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袁氏当国(唐德刚作品集)(精)/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枭雄难为袁世凯,著史当如唐德刚,《袁氏当国(唐德刚作品集)(精)》论说近代中国人物——垂帘听政而无术支配的隆裕太后,拥一对寡妇孤儿入承大统的摄政王载沣,帝制回头泡沫王朝的悲剧人物袁世凯,建国蓝图的最高当国者孙中山,有野心也有理论基础的组织家宋教仁,有将无兵的光杆司令黄兴,从美国吹来帝制东风的宪法顾问古德诺,始共和终帝制而误袁氏的杨度,自我贴金或他人捧场为帝制派的“六君子”,国人眼里的大草包袁克定,以一篇文章闹垮一个洪宪王朝的梁启超,泡沫战争里的蔡锷……

唐德刚“民国通史计划”精装出版,几乎封尘的遗稿,畅销数十年的经典——从“晚清导论篇”开始,紧接着“北京政府篇”《袁氏当国》,晚年唐德刚潜心撰写“民国通史计划”,因病中断。幸有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整理遗稿、书信等资料,终使“民国史军阀篇”《段祺瑞政权》等劫后重生。

内容推荐

上自孙文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锷护国运动兴起,寥寥数年,此乃袁世凯当国之年,国可谓不兴,民可谓不幸。《袁氏当国(唐德刚作品集)(精)》记载了从武昌起义到袁世凯病死的几年中,中国从一个帝制时代,到“民治时代”的纷乱无比的景象。在我们所受的历史教育中,这段时间除了孙中山先生的所作所为外,其他的是最混乱、最黑暗的,而对窃国大盗袁世凯,我们更是咬牙切齿,但《袁氏当国》就力图改变这个形象,为读者重新烹调了一份具有独特口味的历史文化大餐。

目录

第一章 孙文创制,宣统退位,袁氏当国——民国开国史简论

第二章 项城不做虚君,遯初志在首相——记民初共和政体的实践与流产

第三章 世纪末回顾“宋案”与二次革命

第四章 孙中山改造国民党,袁世凯做终身总统

第五章 帝制酝酿期的内忧外患

第六章 记一失足的帝王之梦——兼评古德诺教授

第七章 帝制终于覆灭,护国也有难题

试读章节

中华民国元年(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公元1912年),1月1日(阴历十一月十三),夜10时,南京前两江总督府(原太平天国天王府,后来的国民政府,曾为江苏省政协所在地),彩灯闪烁,军乐悠扬,时年四十六岁的广东香山人孙文先生,在数百位衣冠楚楚的男女观礼者热烈的欢呼声中,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文,幼名帝象,学名文,习医时取名日新,嗣谐音字逸仙,秘密革命期间,一度化名用日语中山樵,晚辈同志因此尊称之为中山先生,世称孙中山。孙公自己使用的正式名字,以及见于当时政府之正式文献者,则为孙文。在民国史上的正式纪录,应为孙文临时大总统。

上引孙文总统的这则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自此以后,这个生生不息的最古老的国家,便由“帝制”转入“民治”的新时代了。

这一阵军乐,一片欢呼,一篇誓词,便把那已延续了四千余年的古老的政治模式正式地结束了。

回看我中华民族的政治社会发展史,如上溯至传说时代,从公元前2206年夏禹的家天下开始,由一家统治一国,至此已四千一百一十八年了。若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封建帝国称皇帝算起,至此也已有两千一百三十三年了。不管是封建诸侯也好,皇帝当国也好,由一家治一国都是行之数千年的制度。

它们都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轻易废除得了的。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社会政治制度,原都是整个民族在数千年中,从生活实践中慢慢发展出来的文化整体。在这个整体的结构之内,帝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围绕着这个帝王,还有一整套交互运作的国家机器和与它们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文化体系、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系统。它们是个相辅相成、一转百转的整体。因此要从一个古老的封建制度(像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或帝国制度(像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转入一个民主代议制度,这种制度转型,就非三年五年之功了。事实上,东西方历史都告诉我们,这项转型运动需时数百年,始能竞其全功。因此在辛亥革命之后,那有数千年历史的“帝制”,在表面上虽被废除了,但以后的中国历史要进入真正的“民治”时代,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地转化过来。

