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永久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以第三帝国的视野,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全方位还原那个时代的痛苦与绝望。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时代生活编辑部)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远海之战(修订本)》是其中分册。
图书 | 远海之战(修订本)/第三帝国 |
内容 | 编辑推荐 值得永久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以第三帝国的视野,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全方位还原那个时代的痛苦与绝望。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时代生活编辑部)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远海之战(修订本)》是其中分册。 内容推荐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时代生活编辑部)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让人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把握到他的思想动态。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远海之战(修订本)》是其中分册:回顾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多是陆上交锋,但在海上,特别是远海,一场生死搏斗更是惊心动魄。德国海上舰只,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火力上,都要比英国海军弱。然而,它们通过灵活的战术,给盟军以沉重的打击,仅1941年4月,盟军舰只损失吨位就达70万吨。随着战争的推进,第三帝国崩溃了,海军也随之消亡,可那段历史,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目录 1.一支装备不良的舰队 2.诡计多端的秘密军事行动 3.捉迷藏的死亡游戏 4.决战冰海 附文 海上“巨无霸” 披着羊皮的海狼 “打不死”的军舰 英勇的救援行动 试读章节 第一艘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于1931年5月19日建成下水,海军当时的士气较10年前已有所振作。德国总理海因里希·布吕宁在下水礼上发表了一篇咄咄逼人的演说:“在本次典礼上,德国人民向世界证明,尽管我们身上套着枷锁,经济也不景气,但我们有能力保卫这片和平的家园,有能力捍卫我们的荣誉。”其时德国海军尚有两艘袖珍战列舰正在建造中——希尔号和格拉夫·施佩号。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雷德尔紧抓这项计划不放,丝毫不理会德国斗得正酣的政治角力。魏玛共和国于1933年初成立前,雷德尔已顺利取得国会给予袖珍战列舰的一揽子5年拨款,用以建造6艘袖珍战列舰、6艘巡洋舰、若干个驱逐舰编队、鱼雷艇、扫雷艇以及16艘U型潜艇。这个扩军计划公然违抗了《凡尔赛和约》,同时也只不过是德国新元首希特勒巨大野心的一小部分。雷德尔于1933年2月首次会见新元首,他那“我们的海军扩充能力无限”的豪言壮语说得希特勒心花怒放。 希特勒在随后的会议上向雷德尔说明,海军的任务就是支援陆军对抗在欧洲大陆上的对手,并非与英国正面抗衡。希特勒此后在多个场合重申海军不会与英军作战的断言。希特勒出此断言,不仅仅由于德国畏惧英国海军的强大实力而自我安慰,而且是出于一种希望:德国终有一天能与英国达成共识,即英国会放任德国扩张国土。因为希特勒的保证,雷德尔对于排除英国在作战计划以外的消息非常安心。雷德尔在与历任德国领袖打交道中,已见识了政客在国防事务上的随波逐流,但希特勒支持海军扩军的坚定信心、细致的领悟力以及一矢中的洞察力都让雷德尔非常折服。然而,慢慢地,雷德尔还是意识到希特勒也不过是不可救药的“陆军至上派”——他不知如何发挥强大的海军所拥有的力量。 到1935年3月,德军的扩军行动已到了可让希特勒高声批判《凡尔赛和约》的地步。不过,他还是没有挑战英国人的胆子。希特勒对英国做了一个再明显不过的示好举动——提议与英国订立单方面的协议,申明德国海军未来的登记吨位总量不超过英国的35%。对差英国一大截的德国海军来说,这貌似“损己利人”的协议一点坏处都没有,因为当时英国的水面舰队号称拥有150艘驱逐舰,德军才有12艘;英国有54艘巡洋舰,而德国仅有8艘;英国有8艘航空母舰,德国航空母舰数量为零;英国有12艘战列舰及3艘战列巡洋舰,德国才有可怜巴巴的3艘袖珍战列舰。想不到英国也急于签署这个协议,这也是出于战略考虑。那时,一战的另一个战败国日本已明显不把《华盛顿海军条约》放在眼里,大肆扩军,成为英国势力在亚洲的心腹大患。英国十分忧虑一旦德国步日本后尘,可能会进一步制约英国的海上实力。 英、德两国在1935年6月18日正式签署以上协议,双方对此大加溢美之词。英国海军上将贝蒂伯爵在英国上议院发表演说:“我要对德国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谢。他们向我们伸出友好之手,自愿提出德英海军吨位之比为35:100。若是他们提出另外的协议,我们是不可能阻止的。这个协议让我们能避免与世界上其中一个国家展开军事竞赛,对此我们十分感激。”德国代表雷德尔对双方签署协议表示欢迎,并重申德国海军将有序地提高军力,绝不会与海上实力最强的英国为敌。对于英德海军协议,雷德尔在日记中写道:“现在回想此事,那时是我们扩军的顶点,也是我个人抱负的顶点。我想我有充分的理由坚定地走下去。” 英德海军协议的其中一个结果竟是让U型潜艇计划“浮出水面”。当时,德国人还没有为自己建造一艘U型潜艇,但潜艇的确有着水面舰队无法比拟的优势——敏捷、快速,而此前在荷兰成立的秘密公司IVs刚好能给德国发展潜艇一个很好的踏板。在英德海军协议签署后的不到4个月时间,12艘潜艇组成的首个潜艇编队进行水下试验。潜艇编队由卡尔·邓尼茨指挥,他是一位出色的U型潜艇指挥官,曾在一战中挫败过英国海军。P18-20 序言 首先应当承认,本书的策划并非出自我本人的想法。 事实上,当一小批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的编辑和作者开始极力主张推出这样一个系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关第三帝国的话题难道还能有什么新意吗?” 可是,当前往柏林、华盛顿和莫斯科的采访人员逐步发回他们的稿件——私人珍藏的回忆录和相册堆满了我的办公桌——目击者的记录和官方秘藏的文件被一一发掘出来之后,我觉得我的疑问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正在接近一项重大的成果:对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的一个全新的认识——从第三帝国的内部来解剖它。 本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让人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把握到他的思想动态。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时代生活编辑部主编:乔·沃尔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让过去的永远不会成为过去,是《第三帝国》!!! ——唐德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远海之战(修订本)/第三帝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时代生活编辑部 |
译者 | 李凤荷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3581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2014271454 |
中图分类号 | E516.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海南 |
长 | 238 |
宽 | 16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