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绝地崛起(广东南粤银行纪事)
内容
编辑推荐

韩春剑是我国杰出的金融改革家,开创了我国城市银行改革重组的新路子——“湛商模式”。龚志翚著的《绝地崛起(广东南粤银行纪事)》记叙了韩春剑他接手湛江市商业银行后,决心重振旗鼓,绝地崛起时做出的决策决定。文章中生动地展现了韩春剑一头扎进激流之中,挥动双臂破浪前进的身影。

内容推荐

龚志翚著的《绝地崛起(广东南粤银行纪事)》记叙韩春剑自上任之初推动当时已濒临破产的原湛江市商业银行改革重组;推动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使该行摆脱政府“一股独大”,建立起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治理机制;2009年实施跨区经营,跳出湛江走向全国,初步实现从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变;2010年发起“二次改革”,推进人才立行、科技兴行战略,推进人事体制改革、组织架构改革和管理转型、业务创新。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相中一匹骏马

 1 自由论坛爆出新话题

 2 当事人茶壶装水饺

 3 谁也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4 伯乐市长独具慧眼

第二章 呈上一份急件

 1 湛江商行举步维艰

 2 天上会掉馅饼吗

 3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4 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诞生了

第三章 打开一条通道

 1 市长的烦恼

 2 办公会议风云

 3 相逢何必曾相识

 4 上下而求索

第四章 冲出一条生路

 1 感动上天

 2 一路风波

 3 一号工程

 4 八面来风

第五章 结成一对伙伴

 1 借别人的鸡生自己的蛋

 2 “五顾茅庐”的现代传奇

 3 翅膀扇起阵风的“蝴蝶效应”

第六章 开出一张票据

 1 迈出“票据银行”第一步

 2 一幕精彩的预演

 3 风风火火闯九州

第七章 做成一家分店

 1 涌动的洪流

 2 构筑湛江商行新地标

 3 摸着石头走进大都市

 4 心中的舞台

第八章 保住一条生命

 1 晴天霹雳

 2 希望之光

 3 鏖战病魔

 4 一座靠山

第九章 铸就一种灵魂

 1 站稳全靠梁柱正

 2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3 弯道超车

 4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第十章 构建一支铁军

 1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2 每一步棋都是过河卒

 3 残局下子见功夫

 4 锻造“铁打军团”的“黄埔军校”

第十一章 建好一方家园

 1 串门、走亲戚、看朋友

 2 推心置腹的午夜长谈

 3 温暖送到人心上

 4 照亮心灵的烛光

第十二章 打造一种基因

 1 一举一动引人注目

 2 要有自己的“铁人精神”

 3 小银行形成大体系

 4 为未来付出心甘情愿

第十三章 腾空一问旧屋

 1 喜庆之余告急来

 2 辗转不眠的雨夜

 3 迈开勇往直前的大步

 5 百花盛开满园春

第十四章 招来一群精英

 1 曙光把心照亮

 2 兵分几路分头出击

 3 目光落在一名博士身上

 4 兵强将广“韩家军”

 5 阵痛过后是生机

 6 留人更要费心思

第十五章 营造一个暖冬

 1 别开生面的理论学习

 2 相聚在春天里

 3 凝心聚力的肺腑之言

 4 冬天里的一把火

第十六章 奉献一腔真情

 1 扎在红土地里的深根

 2 风暴从西半球卷来

 3 爱心张开了翅膀

第十七章 打出一张名片

 1 第一刀挥向何处

 2 插上什么样的第二张翅膀

 3 “九孔玲珑如意球”隆重登场

 4 从新的起点一步一步往前走

第十八章 迈向一个梦想

 1 “两会”归来

 2 管理转型曙光在前

 3 摸着石头过河

 4 要自立就要强筋骨铸灵魂

 5 天地每日都是新的

试读章节

湛江市商业银行要产生新董事长,是因为原董事长梁培要调往市国资委。原董事长挪了岗位,空出了湛江商行董事长兼行长的位置,该由谁来补缺?内选还是外调?有可能选择谁?这便为外界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了解内情的人透露,市委、市政府倾向于人选从内部产生,这么一来,猜测的范围就聚拢到原班子成员圈子里了。

这家银行成立于1998年1月8日,领导班子已经换过一拨人了。组建到现在历经7年,原班人马只剩下现在的一位副行长了。梁培到任后,班子逐步配齐,梁培任董事长兼行长,下面一共有5位副行长。

市管干部由市委组织部选拔、考察、提名,市委常委讨论通过。这一过程进行到哪一步不得而知,而“民间组织部”早已开始议论。这种议论不必检测最终是否应验,也用不着负任何责任,难怪乎有个“自由论坛”的雅号。

