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头条之作(14\17 2005-2006)/儿童文学创刊50年最精粹
内容
编辑推荐

《头条之作(14\\17 2005-2006)》收录了2005年-2006年《儿童文学》杂志所刊登的头条精品文章,如吕丽娜的《流浪狗的画中岁月》、林彦的《你是一座桥》、湘女的《冰雪神话(三章)》。所选文章皆为儿童文学上乘佳作,适合全年龄阅读,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读者在享受精品阅读的同时,也会接受一定的身心洗礼。

内容推荐

为庆祝《儿童文学》创刊五十周年,特编辑《<儿童文学>头条》系列丛书,分册《头条之作(14\\17 2005-2006)》收录2005年至2006年间发表在《儿童文学》上的头条佳作,如吕丽娜的《流浪狗的画中岁月》、林彦的《你是一座桥》、湘女的《冰雪神话(三章)》。可读性与艺术性俱佳,既可以从中看到这些作品在中国原创儿童文学领域里留下的印迹,又可以读到那些经过时间淘洗而沉淀下来的精品力作。

目录

前言 《儿童文学》永远年轻

绿纱巾

流浪狗的画中岁月

会飞的石头

两只相距四点五厘米的蚂蚁

冰雪神话(三章)

老拖鞋与老小姐的故事

你是一座桥

天使到人间

玛莎外婆的故事

山山的十三岁

留守令公山

与秋虫为伴

雪峰绝顶展英姿

伤花怒放

可怜的尤科夫

想飞的树(组诗)

白菜呀——出来!

秋弦

灵儿的翅膀

猎人的故事

一匹叫淖尔的枣红马

如风

像葵花一样盛开

试读章节

我们也经常在一起聊天。我一直不知道蓝眼睛小女孩会不会说话,但这对我一点儿也不重要,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能够用眼睛和你对话,那你也不会在乎她会不会说话。

有一天,当我们面对面坐在草地上的时候,我告诉她,我来的那个世界很大很大,有数不清的人和动物,有高山、大海、森林和沙漠。

“我也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女孩说。

我忍不住望了望四周。一片草地,一座小木屋,这就是她整个的世界。我有点为她感到难过了。我突然希望带她去看一看真正的大世界。可是女孩微笑着对我摇摇头,让我闭上眼睛,从一数到一百。

我感到莫名其妙,可还是照她说的做了。

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我目瞪口呆!

草地不见了,蜂蜜颜色的小木屋不见了,我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最奇异古怪的国度里。

这里的房子肯定是我见过的最有趣的房子,它们有的流光溢彩,似乎是用一整块水晶雕刻出来的;有的毛茸茸的,还有一对滑稽的小耳朵,很像一只大号的玩具熊;有的却活像是巨大而美丽的肥皂泡,在半空中飘着,仿佛一捅就会破。

大街上走来走去的人就更古怪了。有的通体透明,可以看见花瓣形的心在身体里跳动;有的像蝴蝶一样长着五彩斑斓的大翅膀,身体仿佛是彩色云雾组成的;有的头顶长着漂亮的小树,树上长出五颜六色的小鸟。小鸟在树上长到成熟,就会从枝头挣脱开,扑棱棱飞起来。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人·看见蓝眼睛小女孩,就会停下来恭恭敬敬地向她鞠躬。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是在哪里?快告诉我啊!”我迫不及待地问,因为我已经好奇得按捺不住了。

“你猜不出来吗?”女孩望着我,笑嘻嘻地问。

“猜不出来。求求你告诉我吧,我……等一等,我好像闻到了一种特别的气味……好像是樱草味儿。”

我吸了吸鼻子,没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樱草味儿。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樱草味儿是梦想的气味。难道眼前这个奇异的世界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想像出来的?

“你猜对了。”女孩说,“这里是我的幻想国。我是这里的女王。这里一切都是我想出来的。”

“如果这一切都是你的幻想,那我为什么能看得到?”我惊奇地说。

“那么,在你从前生活的那个世界里,你看不到别人的幻想国吗?”小女孩反问。“是的,别人也看不到我的幻想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幻想国。不过大概只有在这个奇妙的画中世界里,幻想国才能呈现出真实的形状和色彩。蓝眼睛小女孩的幻想国那么奇异美丽,让我忍不住产生了经营自己的幻想国的愿望。当我和小女孩一起,第一次走进我的幻想国时,我的脸“腾”地红了。

那是一片荒废了很久的国土。

我很不好意思地告诉小女孩,在我过去生活的那个世界里,大家都有太多的重要事情要做,几乎没有时间去经营自己的幻想国。

“什么事是重要的呢?”小女孩一脸迷惑的样子。

我不知道该怎样解释。而且实际上,在目睹了自己的幻想国的荒凉景象之后,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比经营幻想国更重要了。

我摇摇头,心里有些难过。

“请帮助我吧。”我对小女孩说。

在小女孩的帮助下,我为我的幻想国创造了第一个生命。那是一个巫婆。我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纪念我的那位巫婆朋友。

