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纽约时报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2001年-201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敏编著的《纽约时报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2001年-2010年)》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女性形象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并获得可供借鉴的传播策略。《纽约时报》是美国报道国际事务最多的报纸,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观点,并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书稿以该报2001年至2010年涉及中国女性的报道为样本,从社会性别和民族国家叙事两种视角分析了中国女性的媒介形象,以期窥见美国媒体对中国女性和中国社会的认知。

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比较中国女性形象与“真实”情况的出入,而是要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通过话语的运作突出“中国”“女性”的特色,即如何将“中国”与“女性”这两个要素勾连起来,进而分析文本是否以及存在何种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讨论影响媒介叙事的动因,并提出对中国国际传播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内容推荐

国际传播文本对异族形象的塑造是在“我们”和“他者”之间设定界限的过程。此过程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还原描述对象及所处语境,以保证新闻的客观;二是对“客观真实”进行选择、编排和重组,以突出新闻价值。

李敏编著的《纽约时报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2001年-2010年)》以《纽约时报》2001年至2010年涉及中国女性的报道为样本,分析该报如何在客观报道的形式下再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和美国的“她者”,解析文本中蕴藏的意识形态及影响媒介叙事的主客观因素。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本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研究问题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策略与总体框架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再现理论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

三、原型理论

四、话语分析理论

 第四节 关于女性形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刻板印象研究

二、意识形态分析

三、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

第一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第一节 词汇群与中国女性形象建构

 第二节 主题设置与中国女性形象建构

一、作为改革开放成就注脚的女强人

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新女性

三、举国体育体制下的巾帼英雄

四、职业性别化的牺牲品

五、“疾病中国”隐喻下的病患女性

六、身心被规制的失语者

 第三节 叙事模式与中国女性形象建构

一、女精英

二、阶层流动中上升的女性

三、被边缘化的“她者”

四、秩序的违规者

五、勇于抗争的“小人物英雄”

六、平常人

第二章 民族国家视角下中国女性的再现

 第一节 作为美国的“她者”的中国女性

一、美国的竞争者与对抗者

二、美国的追随者与同盟者

三、被美国救赎的弱者

四、异域风情中的“东方娃娃”

 第二节 女性的再现对“他者”中国的建构

一、还原时空背景

二、突出制度性因素

三、强化个人经验

四、利用刻板印象

 第三节 《纽约时报》基于民族国家视角的叙事逻辑

一、基于“差异”的叙事理念

二、建构“理想型”中国女性的美式标准

三、再现女性、还原中国与设置国际性议题

第三章 性别、国别与中国女性媒介再现的意识形态

 第一节 “他者”的建构与民族中心主义

一、以美国实力为标准

二、以美国利益为中心

 第二节 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偏见

一、归因于对“共产主义”的偏见

二、“正向阐述”与批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

三、“逆向阐述”与褒扬制度改革的有效性

 第三节 对中国女性的性别及种族偏见

一、客观的报道风格与社会性别偏见

二、种族主义对中国女性的东方化

第四章 中国女性呈现方式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纽约时报》的媒介文化与女性议题的选择

一、专业主义理念与客观性

二、政治上的保守性与意识形态偏见

三、对负面消息的偏爱

 第二节 中美关系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一、中美关系对《纽约时报》中国女性形象总体结构的影响

二、中美经贸往来中女性的复杂地位

三、美式政治与“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女性

四、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女性形象

 第三节 美国文化与中国女性形象

一、“他者”文化观念对“差异性”的强调

二、“天赋使命”观与救赎情结

三、美国性别观念对女性形象的期待

第五章 《纽约时报》中国女性再现的传播学反思

 第一节 正确认识“形象”的本质

一、形象是一种关系

二、“再现”的政治性

三、多变的中国国民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国际新闻的客观性与意识形态性

一、建构性:国际传播话语的本质特征

二、客观性:新闻不可企及的神话

三、意识形态:国际传播的过滤器

 第三节 利用传播规律改善中国女性及国家形象

一、超越东西对立的思维方式

二、设置本土性的国际议题

三、采用专业化的报道手段

结语

一、《纽约时报》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二、《纽约时报》再现中国女性过程中的意识形态

三、制约中国女性再现的内外因素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抽样过程

 附录二 内容分析编码表

 附录三 信度测试

 附录四 内文表格

 附录五 研究资料标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纽约时报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2001年-201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38572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5-04-01
首版时间 2015-04-01
印刷时间 201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4192887
中图分类号 I712.07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2:39:34