按任职时间排列在第一位的副行长,刚刚决定组建湛江市商业银行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湛江中心支行(当时叫分行)就将自己单位这位长期负责群团工作的科长调来负责筹备。他政治修养好,非常敬业,贡献有目共睹。但金融业务相对不是最强,得分可能不是最高。

类似情况还有分管科技的副行长。他是从建行调过来的,初期担任行长助理,由于工作有成绩,被提拔为副行长,一直主抓信息技术。诚然,信息化建设是银行的硬实力,但毕竟是支撑,主要还靠金融业务。

余下来的三个人,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关心和多事是双胞胎,猜测者总是以己之心度别人之腹。三个副行长未必争位置,但他们总认为那三个人在掰手腕。也许是受社会风气影响,人们掂量某人的优势,总是喜欢将他与他的社会关系捆在一起。

这也难怪。改革开放改变了民族的命运,市场经济体制给国家带来了生机。但毋庸讳言,窗户打开了,尾随着春风也飞进了蚊子、苍蝇。金钱衍生的腐蚀剂,也在时刻噬咬着国人的灵魂,从灵魂暗角释放出来的毒雾,污染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从各个领域里滋生出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在用人问题上也是如此。

公正地说,这些绝不是社会主义所固有的,更不是中国共产党本质的变化,恰恰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领导者毛泽东就向全党敲响了警钟:“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一代接一代的党的领导者,从来没有放松过在党内开展反腐败斗争。

可是,腐败现象并不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那么简单。假如大家都像朱自清先生抵制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小恩小惠那样坚持正气,不吃“嗟来之食”,不正之风就找不到市场。可叹的是很多很多人,一方面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在自己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又抓住不正之风当救命稻草。一边骂医生收红包,一边又在亲人上手术台前千方百计地给大夫塞红包。或者一边诅咒别人收红包,一边又在收下别人红包的时候心安理得。于是乎,不正之风便屡禁不止,还有点愈燃愈烈之势。

歪风邪气得逞的几率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二,也会产生“老鼠屎效应”,也就是俗话说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给人仿佛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感觉。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便会不知不觉地沿着这种轨迹去思考。哪怕事实根本不存在,人们仍然按照“合理想象”去演绎推理。

有人说,某位副行长的兄弟在省委机关当领导,只要向市委打一声招呼,要当董事长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也有人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另一位副行长更有后劲。他是部队转业干部,说政治有政治,说干劲有干劲,素质上说得过去,况且优先安排军转干部,在政策上也说得通。有了这些基本条件,关键就看后台了。时下流行一段顺口溜:“学历文凭是铜牌,工作能力是银牌,思维能力是金牌,人脉关系是王牌。”现在这位副行长的手上就抓着一张王牌,市领导里面有他的亲戚,在这关键时刻,亲戚岂能不为他说话?

公众的目光并非没有在排在最后的那位副行长韩春剑的身上停留过,尤其是银行的员工中看重他的人更多。别看他个子小,身材不魁梧,面貌也不出众,却是一条能打硬仗的汉子。做什么事能成什么事,给他一个支点,说不定还真能把地球给撬起来呢。不过在这场董事长任职的较量中,部分人不看好他。上面那段顺口溜不是已经说得很透了吗?你能力强、有作为又怎么样?“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事早已司空见惯,关键看你朝中是否有人。说到韩春剑,大家都为他在决定政策的人们中间缺少亲朋好友而可惜。有人说,选中韩春剑的机会是有的,说不定芝麻掉进花针眼呢。

P5-7

序言

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甚至是战战兢兢的心情,拜读吴茂信年弟等人策划的长篇纪实文学《绝地崛起——广东南粤银行纪实》。之所以忐忑不安,之所以战战兢兢,说心里话,是担心我不懂。与吴茂信老弟交往的、身边工作的,都是饱学之士、社会贤良。茂信博学多才,社会知识和各项专业学问懂得很多,很广泛。不管干什么,即便不是驾轻就熟,也都能拿得下来。相比之下,我就不同了。除了摸索着写过几篇小文章以外,社会知识、自然知识都懂得很少,什么学问都一知半解,甚至不懂。对于经济领域里的银行业,特别是金融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也没有,几乎是零。

对于金融机构,不甚了了,我连中国有几大银行都不知道。听说新中国成立前,有中、中、交、农四大银行,大概是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这点常识,也是抗日战争爆发时从“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新闻报道中猜想出来的。既然有个四行仓库,必然有四个大银行。“票据”“贴现”这四个汉字我都认识,但是我不懂它们是什么意思,我要翻字典,查百度,思索半天,然后似乎懂得了,但还是不太明白。