做这件事并不太容易。你需要把你想创造的东西在头脑中生动地想像出来。一开始,我头脑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巫婆轮廓。慢慢地,这个轮廓清晰、丰满起来,最后,巫婆在我的幻想国里出现了。她恭恭敬敬地向我鞠了一躬,然后就走开做自己的事情了。那一刻,我体验到了创造的喜悦。我从前没有用自己的想像力创造过东西,更没想到要创造一个世界。我想起了创世记的神话,我想,上帝在创造那个真正的世界时,心中一定是充满了巨大的喜悦吧。上帝的想像力真是了不起,他创造了那么丰富多彩的一个世界!感谢上帝在创造狗的时候,给了它们完美的鼻子。

就这样,流浪狗的画中岁月又多了一样新的乐趣。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幻想国也一天天变得多姿多彩了,虽然不能和小女孩的幻想国相比,但也足以让我感到骄傲了。P11-13

序言

《儿童文学》永远年轻

◎李学谦

《儿童文学》创刊已经50周年了。50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时光,当年的小读者,现在大多已成花甲老人;当年散发油墨清香的创刊号,现在纸页已经发黄;当年参与创刊的叶圣陶、冰心、严文井、张天翼、金近等前辈作家已驾鹤西去,留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和作品陪伴我们。回首《儿童文学》50年的历史,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尽的怀念。

半个世纪的岁月可以使儿童成为老者,可以使一本新刊墨香散尽,但《儿童文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光雕刻之后,却变得更加容光焕发,更加年轻时尚,更加生机勃勃了。

《儿童文学》在创刊后的前几年中,是不定期出版的丛刊,从1963年10月创刊到1966上半年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被迫停刊,两年半的时间里,只出版了10期。而现在,《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生产基地。当年不定期出版的丛刊,已经成为定期出版的句刊,每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当年的杂志编辑部,已经升格为中少总社儿童文学中心,不仅出版杂志,而且出版图书。2012年儿童文学中心出版新书66种,再版图书88种,新书再版率100%。若按品种计算,儿童文学中心图书单品种平均销量超过5万册。时下图书出版参与过度,选题过剩,单品种销量下降,儿童文学中心原创图书的强势崛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012年3月,《中国卡通》杂志并入儿童文学中心,同年10月全新改版,成为《儿童文学》杂志的漫画版。此举表明,中少总社将依托儿童文学原创图书,以丰厚的内容资源为基础,打造原创动漫产业链。目前,改版后的《中国卡通》月发行量已由原来的10多万册跃升至40余万册;根据幻想小说《萝铃的魔力》创编的同名漫画书一个月内加印到6万册。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儿童文学中心丰厚的内容资源,将衍生成更多的文化产品,《儿童文学》将完成产品生产向产业经营的华丽转身。

50年过去,《儿童文学》从一本杂志发展成为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生产基地,一棵树苗衍生成了一片森林,期间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我从出版人的角度看,有这样几点弥足珍贵。

一是始终高举纯文学的旗帜。到底什么是纯正的儿童文学,我不敢妄下判断。不过,有一点我敢肯定:关于儿童文学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恐怕要回到儿童文学起源和发展的历史中去。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出现,都是与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对儿童作为独立群体而不是成人附庸的发现,离开了现代儿童观的建立,离开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盼,就不会有儿童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在19世纪末中国儿童文学刚刚萌芽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了梁启超的呼吁:“欲新一国之民,必新一国之小说”;在叶圣陶开中国童话创作之先河的《稻草人》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上世纪20年代,儿童在黑暗现实中深感自身弱小的无助与无奈。儿童文学出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总是要对儿童成长和社会进步有些担当的,总是要为儿童精神世界的发育提供一些认识和审美上的帮助的。

《儿童文学》的发展,在于她坚守了这份担当。上世纪90年代初,纯文学面临商业化的严峻挑战,《儿童文学》月发行量也从57万份锐减到6万份。以徐德霞为主编的《儿童文学》编辑部,在这个艰难时刻选择了坚守。关于读者定位,他们坚信,《儿童文学》是办给爱读书的孩子看的。靠什么吸引读者?他们坚信,《儿童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纯文学、纯艺术,要坚持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在喧嚣的商业化浪潮面前,徐德霞和她的团队保持了清醒和自信。因为有了这份坚守,《儿童文学》一路走来凯歌高奏,从月刊变为旬刊,从杂志扩展为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生产基地。

