太太叫卖的声音:“俄罗斯节目单,三十卢布。”这会儿我才了解,连歌剧院内都分成俄罗斯与外国两种价格,英文节目单的价格为五十卢布。

我又辛苦地爬至四楼,在寄物处放置了我的背包与大衣,以十卢布租借了一只望远镜后,终于一切就绪!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座位观赏演出,一开门,发现里头挤满了学童。他们埋怨所在的位置让他们无法看到整个舞台演出,从开演到结束一直吵闹不休,有些孩子在演出期间从这头移位到另一头,或者干脆站起来欣赏表演,好似旁若无人!

我的位置完全看不到舞台,为了欣赏演出,我只好在中央走道上站着看。等到第一幕结束时,我的两条腿酸痛不已,根本无法再站起来。

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为了看到演出,只好将上身尽量向前倾斜,还得不时随着演员的移位跟着调整姿势。坐在我身后的两位老妇人见状,不断地以英文要求我:“Sit down !Sit down!”

但是,我一按照她们的吩咐“Sit down ”,我就完全看不到舞台,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勉为其难地欣赏完这场实在不怎么样的表演。

美食与艺术的飨宴

相较于名气响彻云霄的“波修瓦剧院”,外形与内部陈设简单朴实的“克里姆林宫”的“克里姆林芭蕾舞团”演出,不但让我惊艳,以五十卢布直接在售票亭轻松地买到前段中间的位置,免去奔波之苦,又没有视野上的困扰。

中场休息的二十分钟时间里,观众如潮水般、不约而同地涌向顶楼,好奇之下,我也加入人群之中,搭着手扶电梯来到最高楼层。

一百多坪的大厅一隅,摆设了好几排铺设了白色桌布的长条桌,长条桌上摆满了各式三明治,有salami 香肠、烟熏鲑鱼、鲑鱼子、起士、熏鱼片等不同口味。除此以外,乌拉山式的陶器烘烤菜肴、让人垂涎的各式各样的小点心、五颜六色的鸡尾酒、香槟、饮料,让沉醉于心灵艺术飨宴的莫斯科人,这会儿变成饥肠辘辘的老饕。

高耸的金字塔陈列架上的食物,转眼间被一扫而空!人们心满意足地享用美食带来的感官快乐之后,再继续欣赏表演,如此浩大的美食party与艺术表演的接龙,随着演出幕次的多寡而有所增减,但是莫斯科人对于芭蕾舞与美食的热情始终不减。

莫斯科人永恒的恋人

自1673年沙皇亚力西斯从意大利及法国引进宫廷芭蕾,经几世纪的耕耘,芭蕾舞已成为俄罗斯的国家艺术。就算在苏联时期,芭蕾舞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也不曾动摇,反而更为神圣不可侵犯。

莫斯科的剧院多达五十多座,其中还不包括小剧场。这五十多个剧院都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每间剧院都拥有一批与剧院的生存休戚相关的文化界巨擘与艺术巨星。观众在剧院看到的不仅是舞台上的表演,还有这个剧院的历史。

或许因为如此,莫斯科人对于芭蕾舞的热爱不仅止于欣赏演出,还反映于专门探讨芭蕾舞历史与艺术风格的《芭蕾舞》(Ballet)杂志,以及,莫斯科人对于首席舞者的崇拜。

他们耗资费时地搜集首席舞者的演出剧照,以芭蕾名伶为主角所印制的精美年历、明信片,以及历年来演出的节目单等,并且将它们小心地保存起来,唯恐有一丝一毫的损伤。

如今,老一辈的芭蕾舞伶纷纷从幕前隐身到幕后,为了培育新人而继续努力。然而,她们的光芒却并未因此而黯淡下来。前一阵子,俄罗斯首席芭蕾舞伶玛雅为了庆祝七十五岁的生日,特地在“波修瓦剧院”展开难得一见的盛大的演出。俄罗斯政界名流以及文化艺术界人士都纷纷赶来欣赏这一场难得一见的演出。由此可见,莫斯科人心中对永恒的恋人的炽爱,绝不会因时间而有任何改变。P268-271

后记

回台湾之后不久,我接获朋友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中大惊小怪地说 “哎呀!没想到,你真的活着回来了。”

是的,我又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壮举。但是,回来以后,我却发现,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如何在有如野兽丛林的台湾社会里生存下去,而且,活得有尊严!这个挑战比起任何至今我所做过的旅行还要艰难,时间还要长,挑战度还要高。

这段西伯利亚大铁路四十五天的旅程所带给我的,并非仅是解开了所有我对俄罗斯的疑问,还深切地让我感受到,无论是远在俄罗斯的他们,还是身在台湾的我们,都面临着同样的核能、环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而一个国家的未来,与这块土地上每一位人民所做的努力紧密相连。选择苟延残喘,还是苟且偷安,只是一念之间!我们的列车将驶向何方?端赖掌舵的我们了。

目录

推荐序

作者序

台北→首尔

 出发前

 首尔

首尔→海参崴

 抵达海参崴机场

 俄罗斯冰山美人

 下榻海参崴大饭店

 远东的一扇窗口

 “俄罗斯大街”诞生

 TOYOTA,我爱你!