让我这样一个知识浅薄的人,拜读专家们撰写的关于金融强人韩春剑董事长的文稿,是赶鸭子上架,是让我做一件即使拼了老命也力所不及的事情。幸运的是吴茂信老弟传达了韩春剑董事长的意思,承蒙韩董看得起我,嘱咐我先拜读一遍。出于对韩董的尊重,也由于我还想学点新知识,我戴着一副600度的老花镜,极其艰难但也非常认真地拜读了两遍(第一遍没读懂)。读着读着,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文稿写得很真实,很生动,很具体。很全面。通过文稿对这位金融界杰出人物的深刻又动人的描述,令我这个老头子不得不心悦诚服地、由衷地敬佩韩董的为人。韩董是一个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人,是个胸怀大志又甘心从点滴小事做起的人。他可以打扮得整整齐齐、西装革履外出联系业务,也愿意脱掉外衣搬箱子提重物担任路边小临工角色的人。不拘一格,能上能下,既是董事长,也是打工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在关键时刻、在重大问题上他又盛气凌人,敢于撕破脸皮发脾气,坚持原则毫不妥协。他的秉性中充满了自知、自豪、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毛泽东23岁时的豪迈之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韩董会不会游泳我不知道,但是他接手湛江市商业银行一一这个即将破产倒闭的烂摊子,并决心重振旗鼓,绝地崛起时,胸中同样拥有这样的豪迈气派。文章中生动地展现了韩春剑一头扎进激流之中,挥动双臂破浪前进的身影。

萧军说过,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一定是好人。我换个说法,好人不一定个个都是金融专家,但真正的金融专家,金融界的出类拔萃者,真正的经济界强手,必然是好人。在我这个不懂经济的人看来,搞经济不单是和钱财打交道,不单是和数字打交道,它首先是和人打交道。人品不正,人无诚信,谁还会愿意与你交往?信用社之所以叫“信用社”,它突出的是“信用”二字,失去信用就失去了金融机构的基石。银行的大厦都很巍峨,银行的大门都很庄严,但客户不是冲着大厦、大门而来,是冲着大厦、大门里边他所信得过的人而来的。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关系,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不单单是存款贷款,是诚信对诚信,在信用的前提下的互利共赢。

文稿的题目叫“绝地崛起”,银行、信用社都是与钱财打交道的单位,在老百姓看来都是赚钱的部门,为什么会陷入绝地,其中必有因由,是先天不足还是后继无力?总之,是银行的决策者中出了不中用的人.否则银行就不会陷入绝地。吴茂信老弟及其他同仁,都是有水平的、宽宏大量的人,在全书30万多字的文章中,他们没有刻意去指责哪一个人,埋怨哪一个人。事情已经过去了,责怪、埋怨任何个人都失去了实际意义。凡是人都会有缺点与不足,但是人人都希望有尊严,都要继续工作下去,都希望体面地活着,给他以改正缺点,继续做人的勇气与信心,就是对人的最大关怀。作为读者,我特别欣赏吴茂信他们这样宽容大气的文字。我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执笔者与人为善的人道主义精神。有一段时间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批评人不计后果,在批评批判中带有太多的侮辱人格的成分。相对于十年浩劫中动不动就戴高帽子游街示众那种以作践人、以侮辱人为乐的做法,真个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对事不对人。对银行的困境,不能掩盖,不能一笔带过,也不能轻描淡写,不实事求是就无法突出崛起的艰难。湛江市商业银行的起死回生,之所以这么令人信服,就是因为她是从绝地奋起的。不把当年的困难写透写够,就显示不出“湛商人”的坚强毅力.也对不起“湛商人”为崛起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湛江商行从绝地崛起的全过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堪称奇迹,是石破天惊之举。

为什么会崛起,因为出了千里马。千里马就在马群之中,是被伯乐相中了。这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大道理也要深入浅出,文章一一道来,前后有序,说得清清楚楚,令人信服。

韩春剑并非天生就是千里马,他有一个善良的好母亲,从小就教他有样学样,没样看世上。韩春剑敏而好学,勤奋执着,善于思考,敢想敢干。工作实践中,他就如在一望无际的草场上,四蹄腾空,任意驰骋,终于脱颖而出,一马当先,被伯乐相中。文章详细介绍了伯乐相中千里马的全过程.对众多能奔善跑的骏马,伯乐也进行了反复对比,认真考量,再三斟酌之后才果断地选中了论人际关系并不占有优势的韩春剑。

