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第4版最新版)/心理咨询师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戴夫·默恩斯、布赖恩·索恩、约翰·迈克李欧著的《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第4版最新版)》中展现了来访者与咨询医生的亲密接触,在读者和他们自己心中激发出强烈的情绪。其次,本书阐述了工作原则。曾几何时,有些人希望制作专门的咨询手册来对咨询行为进行规范,而《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的方法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如果实践者严格按照“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则其实践活动在咨询关系上就不会那么容易出现波动。因此他就可以与每名来访者保持意味深长、和谐而又独特的关系,而如果不以原则为基础而仅仅考虑具体行为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的。本书的第二个核心特色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通行的主要课程文本,帮助参与者发展出非咨询类的咨询技能。

内容推荐

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由罗杰斯于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被视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第三股势力”。以人为中心疗法来自于其临床实践,本书主要对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方法及实践运用进行介绍。戴夫·默恩斯、布赖恩·索恩、约翰·迈克李欧著的《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第3版是罗杰斯本人的成名代表作品,对心理学领域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本次计划引进新版第4版。《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第4版最新版)》增加了该疗法的最新进展部分,以及新增一章作者约翰·麦克劳德关于该疗法的研究。

目录

1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当代回顾与基本理论

 时代精神

 自我概念

 价值条件

 机体评价过程

 评价点

 为成长创造条件

2 以人为中心理论的最新发展

 实现过程

 自我协调过程

 理论假设1-4

 艰难过程

 自我对话

 理论假设

 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对心理咨询过程的现代界定

3 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运用

 严格的训练

 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态度

 倾听自我

 自我接纳

 共感的发展

 学会真诚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健康关系”

 心理咨询师的独特自我

 对独特自我展开冒险

 心理咨询师正在改变的自我

 关系深度经验

4 共感

 共感

 共感量表

 共感与评价点

 共感为何在咨询中重要以及如何重要

 关注“觉知边缘”

 无须理解

 释放我们的共感感受性

 共感障碍

 对来访者不同自我组成部分的共感

5 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积极关注为何重要

 一些自我防御的来访者

 个人语言

 当我无法接纳来访者时该怎么办

 来访者能相信我的接纳吗

 关注热情

 关注条件性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非做到“友善”

6 一致性

 一致性为何重要

 共鸣

 元交流

  不一致性

 一致性的准则

 心理咨询师如何才能发展出一致性

 心理咨询师的发展计划

 三个条件的结合

 结论

7 “开始”

 权力游戏

 对新来访者敞开胸怀

 来访者满怀期待而至

 最初时刻

 建立信任

 “伪装与线索”

 开始的结束

 日程与协议

 费用问题

 总结

 案例研究(第1部分)

8 “中期”

 案例研究(第2部分)

 “中期”——回顾

9 “结束”

 案例研究(第3部分)

 咨询过程的结束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仓促”结束

 准备结束

 结束之后

10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研究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研究的历史发展

 以人为中心研究的工具与方法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的有效性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的过程研究

 利用研究提高并维持以人为中心的实践

 总结

附录

 提问与回答

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术语对照表

试读章节

自我协调过程

自我协调过程的发展基础是情感虐待,尽管并不一定如此,但它有时伴随着其他形式的虐待。个体已经从父母的爱与价值评价是无法预测的养育环境中挺了过来。对结果的预期是积极的,但实际经验却是消极的——这种关系是不可依赖的。要在这种社会性上是不可靠的、具有破坏性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个体需要做三件事:

1.收回自己的情感依赖;

2.找到控制关系的方法;

3.找到在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方法。

一个电视纪录片讲述了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mno Benelheim)在芝加哥奥索杰尼克学校的工作经历,桑迪(sandy)以前曾是一名患者,如今已经是成功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他使我们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洞察作为一个年轻人在该情景中的感觉如何。桑迪曾经是学校里问题最严重的学生之一,具有严重的自杀和杀人幻想。他曾经描述过自己是多么想剖开怀孕的心理咨询师帕蒂(Patti)的肚子,并且杀死她肚中的胎儿。多年以后,桑迪描述了自己以前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的父亲喜怒无常,那么这个人就会认为世界也是如此。就我而言,我过去就是这样。当我来到学校的时候,我遇到了帕蒂(他的心理咨询师)。她人很好,很和蔼。我无法接受这种关爱,它甚至让我更气恼,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这种关爱。但是如果你拒绝这种关爱,因为接受它只会给让你再次失望,那么你就会不敢奢望那种关爱是真的,并且你会不断试探着去弄清楚它是不是真实的,而这就是你一步一步地去发现它是否真实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或许解释了我为什么想要伤害那些好人,因为我需要知道如果我伤害了他们,他们还会不会继续爱我……(Bettelheim,1987)