 十二点的鸣炮声

 幽灵船与博物馆

 中国海军节

 星期五的婚礼

 塔丽娜

 地方历史博物馆

 周末海岸处处惊喜

 “单身”日本女子

 消失的七小时

 寄放行李的智能

 传统市场应有尽有

 街头西施

 “海洋6号”驶往伯力

 巧遇俄罗斯公务员

 番茄沙拉二十年如一日

 跑单帮的中国商人

海参崴→伯力

 抵达伯力

 又见小豪

 寻找俄罗斯早餐店

 海滩的一天

 中日俄关系亦敌亦友

 红糖圆面饼救命干粮

 黑市换钱

 来自台湾的一封mail

 品尝地道俄罗斯美食

 一百卢布买四个人的命

 送别

 三天两夜的火车之旅

 俄罗斯妈妈

 范伦蒂娜与奥尔佳

 小站风情

伯力→乌兰乌德

 少了下半身的列宁像

 玛莉安与乔瑟夫

 伊法尔金斯克佛寺

 遇见达丽玛

 与大学生们烛光晚餐

 橘色8号公车

 三十分钟一杯果汁

 最后一首探戈

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

 达丽玛回家

 东方巴黎

 浴火重生

 网络咖啡厅前景看好

 餐餐以“克”为准

 如奶油蛋糕般的电影院

 安加拉河风光

 真假美钞

 马路惊魂记

 贝加尔湖传奇

 欧穆尔鱼的美味

 不用钉子的木造建筑

 付钱是理所当然

 佛考斯基之家

 难忘的晚餐

 纪念碑旁站岗的孩童

 登上教堂的钟楼

 体验头等车厢

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

 新西伯利亚大饭店

 2000年的第一场大雪

 现代化大城市

 两个免费的塑料袋

 芭蕾舞歌剧院的奇迹

 四十六卢布歌剧

 小乞儿

 圣尼古拉小教堂

 一把塑料咖啡汤匙

 全世界最大的甜点皇后

 修理相机

 时钟快转一小时

 恐怖分子就在隔壁

新西伯利亚→叶卡特林堡

 著名的康士坦丁先生

 莫斯科银行门上的大洞

 幸福的Danone水蜜桃优格

 乞丐食堂

 Where is your passport?

 诡异的一晚

 城市个性复杂多元

 拉斯托杰夫·卡林特诺夫豪宅鬼影重重

 伊莎贝尔小教堂

 末代沙皇罗曼诺夫家族尸骸之谜

 巧遇经国先生的故知

 康士坦丁先生送别

 四等车厢无缘一见

叶卡特林堡→尼津·诺夫哥罗德

 劫后余生的工业城

 宠物天堂

 发不出饷的政府

 来自克里姆林的两颗苹果

 布拉格重现俄罗斯

 土拉茶壶意义不凡

 手工艺品结合生活与艺术

 国家未来的主人翁

 奇怪的陌生人

 想不想成为共产党?

 贩夫走卒皆是“戏剧通”

尼津·诺夫哥罗德→莫斯科

 豪华一号列车

 莫斯科地下铁惊瑰记

 一点也不中国的“中国城”

 媒体与出版

 街头画家的遗憾

 波修瓦剧院一票难求

 三温暖事件

 一百卢布买回自由

 克里姆林宫的乞儿

 红场上的秘密警察

 战争与和平

 美丽广场或死人广场

 前进克里姆林

 宗教与政治

 波修瓦剧院的观众难为

 美食与艺术的飨宴

 莫斯科人永恒的恋人

 处处是“普希金博物馆”

 托尔斯泰的故居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令人感受深刻

莫斯科→圣彼得堡

 旅程最后的惊喜

 普希金的最后一杯咖啡

 《白夜》桥畔巧遇沙皇

 鱼子酱的秘密

 因为你是外国人!