领导的决定,与“民间组织部”的呼声完全吻合。这说明韩春剑走马上任是众望所归。

湛江商行并不是个香饽饽。她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文稿按照时间的顺序,按照难度的大小,一一列举出详尽的事实。在不怕难、不信邪的韩春剑面前,只要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韩春剑对自己的信任.对所有员工的信任。湛江市,雷州半岛需要一个声名卓著、资本雄厚、强大有力的金融机构。出于对家乡的深情,对红土地的热爱,韩董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历经磨难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了成功。

在想办法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笔者又以具体的事例展现了韩春剑的人品。“五顾茅庐”被传为佳话,正是韩董人品的体现。雷州信用社不是什么大的金融机构,为了求得他们的支持,韩春剑连续五次前往拜访信用社的负责人,第一次等于吃了闭门羹,第二次不果而终,第三次仍然得不到对方的理解。俗话说,事不过三。但韩春剑过了三,他的规律是不达目的誓不休。他作为一个银行的董事长,不计身份地位,接着第四次、第五次前往雷州,以他的赤诚之心,终于说服并感动了雷州信用社,双方达成了协议。韩春剑说一不二,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如数将本金和利息送还给雷州信用社。这次合作湛江商行并没有获得赢利,但创造了品牌,赢得了信誉。有信誉的金融机构,就拥有最雄厚的资本和吸引力,为今后的快步前进和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同样,湛江市财政局局长与韩春剑并不熟悉,韩董为了争取他的支持,也是连续五天上门求见。局长的家人说局长不在家,就是不肯开门,韩春剑只好在走廊上守候,遇上北方冷空气南下,冻得韩董直跺脚,他毫不灰心,仍然在门外守候。第六天局长被感动了,打电话过来说,董事长、总经理这类人物我见得多了,像你这样执着,像你这样不要命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的诚意打动了我,明天我在办公室等你,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只管提出来,我们共同商量解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韩春剑以他无比顽强的执着精神,将又一个难关攻下了,又一块顽石被打开。

我可能是这本书稿的第一个读者。我对作者的敬佩心情,是随着文章的进展逐步加深的。我也写过几篇文章,我也出去采访过,我也收集过素材资料。但是像绝地崛起的执笔者这样广泛、这样全面地掌握素材,我却从来没有过。作品不仅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金融高手,及其身边一群值得歌唱的人,它还像百科全书似的教给我许多社会知识。文章中每出现一个新人,对他(她)的历史、业绩进行全面介绍,每出现一个新的机构,同样介绍得非常详细。比如北方钢铁公司,它生产的产品,数量,规格,客户的需求量,销售的情况,等等,介绍得一清二楚,使得广大读者在无意中学到很多知识,也会增长见识,受益匪浅。我今年八十有五,视力衰退,老眼昏花,之所以连续拜读两遍,就因为越读越来劲,欲罢不能。这是我要深深感谢吴茂信他们的心里话。

韩春剑,是新春伊始耸立在险峰上的一把利剑,光彩夺目。他在金融界崭露头角,显现出他的智慧与才华,显现出他的睿智与聪明,更展现出他的品德和毅力。

就千里马和伯乐而言,13亿中国人中,肯定不缺千里马,我们缺的是伯乐。文章中对当年湛江市徐少华市长等“伯乐”的描写,也是很成功的。不仅如此,文章中前前后后出现了好几十个人物,这些人物也给读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我没有见过韩春剑本人,文章中说他身材并不高大,相貌也不出众。这也许是执笔者欲扬先抑的笔法。读罢文章,韩春剑在我的心目中的形象无比高大,思想无比高尚,事业和成就极其辉煌。金融这门学问,我是学不懂的。我更愿意在韩春剑身上学会做人,像他一样做事,像他一样做人。

我,一个退伍的老兵,在感谢吴茂信等执笔者的同时,庄严地举起我的右手,手齐眉梢,向韩春剑这位金融界的奇才能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书评(媒体评论)

南粤银行连续取得改革重组、股份制改造、跨区域经营、更名换标和战略转型的不断跨越,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起城市商业银行快速成长的一面旗帜。

——高尚全(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读罢文章,韩春剑在我的心目中是无比高大的,他的思想无比高大,他的事业无比高大,他的成就极其辉煌。金融这门学问,我是学不懂的。我更愿意在韩春剑身上学会做人,像韩董一样做事,像韩董一样做人。

——金敬迈(著名军旅作家、《欧阳海之歌》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绝地崛起(广东南粤银行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志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99279
开本 16开
页数 3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04
CIP核字 2015002432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8
17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