上述孙文总统的就职典礼,是这个新时代的开端。旧的帝制逐渐在历史的海洋中,缓缓沉没;新的民主政治在眼前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成长虽缓,终必有大盛之时。这该是个历史的必然,无人可以逆转之也。孙文大总统,既然是我国历史上正在发展中的民治时代的第一位民选总统,那么他这项最早的民主代议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呢?这儿应该有补叙一下的必要。

采用美国制度为蓝本

原来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后,全国响应,如火之燎原,一月内外,全国二十二省竞有十七省宣布独立。11月9日。鄂军都督黎元洪通电各省,请派代表来武昌,商讨组建临时政府,以便统一指挥。两日之后,江苏都督程德全与浙江都督汤寿潜,亦联名致电上海都督陈其美,作相同建议。11月13日,陈其美通电各省,请派代表在上海开会,因上海地居要冲,交通方便故也。黎元洪主张,盖以军事与外交的需要为重,他尤其希望能争取外交团,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而不横加干扰。上海方面则更进一步,希望能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民国政府来代替清帝国政府。这个将来的民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原则,他们希望以美国制度为蓝本。通电上说:

自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共和政治,已为全国所公认,然事必有所取,则功乃易于观成。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当为我国他日之模范。

美之建国,其初各部颇起争端,外揭合众国之帜,内伏涣散之机,其所以苦战八年,收最后之成功者,赖十三州会议总机关,有统一进行维持秩序之力也……

此一模仿美制的建议,随即得到武汉方面的完全赞同,认为那确是一定不易之法。

民初的开国元勋们之钟情美国制度,良非偶然。远在兴中会时期,杨衢云、孙逸仙等便十分醉心于美国的总统制。八国联军时帝后两宫西狩,消息杳然,东南无主之时,当地督抚便曾有意自组美国式的共和政府,选李鸿章为伯理玺天德(president),李亦有意担任,后因两宫又在西安出现乃作罢。1903年那位语出惊人,引起神州轰动的青年革命家邹容,在其划时代著作《革命军》中,也主张中国政府全盘美国化。两年之后,当海外诸小革命团体合并,在日本东京共组中国同盟会,并选孙中山为总理时,该会亦采用了美式的三权分立制。

因此此次程、汤两都督之建议,实是迎合时代之潮流而已。

在此次通电中,他们要求每省各派代表二人。其一代表该省之都督府,另一人则代表该省原有之谘议局。那时由水陆两路前往上海,各省都不太困难,通水路者,更十分方便。盖当时的轮船公司多由外商经营,外商享有治外法权,清政府对其乘客无权查问也。其时各省的革命情绪,皆甚为热烈。一经号召,代表们就纷集沪上了。至11月15日(阴历九月二十五日),已有江、浙、闽、鲁、湘诸省及上海、镇江两地区代表抵沪,代表会乃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拟订临时政府组织法,以及相关的法令和规章。大会自定名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P3-6

书评(媒体评论)

孙文总统的就职典礼,是这个新时代的开端。旧的帝制逐渐在历史的海洋中,缓缓沉没;新的民主政治在眼前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成长虽缓,终必有大盛之时。这该是个历史的必然,无人可以逆转之世。

——唐德刚

除了口述史之外,唐先生还写过《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等许多历史著作,唐先生知识渊博,因此,他的历史著作常常上天下地,融中外古今历史于一炉而共冶。

美国学者夏志清称唐先生的散文为“唐派散文”,我以为,唐先生的史学著作堪称“唐派史学”。唐先生去世了,“唐派史学”会不会因此成为绝响呢?

——杨天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袁氏当国(唐德刚作品集)(精)/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德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62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123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4310013
中图分类号 K258.30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6
16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