二是在开放中创新发展。文学来源于生活,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也不会有一成不变的纯文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看来,有这样几点变化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十分重要。首先是儿童群体自身的变化。市场经济是对人的解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束缚不断被打破,人的自立性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与此相适应,儿童的权利和尊严受到进一步的尊重,童年的独立价值被进一步认可,现代儿童观得以进一步确立: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儿童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儿童本位”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主流价值观。其次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信息社会已经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除非受到成人管束,儿童分享信息的机会,与成人是平等的。事实上,对于初中以上的少年,成人对他们在接触信息方面的管束,往往是徒劳的。成人由于信息占有优势而拥有的话语权受到极大挑战,平等对话成为儿童对作家和作品的内在要求。其三,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被大量引进,不仅在创作理念、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和文本样式等方面对作家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儿童的阅读品位、阅读兴趣和欣赏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四,数字出版的出现,使儿童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以碎片化、娱乐性为主要特点的“轻阅读”在儿童中占有很大市场。

《儿童文学》在高举纯文学旗帜的同时,以开放的胸襟应对变化,坚守而不僵化,与时俱进而不故步自封,遵循文学和出版产业的发展规律,拓展了出版范围。在《儿童文学》大家族中,既有《儿童文学》杂志的“经典”版,也有“选萃”和“时尚”版;既有以成熟作家为主,凸显纯文学风格的“金牌作家书系”,也有以青年作家为主,适合儿童“轻阅读”需求的“淘·乐·酷书系”,还有为少年作者量身打造的“阳光书吧”:既有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也有幻想题材的作品;既有适合经典阅读的文字书,也有适合“读图时代”的漫画书。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中,《儿童文学》不断地发展着自己,始终引领着儿童文学的潮流。

三是在与作者、读者的交流互动中保持活力。一本好的刊物,不会是编辑部关门办刊的产物,必定是各种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其中,作者和读者是最重要的资源,经营好作者、读者两种资源,比在办公室里做好案头编辑工作更为重要。作者是原创儿童文学的播种者,读者是原创儿童文学生长的土壤,只有悉心耕耘,才能培育出欣欣向荣的原创儿童文学之林。

在作者队伍建设上,《儿童文学》是不遗余力的。《儿童文学》坚持在稿件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来稿,无论作者是已经成名的大作家,还是初出茅庐的业余作者,一律以稿件的内容和艺术品质作为取舍标准。《儿童文学》十分注意发现文学新人。对于有潜质的新人新作,编辑指导作者反复打磨修改,力求精益求精。《萝铃的魔力》是编辑在大量的投稿中发现的,作者陈柳环在此之前从未发表过任何作品。经过多次修改,《萝铃的魔力》一炮打响,到2013年3月,同名系列图书销量已超过200万册。《儿童文学》先后举办了3期青年作家讲习班,两期短训班,还定期组织评选“十大青年金作家”。《儿童文学》还十分注重培养小作家,在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建立了小作家分会,组织他们开展活动,在刊物上开设栏目为他们发表作品。几十年如一日,《儿童文学》团结和打造了一个多达500余人、“老中青少”四代同堂的作家作者集群。

在读者群的维护上,《儿童文学》匠心独运,除了在刊物上开设与读者互动的“读编往来”、“三地书”、“你来我往”等栏目外,还在百度网上组建了“儿童文学吧”。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儿童文学》的读者交流读书体会,相互推荐图书,对《儿童文学》欣赏品评,也不时“拍砖”。截至2013年3月中旬,“儿童文学吧”发帖数已超过65万篇。所有编辑都会羡慕这样一种与读者交流互动的机制,有了这种机制,刊物人气想不旺盛都难。

《儿童文学》创刊已经50周年了,几代编辑和出版人坚守纯文学理念,在开放中创新发展,使《儿童文学》从一本杂志发展成为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生产基地。但《儿童文学》的发展成果并不仅仅属于编辑和出版人,没有几代作家和读者的倾力扶持,无从成就《儿童文学》今天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属于所有为她写作的作家,属于一代又一代精心呵护她的读者,属于养育她的文学沃土。所以在《儿童文学》创刊50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儿童文学>头条》这套丛书,将50年来每本刊物的头篇之作,也是一本刊物中最精华部分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深深植根于祖国文学沃土的《儿童文学》,将永远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书评(媒体评论)

衷心祝愿《儿童文学》能成为深受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读者喜爱的“神奇果”;同时也祝愿她永远年轻而富有活力,成为我们儿童文学园地的一棵“常青树”。

——张秋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今天,我仍然能够以一个实践者、一个学习者、一个朝圣者的姿态行进在儿童文学创作这条阳光大道上,心里真的非常感谢《儿童文学》的各位老师和朋友。谢谢,谢谢你们的热情和真诚,谢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谢谢!

一一刘东(儿童文学作家)

那个时候我还是那样小,拿着为数不多的零花钱,既忐忑又期待地买下了你。你带给我的是从未敢想的精彩,每一页都有崭新的世界在我眼前绽放。小小的我曾想,要是我的故事也能发表在上面,那该多好,没想到,后来我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你给予众多孩子以梦想,众多的孩子又通过你实现了梦想。

《儿童文学》——遇见你真是太好了!

一一颜妍(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头条之作(14\17 2005-2006)/儿童文学创刊50年最精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11575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3146318
中图分类号 I28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