在与孩子的亲人沟通时,桑迪的话让人心有余悸。显然,大多数进行着自我协调的人并不像桑迪那样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但是他们成年后仍然缺乏社交能力,而这可能会长期反复地出现。他们为了从情感虐待中生存下来而发展出的自我防御系统泛化到了其他人际关系上。(见斯特恩的“RIGs”概念——“即对已泛化的相互作用的表征”——Stern,2003;Mearns and Cooper,2005:27-30。)这一过程的社会后果可能会迥然不同。在他人的眼中,该个体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他可能会:

受欢迎却“无法接近”一独来独往并孤独寂寞→克制→冷漠→残酷→杀人或自杀

说得委婉一些,他们的自我协调过程导致该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变得困惑并恐惧。他们知道自己出了问题,而且开始放任自流。但是他们的确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出了问题。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甚至曾经尝试去思考他人希望自己怎样,并且做到那样(在一定限度以内)。但总是徒劳无功。当然,关系中的另一方注意到的却是没有持之以恒地进行这样的努力,并且缺乏有效的共感。

在自我协调过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中,这种人吸引着他人但却无法与其建立起关系,因为最终他们不得不如此克制。他们需要对现实世界进行界定,并且防范其变化无常。他们在物质层面上做得很好,并且在较浅层的人际关系中恰当地发挥着功能,但是他们需要在人际关系中成为“明星”——他们所重视的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并且,当然,不会对自己提出持久要求。同样,当对方结束关系时,他们真的很惊讶,因为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

说得更严重些,这种人对自己和他人都很危险。人际关系对他们产生了巨大威胁,以至于其自我防御没有显示于困惑或克制中,而是显示在了冷漠甚至暴力中。他们的恐惧是如此深入内心,他们所作的调整是如此微弱,以至于冷漠甚至破坏性(对自己或他人)可能成为他们剩下的唯一防御。

本章的目的在于概述新的以人为中心理论,所以我们将不会探寻自我协调来访者的咨询案例。不过,读者可以参看默恩斯和索恩(Mearns and Thorne,2000)以及默恩斯和库珀(Mearns and Cooper,2005)所描述的来访者“博比”(Bobby)的案例。

以人为中心理论的近期发展拓宽了这一方法的来访者适用人群。不仅在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内,从整个心理咨询职业来看都存在一种将适用性界限窄化,从而创造舒适地带的趋势。对于心理咨询来说,把工作范围仅仅限定为所谓的“神经症”人群是很容易的。除非遇到伴随有脆弱过程的那些极富挑战性的来访者(见本章随后部分),通常该人群符合心理咨询师选择运用的咨询工作日程与界定。出现其他形式心理问题的来访者会给治疗关系及咨询工作日程带来新的挑战。有些人喜欢把心理咨询看作与一个相当配合的来访者进行定期会面,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可能会抵制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这一更广泛的界定。但是这一挑战必须引起注意,因为在目前,可能该人群中只有10%的人认为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如果我们要扩大适当性的范围,那么就需要修订我们的理论,使它与更广泛的文化信仰系统相一致,并且在我们界定治疗背景的方式上更加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经典心理动力学对心理咨询的日程和界限存在一些成见,而这些成见一直统治着心理咨询职业性质的界定,应该向这些成见提出挑战,它们限制了这一职业的发展并且可能最终会使其丧失活力。

 理论假设1--4

 我们提出了四个有关心理问题根源的理论假设,以对新理论进行一个概括。这些在默恩斯和索恩(Meatns and Thorne,2000:181-184)以及默恩斯(Mearns,2002)中有更详细的论述。

假设1:实现倾向是唯一的动机。

将实现倾向视为唯一动机的观点反映了罗杰斯最初理论构架中的假设4(Rogers,1951:487)。不必更改这一假设。与任何一个好的理论一样,它体现了一种精美的简练。

假设2:实现倾向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其自身在个体的社会生活空间内的抵制。

  ……

  P17-19

序言

自我们开始撰写《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的第一版,已经过去整整25年了,它是温蒂·德利登系列丛书之一。这本书是作者与编者结合的典范。布赖恩·索恩作为作者,其经验非常丰富,而戴夫·默恩斯在这方面则毫无历练,温蒂的创造性和坚毅则足以驾驭这两人。从那时起,这本书除这一版,还有了另外两个版本,同时还有十几种外语译本,其世界销量接近十五万册。它不仅仅是关于以人为中心的咨询课程的重要文本,而且也是建立在很多其他疗法之上的集大成者。