 剧场外的乞丐家庭

 寻找“基辅炸鸡”

 卖邮票的聋哑男子

 沙皇的菜单

 我爱面包

圣彼得堡→莫斯科

 莫斯科机场惊魂记

 海参崴的一日

结语

序言

揭开俄罗斯神秘面纱

作者序

研读近代史时,我发现西伯利亚大铁路中的“中东路”一段,自修筑初期,即有中国人参与,却以寥寥数笔带过。几世纪以来,西伯利亚更成为一些被放逐的文学家、追逐刺激的冒险家、少数民族、革命军人、恐怖分子、投机商人、作奸犯科者集聚一堂的诺亚方舟。苏联解体后的西伯利亚是怎样的光景?这一切一切,都勾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

从海参崴机场的行李托运乌龙事件开始,在步步惊险的火车之旅中,我巧遇跑单帮的中国商人。在他的引介之下,我得以一窥黑市交易、中国苦力在此地的生活风貌,并了解KGB 与商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在乌兰乌德,我巧遇这趟旅程中最重要的旅伴达丽玛。通过这位十九岁的布族少女,我得以一窥布族人民生活以及宗教信仰。一份来自恐怖分子的神秘礼物,引起整个车厢的恐慌;一趟莫斯科地下铁,道尽大都会的冷漠;达丽玛意外被捕;洗一趟三温暖几乎送了小命;我的长镜头被视为加农炮。好不容易结束了这趟为期四十五天的红色列车之旅,却从机场check-in开始,就遇到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刁难:先是被迫托运相机背包,付出天价的行李超重费,不但金钱损失惨重,接着还被海关人员指控为非法入境,遭到强行扣留,差一点儿永远也回不来。在这个人人口中“能活着回来就不错”的“禁地”里,我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戒心,也希望经由人文、艺术、历史、生活等不同的面相,逐步揭开这个谜一般的国家不为人知的秘密。

另一方面,这本书的制作过程有如跟火车赛跑,窗外的风景虽不是始终美好,但是却始终让人期盼!如何通过文字与影像,让从未去过俄罗斯的读者,对这个遥远而苍白的国度的真实风貌有所了解,成了最艰困的难题。我尝试在本书中以Train-Movie的形式,将一幕幕旅程中的风土人情,以历史的宏观角度展现,并将我所见、所思、所感详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希望借由此方式,能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如亲身前往俄罗斯做一趟深度旅行。

很可惜,本书第一次出版时,未经过我同意,内文被删剪了最精彩的三分之一,使得不少读者在阅读时感觉不知其所以。关于此事,我一直深感遗憾。经由我锲而不舍的努力,也特别感谢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先生的鼎力支持,中央编译出版社岑红女士的大力推荐,长久以来的合作伙伴梦想家分社社长张维军先生与责任编辑廖晓莹女士的不遗余力,以及出版社上下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此书终于全文刊出。如果这本书有一万个失败的理由,归咎于我的种种过失;如果这本书有任何一处成功,我必须说: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与坚持。最后,我还要谢谢杨大哥以及在俄罗斯巧遇的所有朋友。这本书,因为你们,才  得以存在!我将此书献给你们!

彭怡平

2014年11月于台北风雅堂

内容推荐

台湾作家彭怡平从西伯利亚最东端的海参崴,沿悠长辽远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漫游至俄罗斯最西端圣彼得堡。在45天的旅途里,一路邂逅荒凉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绝美风景,亲临文人流放地、冒险家的乐园,以及神秘的布里亚特族人。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铁路大旅行)》以日记体的文字加照片,以台湾女子特有的慢声细气讲述了作者在俄罗斯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她到过黑市、最普通的寻常百姓家,结识了100多个俄罗斯人,体验莫斯科地下铁,经历旅伴被捕事件,欣赏俄罗斯人挚爱的歌剧、芭蕾舞剧。她将45天的旅行以朴实无华的文字汇集成本书,诚心诚意地与大家共同分享俄罗斯的“宝藏”。

编辑推荐

海参崴机场的行李乌龙事件,开启亚欧大陆45天惊险旅程。人人口中那个“能活着回来就不错”的国家,究竟暗藏什么样的未知风景?一个勇闯俄罗斯的单身女子;一段走过历史、看尽世事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带你一探冰封大地上的万紫千红……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铁路大旅行)》作者彭怡平女士于本世纪之初,乘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由东(海参崴)至西(圣彼得堡),途经伯力、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叶卡特林堡、尼津·诺夫哥罗德、莫斯科,展开了一次为期四十五天的红色列车之旅。她以轻松灵活的写作方式、人情化的角度、亲切的笔触、生动的事例,向世人展示了俄罗斯由东至西各地人民的风俗习性,也使读者们对俄罗斯各地风情有所更深入了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铁路大旅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怡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25790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8
CIP核字 2015056993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