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玉成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探源)(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我们的汉字中“國”和“我”字都从“戈”,戈从玉石兵器演进为青铜兵器的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德国人李希霍芬开始命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不叫“丝门”却叫“玉门”?为何说丝绸之路是两千年小传统,玉石之路是四千年大传统?玉石之路开启的“西玉东输”现象为什么四千年来至今还在延续?这一伟大运动如何给华夏文明带来核心价值观——“君子温润如玉”和“化干戈为玉帛”?国际学界至今不承认中国历史的第一王朝——夏代,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中国人如何科学证明那个时代的存在?石峁遗址——四千年前的河套地区巨大石头城的横空出世,其修筑城墙大量用玉器的奇妙现象,能够为我们提示怎样一种失落的历史信息?……叶舒宪、古方主编的这本《玉成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探源)》结合对玉石之路、玉兵器源流的考察,从多学科视域勾勒出中华文明探源的前沿思路与论证。

目录

导言:探索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的学术意义

上编 玉石之路探索

 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说——石峁玉器新发现及其文明史意义/叶舒宪

 月明星稀的历程——中原周边新石器晚期考古文化变迁的人类生态意义/王明珂

 石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及有关石峁玉器的几个问题/孙周勇 邵晶

 甘肃临洮马衔山玉矿调查/古方

 从齐家到二里头——夏文化探索/易华

 石峁遗址的城与玉——中华文明探源视野中的观察和思考/朱鸿

 一代有一代的编码——论纪念碑性玉器的编码想象/李永平

下编 玉兵文化研究

 玉兵之戊——兼说玉兵与“玉兵时代”/王仁湘

 良渚文化的玉钺及其历史影响/孙志新

 中国戈文化的源流与意义/叶舒宪

 金玉共振——中原青铜时代伊始玉兵器的演变态势/许宏

 殷商时期玉石仪仗用具所反映的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李健民

 古蜀国出土玉兵器及其意义/王方

 东周至汉代玉兵述评/刘云辉刘思哲

 考古发现的三代时期玉质兵器综述/曹楠

 石峁玉器之特点/胡文高

 石峁人面纹琮式玉镯及相关问题/韩康

附录

 “玉石之路”研究回顾与展望/唐启翠

 石峁遗址的发现与中华文明探源的进路——关于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的再思考/杨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玉成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探源)(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叶舒宪//古方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06572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956
CIP核字 2015010571
中图分类号 TS933.2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7
19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