作为大型图书出版公司Sage出版的《实践》系列(“In Action”)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二十年中我们埋头编写了《以人为中心》系列,其中包括《以人为中心的咨询发展》(Mearns,2003)、《以人为中心的咨询培训》(Mealns,1997)、《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现状》(Mearns and Thorne,2000)以及《咨询与精神疗法的关系深度发展》(Meatns and Cooper,2005)。目前这本书是针对初级培训设计的综合版,而其他则属于较高级的范畴,因为其中得出了这里所提出的许多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可以比作轮毂,以它为中心可以发散到丛书中的其他分册。这一版本通篇有许多对其他分册的引用,这些引文都标上了页码,很多问题在分册中都有深入探讨。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的各个版本均对内容作了些许更改,或者更新了材料,或者纳入了实践与理论的前沿动态,但有两个核心的特色是一直不变的,而正是它们决定了本书的成功。首先是评论,这些评论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它们为读者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更快地了解咨询的人文性。书中展现了来访者与咨询医生的亲密接触,在读者和他们自己心中激发出强烈的情绪。其次,本书阐述了工作原则。曾几何时,有些人希望制作专门的咨询手册来对咨询行为进行规范,而《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的方法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如果实践者严格按照“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则其实践活动在咨询关系上就不会那么容易出现波动。因此他就可以与每名来访者保持意味深长、和谐而又独特的关系,而如果不以原则为基础而仅仅考虑具体行为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的。本书的第二个核心特色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通行的主要课程文本,帮助参与者发展出非咨询类的咨询技能。在其他情况下,这些技能只要能根植于原则而不是基于行为的技巧,那么就会更有效。如果管理者需要对难于理解的员工表示理解,则只有在该员工内心存在这种需要的时候,这种做法才更容易被接受。否则,同样的行为很可能被视为图谋操纵,事实也正是如此。

除了引入新的内容来更新本书之外,我们在这一版本对研究更为重视。最初的《实践》丛书重点放在实践及其所根植的理论而并非实证研究上。丛书的宗旨是创作出能够积极而有效地支持各主流方法咨询培训的文本,而不仅仅只是提供有关评论。目前这一版中,我们邀请了近四十年的朋友和同事——约翰·迈克李欧——为本书增添研究讨论的内容,作为本书完整而全新的第10章。通过这种定位,我们避免了与本书及其系列丛书的基本“实践导向”风格产生冲突。

因此在第4版中,“默恩斯与索恩”变成了“默恩斯与索恩以及迈克李欧”。全书中只要出现引述“我们作者”的字样,就意味着两位主要作者:默恩斯与索恩。这就引出了第4版前言的最后一个问题,即这一版标志着布赖恩·索恩与戴夫·默恩斯作为《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首席作者的终结。本书会继续重复引述,但不会再出现“默恩斯与索恩”的字样。我们终于要告别咨询现场了。有关我们新的个人挑战的信息,请参阅本版附录。

我们希望读者能和我们一样感受到这本书的精彩。

戴夫·默恩斯教授,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格拉斯哥)

布赖恩·索恩教授,东英吉利大学(诺威奇)

书评(媒体评论)

自卡尔·罗杰斯本人所著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以来第一部有关此方法系统而全面的著作……太棒了。

——《心理咨询》,英国心理咨询协会主办杂志

一本精彩的著作,强烈推荐。终于有人通俗易懂地写出了这一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实践——而对于许多热切关注它的人而言,这种治疗方法是最具有意义的。太棒了!

——《聚焦联结》

对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提供了真正的洞察……这本书娓娓道来,读起来绝对令人爱不释手,它吸引着我关注自己的情感领域。我要感谢作者们与读者一起分享了如此多的隐私。我向正在接受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已接受过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来访者以及那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们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影响了我,而且我想我不能没有它。

——《英国心理学会评论》

这本书已经影响了一代心理咨询师,并且新版第四版继续为读者提供知识与智慧。

——珍妮特·托兰,心理咨询师。《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第4版最新版)/心理咨询师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戴夫·默恩斯//布赖恩·索恩//约翰·迈克李欧
译者 刘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86862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6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2014280547
中图分类号 C93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1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贸核渝字(2014)第69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